名课堂-企业管理培训网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400-8228-121

值班手机:18971071887

Email:Service@mingketang.com

您所在的位置:名课堂>>企业培训文章

未来十年企业管理新航向--谁车裂了商鞅?

文章类别:内部控制培训发布时间:2010年11月30日点击量:

公元前338年立冬的一天,一个消息在秦国上下不胫而走:变法功臣商君卫鞅(即商鞅,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后封地于商,后人尊称为商鞅)要被五马分尸了!

悲痛欲绝者有之。那些因为变法而改变人生命运的新秦人,他们不再是奴隶,不再是贱民。听到消息的人们,从秦国的各个角落涌到渭水刑场,哪怕是用最后的眼泪为商君送别,也要表达他们内心的悲痛与不舍,感恩之心洞彻心扉。

拍手大笑者有之。因为变法而失去利益的原既得利益者阶层——老氏族,争先恐后的驾驶着高车大马急驶而来,脸上演绎着的都是大快人心的兴奋,商鞅获刑在他们看来完全是罪有应得,让他死一百次,下一万次地狱都不为过。他们不光心中窃喜,更与身边的同僚们谈笑风生,连其他六国也派出使臣,请求新君诛杀商鞅,当这个消息被确认之后,大家心领神会,仿佛是在说:商鞅,你也有今天!

最终,商鞅在国人的众目睽睽之下,车裂而死。

有人惋惜,有人畅快。我们发现,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到了今天已经被无数的史学 家演绎重述,真相已经无从考证,但“酷吏”、“刻薄”、“残忍”、“贪婪”等等评价全都被加载到商鞅的头上,贬多褒少成了惯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就曾 言道:“自汉以来,学者耻言商鞅”。 “商鞅主义”甚至都被当作“愚民误国、刻薄寡恩、管理异端”的代名词。更有甚者,把商鞅与希特勒、墨索里尼相提并论,仿佛他们都是商鞅幽灵附体一般,这种 一边倒的“贴标签”让商鞅“永世不得翻身”。

我们不研究历史,也没有资格评价“商鞅主义”(假如可以称之为“主义”的话),如果脱离 了彼时彼刻的具体条件,以事后诸葛亮的视角与现在的价值观去解读当年背景下的商鞅变法,对于商鞅显失公平。况且,百年之后,经过商鞅变法强大起来的秦国终于一统中国,文字、货币、度量衡这些也得到了统一的标准,成为了强大的国家,如果脱离这些仅仅去看到商鞅变法中的“刻薄寡恩”,这种批判行为本身又是不是“刻薄寡恩”呢?

肉体的商鞅被变法的旧势力“车裂”而死,那么精神的“商鞅”是被谁“车裂”的呢?

我们发现,商鞅变法之于企业的最大意义是:在企业变革与转型的时期,如何面对利益再分配过程中的矛盾与斗争?在触及创业功臣元老的核心利益的时候,企业家应该并如何坚持“坚决的改革”?面对阻力和反对,在法与情中做抉择时,是“和稀泥”还是黑白分明?

启示一:如果变革会大大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车裂”变革者。

企业任何转型与变革,意味着企业内部利益再分配。大家都知道,在分配比例不变的前提下,只有蛋糕做大,自己才可能多分蛋糕,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的内心想法是:拥护把蛋糕做大,但最好不要减少我分蛋糕的比例。当这种心理转化为阻碍变革力量时,原来的既得利益者就成为企业变革的阻挠者。

我们发现,他们或阳奉阴违,或处处作对,或光说不动,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拖延 或者阻碍变革的推进。给变革设置难题是他们的强项,各部门的冲突和争斗是他们最愿意看到的,在总裁面前放大“变革如果进行下去,后果不敢设想”的痛苦是他 们每天必做的功课,所有这些都指向一点:我的利益一点都不能碰。

其实,他们都是创业功臣,没有他们,企业不会有今天。但当企业走过成长期之后,“论功行赏”仿佛成为他们的唯一期待,守着眼前的好光景,不思进取和守业成为当下的最佳选择,而很多人根本不在意企业面临的残酷现实: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如果不变革必死。

