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课堂-企业管理培训网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400-8228-121

值班手机:18971071887

Email:Service@mingketang.com

您所在的位置:名课堂>>企业培训文章

[已推荐到博客首页,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滴滴快的合并背后的误区与真相

文章类别:战略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5年2月16日点击量:

狂飙突进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从来不缺出人意料之事,情人节当天,两家打车软件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忽然宣布合并,成为春节前最大财经新闻。这次合并,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未上市公司的合并案,新的公司也是最快进入中国前十的互联网公司,据称,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合并后估值或将达到60亿美元。

尽管因为之前有传言流出而使合并显得也不是那么突兀,但22天飞速完成的合并谈判还是非常令人惊奇。在合并之前不久,两家公司刚刚分别获得超过7亿美元的“史上最大融资”,它们都不缺钱,外界甚至都在隐隐期待双方会大干一场,哪想到一切到此戛然而止。

合并成为既成事实之后,坊间有许多报道从结果倒推出一些双方携手的原因,但说服力都稍显勉强。两家十亿美元级的企业合并远非说说那么简单,其中涉及大量人事、财事、物事。事实上,在所有的企业合并中,最终呈现1+1大于2双赢效果的还是少数。22天前,一定有什么目前还不足为外人道的特殊原因或者契机促成了这起超级合并,使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从“不打不相识”到“一笑泯恩仇”。

关于合并原因,外部流传最广的大概有两种,其一是烧钱终止论,意即滴滴和快的在之前的竞争中烧钱过甚,不堪重负,所以双方干脆一商量,咱们不如合了吧。但问题是,在分别囊括数亿用户后,现在双方其实早已渡过了烧钱最烈的阶段,而且合计十五亿美元的融资完成后,双方也都不缺钱,如果滴滴和快的能够因为这类原因合并,那么中国互联网市场上要合并的公司就太多了;其二是联手御敌说,即双方合并是为了对付uber、神州租车、易到用车等竞争对手。在现实中,弱弱联合御强,或者强弱联合御强的合并案例还是很常见的,但偏偏强强联合御弱的案例从来没有听说过,滴滴和快的是中国打车软件市场几乎居于垄断地位的前两强,怎么可能为了对付目前还处于边缘地位的uber、易到而合并呢?

所以,要理解滴滴和快的的合并,不能局限于两家当前的格局,还要在“诗外”下工夫,寻找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双方股东“一笑泯恩仇”,以至跳出竞争,找到共识。从这个角度看,无非是两种可能:合并能使双方摆脱共同面临的某种危机,或者合并能使双方实现更大的利益。

现在,这两种原因恰恰都有。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监管危机,至少到目前看,打车软件的合法性问题并未完全得到解决,不少地方城市监管方依旧认为打车软件存在扰乱市场秩序,损害了乘客合法权益的弊端,并加以限制,沈阳出租车司机罢工事件中,打车软件亦被提到。滴滴、快的最近重点发展的专车业务,也是监管模糊地带,政策因素,再加上既得利益群体的推波助澜,就像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打车软件头上,随时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但如果双方合并,形成一家“大到不能倒”的超级企业,其抗风险能力则能倍增。

从利益角度看,滴滴和快的的合并不止是减少了烧钱,而是双方可以通过合并实现更大的“野望”:做超级平台,向着BAT这样的巨头地位而去。在恶性竞争时期,双方就都有做平台的想法,但因为互相掣肘,结果是谁也无法专心,只能深陷于打车补贴这样的低水平竞争,而合并则节省了巨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使新公司可以马上加速开展新业务。说白了,就是可以去画更大的饼。

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企业培训热点城市导航

名课堂培训讲师团队

迟致远-企业培训师
迟致远老师

东北师范大学(双一流)博士 硕士生导师/注册税务师 教育部税收专业教育评估专家 吉林财经大学、东北师...

孙之行-企业培训师
孙之行老师

19年企业管理培训实战经验 12年世界500强企业经验 高级人力资源师|高级培训师 现任:某雾化科技...

尹崇阳-企业培训师
尹崇阳老师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社科院、老牛学院,总裁班特聘讲师 北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国家电网等企业TTT...

战略管理培训精品内训课程

战略管理培训推荐公开课

战略管理培训热门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