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继生活之后 微信开始入侵我们的工作了
文章类别:沟通技巧培训发布时间:2015年8月24日点击量:
近日,有媒体报道,90后的小杜今年6月入职广州天河一家快消品公司作为业务类文员。从入职以来,部门男领导就要求加她的微信,说有工作安排需要在微信群里面通知。小杜为保护自己隐私,一直不愿意通过领导认证,并坚持工作的事情就在公司处理,微信是私人的,她不愿意把工作带到生活中。不料8月初,公司人力资源部以不配合领导工作为由,辞退了小杜。理由是男领导反映其不肯通过微信验证,无法安排工作。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等等热潮的来临,使用新技术、新方法成了一种潮流。很多企业都开始使用微信进行工作安排和沟通,都觉得即方便又快捷。但是不可避免的也会产生新的问题:
微信上内容丰富,有朋友圈的各种“晒”,也有公众号的各种分享,在你打开微信的时候,真的能只顾工作不看其他吗?
通过微信固然便捷,同时也意味着领导随时可以找到你,8小时之外的时间是否真的还能属于你自己?
……
微信广泛渗入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你怎么看?
随着微信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渗透,我们常常会去思考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相信不同人对此也会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坚持自我 分清楚工作和生活
中人网版主“前进的蜗牛” 认为:有这样的人领导你,趁早走是好事。本来微信就是属于个人隐私或生活的部分。安排工作电话能不安排?当面不能安排?邮箱不能安排?QQ不能安排?因为这个就说工作不配合,太牵强了。
如果是领导私下想加你微信,也不太好拒绝。那就可以像QQ一样,一个用于工作,一个用于生活。这样才不会把很多工作和生活上的琐事搅在一块。也可以避免很多问题的产生。
身在职场 有时其实身不由己
中人网资深会员“leng2002”认为在小杜的案例中,小杜的领导任性了,支持小杜的做法。但小杜的沟通方式也出现了问题。
在这里给职场“小杜”们一些意见:我觉得可以这么做的,如果企业里工作沟通方式确实有趋向于微信沟通的趋势,那么完全可以认证通过,同时设置上司“不允许查看朋友圈”,上班时间的沟通,如果公司提供WIFI/上网流量报销,那及时响应毫无问题,下班后可以以手机未随身携带为由,不搭理微信上的安排。作为新人,适应企业的沟通方式,也是融入工作的必要条件。所以,用硬梆梆的方式拒绝显然是不合适的。谁知道下一份工作,是不是又会遇上“微信门”。
微信沟通 应依据行业性质选择
中人网会员“幻影0101”认为,微信沟通,在某些行业或者部门是比较方便的,比如销售部、营运部,通过微信群可以随时汇报营业情况,发送数据报表,也方便领导查看。特别是对于经常出差的领导,微信就会有很大的便捷。像人力行政部,微信安排工作的可能性非常小,一般都会当面谈。我们也有微信群,从来没说过工作,偶尔的聊天内容也仅是祝某个同事领导生日快乐或者节日快乐。
微信入侵好还是不好?关键在于如何去操作
作为一个工具,微信其实没有好或者不好的说法。用的对,能帮助你得到想要的;用的不对,影响了你的正常工作或者生活,其实关键在于你如何正确的使用!
规范制度来做好管理
中人网9万友成员“学习与充电”分享到,他们所在公司目前有OA系统、微信等等工具来实现工作上的沟通渠道。
在实现这些沟通渠道的时候,都把这些沟通来源作为公司正常的工作方法要求,有信息部门统一管理,根据部门、工作性质建立了不同的群,并针对通过该来源渠道所反映的问题或意见规定了答复的时效要求,并由问题需求部门跟踪。属于公司整体的建议或问题,由公司行政,人力资源负责统一答复。
直白沟通把话讲清楚
中人网会员“leng2002”比较崇尚这种工作风格:尽可能在下班前把工作的事情都处理的漂亮,走出办公室,我们尽量就像普通邻居一般各回各家,各找各娃。我曾遇到个很喜欢骚扰人的同事,总是爱在下班后,给我发一些他的个人感慨,在我休假时,问我一些无关痛痒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我趁着有次集体吃饭的时间就公开说了,本人下班要陪老小,一般没啥时间看手机,大家找我有急事就电话Call,没急事就上班谈,留言一般难及时回复。自此,我再也未收到这个人找我的消息了,然后别人也帮我广而告之。
小结
互联网+时代,微信早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站在员工的角度希望能保留自己的空间、隐私并没有错;而作为领导来说,更多的也只是希望能更加了解自己的下属、更方便的进行沟通。当微信已经开始慢慢渗入我们的工作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利用好这个工具,体现出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