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怎么办?“车裂”变革者,或者那个被企业家请来变革的代理人,除之而后快,至于企业下一步该怎么发展,他们始终觉得“那根本不是大问题”。

不是东方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们发现,不少的国内企业,在转型的重要关口,突然中止变革,主持变革的“CX0们”被驱逐出公司,遭来骂声一片,在精神上被守旧势力“车裂”。

启示二:变革中,不能把“人性化”作为借口,而忽略企业强大的根本基因,企业中逐渐形成的依赖感就会摧毁变革中的积极力量,如同“救济粮被当作不种地的理由”一样,最终会“车裂”变革者。

企业变革之所以难,除了阻挠变革者的反对,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用错误的方式推进变革,只考虑出发点却忽略什么才是推动企业强大的根本基因。

我们认为,人性当然要成为管理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如果把“人性化”当借口,拖延甚至抵消变革的力度和气力,那么“人性化”就会把变革稀释为毫无力量的常规行动,雷声大、雨点小,变革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企业强大的基因是什么?作为组织,企业强大也必须遵循组织强大的几个原则。比如说竞争性,内部的竞争往往是团队提升能力的关键,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如果到处一团和气,在应有的业务竞争中大讲平均主义和齐步走,并且不讲原则一味 的“照顾”团队中的后进者,那么这种情况下,既会打击先进者的士气(做好做坏一个样,做与不做一个样,这个亏我们早就吃过了),迫使他们离开这个奖惩不公 的公司,又会助长团队的“泛人性化”,让后进者滋生更多的“依赖心理”,光靠“这么帮助他,他会自己懂得上进”这样的一厢情愿,我们往往会落得“更加后悔 ”的下场,到最后就是破坏了整个团队,成为一群没有战斗力的“小绵羊”,等着被竞争对手吃掉。

我们认为,一旦团队习惯了“被救济”,那么团队的压力感与紧迫感就随之降低,而如果没有了压力感与紧迫感,一家企业转型与变革的源泉就丧失殆尽,不等反对者镇压变革者,变革者已经自我“车裂”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最大的教训是,当年国内对于一些贫困乡村的支援,“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曾经争 论了很多年,但最后还是表面上冷酷的“开发式扶贫”让很多落后山区致富脱贫,反而是表面上含情脉脉的“救济式扶贫”让那些山村愈加贫困,最后只能靠救济粮 度日,一点自我摆脱贫困的动力都被消磨掉了。

启示三:“例外”是变革大大敌。任何对人的“法外开恩”或“网开一面”其实是在纵容“情大于法”和“人大于法”,“下不为例”开了先河,意味着变革者被“车裂”而亡。

这一点已经成为企业的共识。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真的是自己往日并肩作战的战友犯了企业的“军规”,能不能下的了手,是不是可以一视同仁,成为对企业家的最大考验。

这个时候,选择“法外开恩”,会被所有的反对变革者视为企业家的转向,他们会变本加厉的 阻碍变革,变革与转型的难度也会更大;如果选择“法大于情”,企业家会招致保守势力的不满,但他们继续“犯法“的可能性减少,变革的推进速度也会更快,从 这个角度而言“杀猴给鸡看”比“杀鸡给猴看”重要多了,大多数情况下,杀掉几只鸡,都不如杀掉一只猴,因为猴的影响力与破坏力更大。

与其说谁车裂的“商鞅”,倒不如说“谁车裂了变革”。

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企业培训热点城市导航

名课堂培训讲师团队

张顾严-企业培训师
张顾严老师

★北京大学总裁班 授课导师 ★浙江大学领导力总裁班 授课导师 ★清华大学领导力中心总裁班 特邀导师 ...

韩梓一-企业培训师
韩梓一老师

讲师背景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 国内知名营销与管理实战专家 多年知名大型企业实战管理背景 ...

尹文刚-企业培训师
尹文刚老师

197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1983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理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英国伦...

内部控制培训精品内训课程

内部控制培训推荐公开课

内部控制培训热门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