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贵在精细:金山岭之奇
文章类别:中层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5年4月27日点击量:
2015年4月3日《河北日报》。管理贵在精细,包括:精心思考,精心安排,精心实施,精心操作(工匠般的精益求精),精心考核。金山岭的奇妙,体现了精细管理的内涵。
2014年9月27日笔者错峰游览了金山岭长城,感觉非常好,所以10月7日又错峰再次游览了金山岭长城。广义的、传统意义上的金山岭长城,是因为长城建在大小金山之上而得名,位于河北滦平县与北京密云县的交界处,西起历史著名的关隘古北口附近的龙峪口,东至高耸入云的司马台长城的望京楼,绵延10.5公里。以前,金山岭、古北口、马台长城三个景点的门票是通用的,2003年才开始分成三段,后两个景点属北京密云县管辖,前一个归河北滦平县管辖。关于分分合合的是非曲直,本文没有观点,因此不敢妄加评论,事实上,也很难说得清楚。狭义的金山岭,专指河北滦平段这个景区,它的西北面是古北口,东南面是司马台。本文不做区分,指的是广义的金山岭。金山岭长城的险峻,更多地指的是密云境内的司马台。
必须承认,金山岭的雄壮,不逊八达岭。但金山岭长城的奇妙,是其他任何长城都无法比拟的。这里几乎包含了长城所有的特点,堪称长城博物馆。
1.精细管理体现在选址、设计、施工(操作)与系统安排
金山岭长城的奇妙体现在长城与山形相互衬托,非常和谐,可谓水乳交融。山壮墙威,墙借山势。戚继光主场修建的金山岭长城,只是他负责的从天津黄崖关长城到金山岭的一部分,他修建长城时一直遵循着自己提出的“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原则,随山势起伏而修筑,高低相间,上下错落,突兀参差,尉为壮观。凡是山势陡峭之处,城墙就修得低一些;凡是山势比较平缓的地方,城墙就高一些。遇到天然鱼背壮的山脊,就只在山脊之上横铺砖石。例如,在仙女楼两边,建在瘦驴脊上的天梯、天桥的城墙,最窄的30——40厘米,长约100米左右,就是因为这里的地势极险峻,天然就是一道墙,上面横向再连续垒上一块砖就可以把长城连接起来。
金山岭长城奇妙体现在建筑。金山岭长城城墙顶部的马道,用双层大方块青砖铺面,供骑兵通行,且根据需要,宽窄不同,平均约为5米左右,能容六、七骑并行。不管怎样,这种马道建筑,在万里长城上是普遍的。马道每隔三米,便专设一条砖砌排水道,排水道靠外侧一端,是吐水嘴,防止雨水冲刷或侵蚀墙体。这种吐水嘴实际上是吐水嘴与镭石孔的混合体,既可以吐水,守城士兵又可以从镭石孔施放镭石,打击来犯之敌。笔者曾经游览过八达岭、山海关、慕田峪、延庆的一些野长城,都曾见过马道。马道是万里长城共有的元素,但金山岭的马道,还有另外的特点,就是陡坡的梯级台阶。因为这段长城非常险峻,遇到各种陡坡,便另外用砖再砌成梯级台阶,便于上下通行,以提防滑倒。说实话,这种梯级台阶的马道出乎意料,不知当年的骑兵通行,需要多大的胆量和多高的骑术?在这种马道上骑行,怎样驰骋?是要和突破墙外的挡马冲上城墙的对手骑兵搏击还是用来运兵或者只为在气势震慑对手,实在想不出来。
金山岭长城建筑的奇妙在于敌楼密集,建筑精妙。此处敌楼密集,密集到什么程度?金山岭长城原先有一百多座敌楼,现在只有67座,一般60—200米一座,您说密集不?至于是60米还是更长到200米,修建依据是两座楼的火力可以交叉,不留死角,相互支援,以封锁墙面。这里的敌楼以分布密集、建筑复杂、构筑精巧、形式多样而著称于世。城墙下宽上窄,沉稳坚固,底盘厚实。底部用三四层巨大条石奠基,上部用长方形青砖包砌,严丝合缝;白灰砌缝,使青砖成为整体。墙体内用土、沙、石填充。形成以巨石为基础,高5—8米的城墙墙体。建筑形式多样而且各具特色。与其他长城的实心敌楼相比,金山岭敌楼的建筑,是空心的,便于藏兵,而不只是放火发信号。敌楼有砖木结构的,也有砖石结构的,有单层的,也有双层的,竟然还有三层的,如五眼楼西侧的敌楼;有平顶的,也有船蓬顶、穹窿顶、四角钻天顶和八角藻井顶,弧形发楦顶。每个敌楼都不同,可谓一楼一式,以多样及特色取胜。被誉为“万里长城,金山独秀”。
