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营销的定义和起源
文章类别:市场营销培训发布时间:2017年9月11日点击量:
碰瓷营销的定义和起源
碰瓷营销是一种企业营销策略,通常由较小的企业主动出击,指控较大的企业侵犯其权益,以此吸引公众注意力和媒体报道,从而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这种策略起源于清朝末年的一种讹诈方式,即所谓的“碰瓷”,当时的一些人会手持假瓷器,故意让马车撞碎,然后以此为由索要赔偿。在现代社会,这种策略被转化为一种营销手段,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快和成本低,碰瓷营销变得更加盛行。
碰瓷营销在互联网江湖的流行原因
传播速度快,成本低: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出现之前,碰瓷营销的成本较高,因为舆论主体主要是传统媒体,它们会在报道前进行判断和过滤。但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成本显著降低,使得碰瓷营销的实施更为便捷和经济。
舆论效应: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可以轻易地分享信息,一旦某个事件在网络上热传,往往会被视为重大新闻,这使得碰瓷营销能够迅速引发公众关注,达到宣传效果3。
媒体行业的变化:传统媒体时代,记者在获取信息的第一线,而在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媒体生产线上的后置环节似乎也可以置于信息获取的第一线。这种变化导致媒体从业者可能放弃审慎和专业,转而追求流量和关注度,从而助长了碰瓷营销的发展。
碰瓷营销的具体案例分析
产品碰瓷:一些企业会通过与市场领先企业进行对比宣传,利用模糊的语言和似是而非的证据来误导消费者,暗示自己与领先企业相差无几,甚至有超越的趋势。
事件碰瓷:当某个企业有热点活动或获得荣誉时,其他企业会借机进行炒作,试图通过关联热点事件来提升自身的曝光度。
名人碰瓷:一些企业会利用名人的影响力进行营销,例如模仿名人的穿着风格或行为,或者邀请名人参与活动,以此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
碰瓷营销的潜在风险和道德考量
尽管碰瓷营销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提升知名度,但它也存在诸多风险和道德问题。首先,碰瓷营销可能涉及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损害企业的信誉。其次,如果碰瓷行为被揭露,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触犯法律。最后,碰瓷营销可能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碰瓷营销在互联网江湖大行其道的原因主要是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信息传播机制的变化,以及企业为了快速提升知名度而采取的一种策略。然而,这种营销方式的风险不容忽视,企业在采用时应当谨慎考虑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上一篇:共享单车从兴起到面临困境的分析
下一篇:HTC被收购的可能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