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投资制造成本新关注
文章类别:国际贸易培训发布时间:2014年2月8日点击量:
中国的纺织企业成功在美国投资建厂,掀起了关于美国制造业成本的新一轮关注。有人提出:如果连中国的纺织业都能进入美国投资了,美国制造业超过中国的日子还会远吗?
我们认为,美国制造业成本并不是一味的低于中国,行业和行业的差别会很大。
比如,美国劳动成本仍然是中国的3-5倍,地区不同,成本会有差别。在美国南部,劳动力的成本就大约是中国的3倍。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在许多行业,劳动成本已经不是生产成本里面最重要的部分。
测算显示,对于劳动力占制造业总成本25%或以下的中国企业,应该考虑来美国生产。
原因在于美国制造业的综合成本具有相当竞争力。比如美国的能源成本是发达国家中最低的。在美国的运营成本,培训成本,交易成本,税收,能源,物流等也有较明显的优势。
除了以上显性成本以外,在美国运营工厂所能节省的隐性成本也是不可忽略的。比如在美国开厂是可以保证24小时不间断的能源供应,光这一点就能为工厂节省大量成本。而美国商业环境良好,经商的灰色成本也是很低的或者几乎没有。如果您的产品在美国有市场,那就值得考虑去美国发展。但是如果你的产品在美国没有市场,我们就建议不要去。
如果您还不清楚您的产品在美国会不会有市场,您就应该首先展开前期市场调查。
总的来说,中国企业走进美国虽然有机会,但一定要慎重,做好前期调查。
正如发明家爱迪生所言,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们发现,很多中国企业走进美国之所以白交很多学费,不是因为没有好的点子,而是因为没有下对和下足功夫。不论企业大小,最终决定您走进美国成败的,还是在于您的准备工作有没有做足。中国企业进入美国的越来越多,但真正按照美国主流做法来完成投资决策的很少。最终的结果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据统计,92%的中国企业走进美国之后没有达到预计的目标,至少三分之一的项目以失败告终。归结起来,中国企业新进美国时常犯三种错误,结果是投资有去无回,损失了人力、物力和商机。
投资者易犯的最大错误是不熟悉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法律法规。比如,在美国有客户的中国企业出于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目的,在墨西哥建设了工厂,试图从墨西哥免关税把产品送进美国,以规避中美间的贸易壁垒。结果工厂投资上亿美元,盖好了,品质也很好,但这时才发现自己的工厂不符合享受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条件,不能免关税,因而投资打了水漂。
另一家公司,被某些州里的一些光鲜的政治领袖和奸商引诱,购买了一大块土地,准备修建厂房,结果发现这块地的限制规划用途是会展业用地,根本不能当作工业用地使用。
还有一家公司,由于聘请了错误的律师,上百万美元的律师费付出去之后,项目被引上错误的轨道,最后项目没有成功,公司损失了上千万美元。
中国企业新进美国时犯的第二类错误是不能科学地比较不同州或城市提出的建厂和经商条件。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在收到美国地方上发出的建厂成本和优惠条件之后,直接把这些指标拿来横向比较。殊不知,实际操作中,往往还有回旋的空间,而且各个州的回旋空间大小不同,这些东西都不是纸面上能反映出来。以税收为例,有的州可能纸面上给出的税收不是最低,但经过谈判,它们可以给予税收返还,比如在企业缴税一年之后,给予返还,或者选择性征税,对部分业务予以免税。
在争取最优条件时,还不要忘了硬币的另一面。有时,企业只顾追求最优的减税政策,以为越便宜越好,但其实我们还要想想,如果这个地方政府收不到足够的税,政府能不能良好运作下去,我公司的基础设施、我的员工和家人的安全能不能得到保障。
很多时候,企业只顾着比较成本,却忽略一些可能致命的细节,比如拿齐各种牌照的时间和条件。工厂尾气排放执照就是一个好的例子。每个州,对于各种牌照的条件和审批时间各不相同,在有的州,尾气执照的审批时间是18个月,这就意味者你的工厂要等18个月才能运转,而另一些州,尾气执照的审批时间是3个月。这些信息如果不在选址前摸清楚,整个项目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上一篇:时尚行业如何加强供应商管理
下一篇:产品的定价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