金山岭长城建筑的奇妙更在于军事功能的完善。金山岭长城层层设防,军事防御功能极强,防御体系十分完善,山、墙、楼有机配合,浑然一体。实事求是说,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登峰造极的水平,体现了戚继光治军、谋略、武功的重要特点:相互独立,各自为战,相互配合,浑然一体;分则小组为战,合则围歼敌军,处处是武器,处处可制敌。设有障墙、挡马墙、支墙(金山岭共有三处支墙,障墙、挡马墙将另文介绍。笔者注)是金山岭独有的,是金山四绝占其三(另一绝是文字砖),有垛墙、战台、炮台、瞭望台、雷石孔、射孔、围战墙等,既有防御骑兵快速冲击的挡马墙,也有防御步兵冲到墙下的障碍。在内侧城墙的下部,每隔不远就设有券门,券门大多部分都设在敌楼附近。券门内有当时有木梯、石梯或砖梯通到城墙顶部,遇有紧急情况,守城士兵可以从券门直接登上长城。
金山岭长城军事功能的奇妙更在于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让来犯之敌不明就里,即使冲上来也无法畅通无阻,一旦遇阻,只能胆寒,或无功而返,或被消灭。为了防止敌军冲上长城后一鼓作气,每个敌楼两端的长城都不是直接相通,而是必须拐弯。关键的是,敌楼有假门,一旦敌军冲上城墙,会被误导到假门:哈,那里是死胡同,等到前面的敌军发现无路可走,后面的已经拥挤在一起而且已经晚了——等着被包饺子吧:会被从真门中冲出来的士兵消灭。而且更让人称奇的是,马道上的台阶高度不同,为什么?敌军一旦冲上来,速度立即减慢,原因?哈哈,台阶高度不同,不熟悉的敌军冲上来也是高一脚低一脚、深一脚浅一脚:土话叫“不赶脚”,没有规律,无法加速。还有,箭跺口与其他长城的方形不同,是扇形的,便于增加攻击的角度。
2.精细管理来自于接地气的深入思考
游览金山岭长城,让人感慨万千:精细不是凭空产生的,来自于实战经验和深入思考,来自于落实责任,这非常重要。
——实践出真知,一线员工的智慧非常重要。金山岭长城的设计,绝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坐在衙门里的人绞尽脑汁所能想出来的,一定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的一线将领才能有这样的经验和设计。因为经验会增加对事物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像假门、高低台阶、障墙,如果不是出生入死的将领,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这些。实践出真知,劳动出智慧,是有道理的。光是有实战经验,不能深入思考,不能总结和提炼,也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如果没有责任心,这段长城也不可能设计的如此巧妙,修建的如此坚固。这段长城的设计与修建,堪称经典,体现了极高的智慧和操作水平。
——利用并强化品牌意识和责任心。没有责任心,修长城的原材料的质量不可能这么高,工艺质量不可能这么高,因而不可能把长城修的这么好。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战火、天灾人祸,这些墙体仍然完好,墙砖仍然结实,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当年的建筑质量和工艺之高,可见一斑。金山岭还有一个奇妙之处在于它的文字砖。文字砖上镌刻着时间、地名、匠人的名字等,这名字,就是品牌,就是口碑。人人都希望有成就感,都希望流芳百世而不是遭人唾骂,如果偷工减料,将会被后人所唾弃。负责修建金山岭长城的管理者充分利用并强化了人们的品牌意识和责任心,避免滥竽充数和责任不明,这就是精细管理、精心考核的实践。有品牌,有责任,哪还会有染色馒头、有毒大米、地沟油?
立足实战的经验与品牌意识及责任心,勤于思考,可能是现在国人最缺乏的东西。
3.接地气的深度游览才能体会其奇妙
笔者之所以要短时间内于10月7日第二次游览金山岭长城,主要不是为了通过眼睛赏景,而是希望得到大量的宝贵一手资料,是为了读无字书,用心感悟金山岭的奇妙。因此决定不走常规线路,而是采取了深度游并且不断访谈当地村民和景区工作人员的形式,在景区外围,边走边看,边走边问,边问边记。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记录了十几页,得到了大量的没有文字记载的内容,内心大呼过瘾。归来后感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确有道理。管理的精细要接地气,记载这种精细管理过程和内涵同样需要接地气。
上一篇:如何拆掉思维的栅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