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市场从量变到质变做头会飞的猪
文章类别:研发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5年6月21日点击量:
有人说,站在风口猪都能飞。人人都希望站在风口,飞的越高越嗨。但是,站不准往往只会被人骂成猪而不是能飞的猪。
今年的手机市场有个从没有过的现象:从量变到质变。有两个数据:第一个,预测2015中国智能手机5亿部,同比增长7.8%是自2009年以来增长率首次降至个位数;Q1总销量为9900万台,比上季度下降5.6%。
有人说,中国手机市场六年来首现季度负增长,已沦为成“血海”,那你是只看到了表象而没看到趋势。我们来看看更重要的第二个现象:国内新手机发布会在5月召开的的特别频繁。仅5月6日一天就有三场,分别是小米note顶配版,360新品手机以及努比亚Z9!那么,问题来了,市场规模下滑为何“新”的很努力,“老”的很拼命?就是有人看到了风口,看到了手机从量变到质变的趋势。要知道,优势永远打不过趋势!
这就是有人站在风口变成能飞的猪,而有人只是变成了猪的原因。不妨看看这个趋势的是如何形成的。
一、从量变到质变的趋势已成
有些业内人士也有疑问,说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模转数的时候,2G转3G的时候手机用户和终端销售都呈现爆发式增长,而3G转4G却开始萎缩?仅仅是因为用户饱和吗?还是4G并非用户刚性需求?拐点到底在哪里?
我们先冷静的看下量变的表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了6年来的首次季度出货量同比下滑的情况,所有产业链(厂商、代理商和零售商)都脊背发凉,当前的手机已不再是”红海”,而是跌入“血海”市场。IDC报告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1.1亿部左右,同比下滑3.7%。其中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1亿部左右,同比下降2.5%。这是过去六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季度同比下滑的情况。
从手机机型来看,2015年4月中国手机市场上在售的机型数量为1237款,与上月相比,减少了近百款,本月新品上市与老品退市并行,退市的产品数量将近200款。短短一个月,产品上市和退市如此白热化,可以想象厮杀的频率是有多高。
光看到这个数据,也有人担心:智能手机产业也作死的节奏?其实不然,开篇就说了,市场规模下滑为何“新”的很努力,“老”的很拼命?就是有人看到了风口,看到了手机从量变到质变的趋势。所以,就有了中国市场的多国乱战:除了苹果和三星投入全球第一规模的力量抢占市场外,摩托罗拉也在联想支持下大举杀回中国,而华为、联想、小米、魅族、酷派、OPPO等国内厂商也依然在加大投入,乐视、360等互联网公司的加入。还记得今年2月份,阿里巴巴宣布以6.5亿美元入股魅族,正式加入智能手机战局,周鸿祎的5月的加入更是新人在手机上场看点大增。
看到量变更要看到质变的表现:目前,苹果、小米、华为、三星和联想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前五大厂商,这些厂商在2015年第一季度共计占据56.3%的出货量市场份额。在这5家厂商中,苹果、小米和华为实现了同比的增长,但是三星和联想都出现了严重的出货量下滑,其中三星出货量同比下滑54.8%,联想出货量下滑22.8%。
苹果官方日前对外表示,在今年第一季度,苹果在大中华区的iPhone销量首次超过了美国。这意味着,中国市场的地位对于苹果而言将上升到新的高度。TrendForce数据显示,第一季三星依然以27.8%市场份额领先苹果和华为排名全球手机市场第一,并预估这两款旗舰机种在第二季出货量可望超过2000万。
中国智能手机在2015年第一季度,小米以1420万台、华为以1120万销量跑在了苹果和三星的前面,vivo也首次进入第五名。
关键点就在这个变化当中,看看谁飞起来了,谁变成了掉下来的猪?苹果、小米、华为为何风生水起?大多数厂商都已进军高端市场,15年的这场恶战非同以往。
苹果的传说不用分析,什么价位的?是不是走的高端品牌价位?华为怎么起来的?是不是奇货可居?华为MATE7市场溢价长达半年的经典案例不亚于苹果;P8的新品上市如果也能延续强势,那么华为手机定位于国内商务代言品牌特征就成了!小米不管饥饿营销怎么饱受诟病,但能看到趋势并采取行动,小米这次发布会标志进军高端号角吹响,这就是站在风口猪都能飞,况且鹰了!小米,这一波面向屌丝的品牌特征也已经形成。其他山寨厂家如果还停留在低端、低质就是从等死变找死!就看谁先懂得这个量变到质变的应对了!vivo高端策略也很清晰,步步稳扎稳打,依靠多年深耕的公开渠道,中高端的品牌也已形成。
原因?中国手机市场已经经过了从无到有的初级阶段,以前人口红利,都要买个手机,随便什么手机都能卖疯!经过3G时代智能手机的培育,开始更换了一波智能手机,现在从智能手机更换到什么手机?很简单的道理:是能拿的出手的,有身份的!这就是原因。千万别而忘了,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讲面子的民族!
二、下一步手机市场的走向
第一,浅层次来看更好的做工、更相似的设计、更大的屏幕、更窄的边框、更高清的屏幕是趋势,深层次看是中高端的手机品牌定位打造是未来。尽管目前各大手机厂商都不断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和创新,但智能手机的差异化事实上正在慢慢抹平,尤其是安卓机器。活下来,打造品牌,未来的入口之争也就有了飞得更高的机会。
第二,浅层次看运营商渠道的千元产品将主导低端市场是主力,深层次看手机厂商集中精力重点发展2000元左右的中端市场才是未来。千元4G和2000元价格段位将成为2015年国内主战场。运营商为了发展4G用户,会和手机厂商积极宣传推广千元4G手机,因此2015年运营商渠道的千元产品将主导低端市场。此外,为了摆脱低利润和塑造品牌,很多手机厂商将集中精力重点发展2000元左右的中端市场,事实上,这片阵地也成为目前市场宣传的着力点和主要竞争领域。
第三,浅层次看运营商市场份额急速下降,开放市场和在线市场快速增长,深层次看新年形势下运营商渠道、公开渠道、线上渠道齐头并进才有未来。毕竟是新常态下的过冬,而不是人口红利下丰收的深秋。IDC预测,2015年底中国智能手机运营商渠道占比将下降到31%,而零售和电商渠道主的开放渠道占比将提高到63%,其中增长最多的是电商渠道,2015年市场份额将超过20%。届时,手机渠道市场将回归到零售和电商渠道主导的开放市场。当然,手机品牌体验店会有一波更大的机会。
第四,浅层次看手机跨界、合作的开始死亡,深层次看跨界颠覆正在积蓄力量。很多移动互联网厂家甚至个人明星在前阶段真随便找个山寨手机贴牌推广,基本都已经死亡,这是有人拿以前的套路玩新概念却没有新花样,经过这一波的消亡,有了经验,产业链也逐步重新布局完善,下一步跨界合作颠覆抢入口的机会更大。
上一篇:“好产品,会说话”,创始人必修课
下一篇:华为成功的几个简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