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强健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家
文章类别:战略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9日点击量:
中国改革开放30年,造就了一大批卓越的企业领袖。
综合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实力,企业实力的较量在于企业家。整个社会越来越多地有了对企业家价值的认可和对企业家的尊重,这毫无疑问是一种进步。但是,企业家本人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谋求真正的成功,让自己的企业和事业长青,成了许多企业家的困惑。
我所以说成也企业家,败也企业家,是因为人们往往难以改变直线性的思维方式,没有否定自己的勇气,跳不出成功是失败之母的误区,就连许多伟大的人物也如此。毛泽东晚年,听到别人说他“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名”时,也欣然接受,喜欢听人夸奖的是人性中柔软的地方之一。
企业家一般认为自己是企业主,企业是我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天下是我打下来的,我就是企业的神,我的一切主张都是正确无误和无可置疑的。我说了不算,谁说了算。他们把企业作为最大化个人价值的工具和手段,认为企业应该为我的个人价值服务,而不是我的价值为企业服务。他们没死没活地忙碌,向各个方面上去探索,战略和规则全在自己的脑袋里,但这又不是企业家一人力所能及,因为企业家毕竟不是完美和万能。这种家长制或家族化的企业,一般经营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不仅难以持续成长,而且会有很大风险,以往死掉的企业有许多都是没有超越这个命门。
最近,华为的任正非让自己的儿子任平接班,董事长孙业芳被逼离开,任正非出面否认是任人为亲,事件得到暂时的平息。就连华为这么出色的企业,都会有制度上的缺陷。那么,未来10年,我国将有300万家民营企业面临选择接班人的问题,其命运着实令人担忧。
企业家的特质,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职能和状态,如创新与超越,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把握利润机会等等。可是,很多成就企业家辉煌的优秀素质和个性,反而成为日后他们陨落的根源。因为大多成功者把偶然的成功当做必然的结果,把时势造英雄误以为全是自己奋斗的结果,且有一种路径依赖,正是过去让他们获益的优点或特质,使他们开始对环境变化反应迟钝。老子过去一直就是这么干才成的,到今天就会不灵么?我不信!一个谨慎的企业家会太谨慎,一个冒险的企业家会太冒险,一个靠技术起家的企业家会只重技术,一个靠关系发展的企业家会只搞关系,这是多数企业家逻辑。有多少人能有自省力和自控能力呢?黄光裕的强势好斗,敢拼和企图心,成就了国美,但同样的个性又妨碍了国美,还使自己身陷囹圄。其实,企业家真正成功的标志,是缔造一个伟大的企业,而不是使自己成为一代英雄,更不应成为富而优则仕的政治家!
联想的老柳年近70岁了, 还不能安享晚年,退出后又复出,他说:中国企业时间短,制度机制不够成熟,新人资源不够,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是啊!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才有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家,但无论如何,我们要把企业看成是社会的,努力跳出成也企业家,败也企业家的宿命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