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业最需要最喜欢的员工
文章类别:职业技能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6日点击量:
能力高态度积极。他们是企业最喜欢的人,是企业真正的“人财”。他们充满自信,积极主动。忠诚敬业,积极乐观,自动自发。在IBM公司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情:在一间黑屋里坐着许多公司互不相识的员工,突然开灯后,IBM的员工能准确地认出自己公司的人。因为IBM的人脑门上都隐藏着一个蓝色标签。有人这样描述IBM的员工:“对工作充满了自豪感,有一种脱离优越感、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和傲慢无礼的自信。这种自信透露出的是热情与乐观,这种情绪不仅会感染其他人,也会使与之交往的人产生一种信赖。”这种人才是公司的中流砥柱,一个公司的成败与否,与这部分员工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
不要认为只要准时上班,按时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就是敬业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领工资了。其实,敬业所需要的工作态度是非常严格的。一个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心中常存责任感,敬重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敬业。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每一个职位所规定的工作内容就是一份责任。你做了这份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所担负的责任充满责任感。说到底你为自己的工作负责并不需要老板对你感恩戴德,因为你是在为自己负最后的责任。
当我们对工作充满责任感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懒散敷衍成为一种习惯时,做起事来往往就会不诚实。这样,人们最终必定会轻视你的工作,从而轻视你的人品。工作上投机取巧也许只给你的老板带来一点点的经济损失,但是却可以毁掉你的一生。
在当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谋求个人利益,实现自我价值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个性解放、自我实现与忠诚和敬业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许多人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工作,他们频繁跳槽,觉得自己工作是在出卖劳动力;他们蔑视敬业精神,嘲讽忠诚,将其视为老板盘剥、愚弄下属的手段。
现代管理学普遍认为,老板和员工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从表面上看起来,彼此之间存在着对立性——老板希望减少人员开支,而员工希望获得更多的报酬。但是,在更高的层面上,两者又是和谐共赢的——公司需要忠诚和有能力的员工,业务才能进行;员工必须依赖公司的业务平台才能获得物质报酬和满足精神需求。因此,对于老板而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员工的敬业和忠诚;对于员工来说,丰厚的物质报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离不开公司的存在。
老板在用人时不仅仅看重个人能力,更看重个人品质,而品质中最关键的就是忠诚度。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那种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人才是每一个企业企求的理想人才。人们宁愿信任一个能力差一些却足够忠诚敬业的人,而不愿重用一个朝三暮四、视忠诚为无物的人,哪怕他能力非凡。如果你是老板,你肯定也会这样做。
只要你真正表现出对公司足够的忠诚,你就能赢得老板的信赖。老板会乐意在你身上投资,给你培训的机会,提高你的技能,因为他认为你是值得他信赖和培养的人。对老板忠诚并不是口头上的,而是要用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来体现。我们除了做好份内的事情之外,还应该表现出对老板事业兴旺和成功的兴趣,不管老板在不在身边,都要像对待自己的东西一样照看好老板的设备和财产。另外,我们要认可公司的运作模式,由衷地佩服老板的才能,保持一种和公司同发展的事业心。即使出现分歧,也应该树立忠实的信念,求同存异,化解矛盾。当老板和同事出现错误时,坦诚地向他们提出来。当公司面临危难的时候,和老板同舟共济。
也许你的上司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不能理解你的真诚,不珍惜你的忠心,那么也不要因此而产生抵触情绪。老板是人,也有缺点,也可能因为太主观而无法对你做出客观的判断,这个时候你应该学会自我肯定。只要你竭尽所能,做到问心无愧,你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争取到了未来事业成功的砝码。
与公司、老板或上司实现共赢有一个前提条件,这就是你必须始终与他们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而且要始终在知识或能力上超过他们。只有这样,你才有被利用的价值,才有共赢的筹码和基础。
你的机会来了,一方面这是上司观察你、考验你、磨练你、信任你的表现和方法,另一方面,你得到了别人得不到的锻炼自己的机遇,这是你自我实现、提升自己、大显身手的最好时机。如果老板或上司狠狠地批评了你一顿,你一定不要抱怨和愤恨,他们可能是恨铁不成钢,也可能是在故意考验你的耐心与耐挫力,他们还很在乎你,你应该吸取经验教训,向挫折和失败学习,把每一次批评都当成成长的一个阶梯。如果你连续办了错事上司没有批评你,你一定要当心,你可能离走人不远了。
与上司沟通,不仅关系到你全面、准确、及时地领会上司意图,取得上级的帮助,而且关系到让上司了解你,理解你,帮助你。因此,与上司的沟通对你任务的最终完成和业绩评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工作业绩无法量化的工作来说,了解上司的管理风格十分必要,因为这会影响你决定与之沟通的方式。直截了当还是委婉措辞,当事时说还是事后再说。上司的所为并非全部完美,唯上司是从也无必要,要让上司接纳你的观点和方案,应在尊重的氛围里,有礼有节、有分寸地磨合。不过,在提出质疑和意见前,一定要拿出详细的、足以说服对方的资料计划。
一个企业,只能有一个核心文化,那就是老板文化。如果你另树一帜,只有挨枪子的份。常言道,枪打出头鸟,一个企业老板,绝对不会让自己的企业跟随“他姓”,而不是跟自己。现在全国赫赫有名的蒙牛的老板牛根生,曾经是同样大名鼎鼎的伊利公司的中流砥柱,不想突然有一天被莫名其妙通知去北大学习,还有前TCL的万明坚,还有前创维的陆华强等等。所以,如果你没有他们的经天纬地之才,你最好还是忍耐、弱势一些好,注意收敛,更要注意突出企业主人的形象,不可威高震主,不可越位抢镜头。
上一篇:企业形象与企业危机管理
下一篇:人际关系在职场中起死回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