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就在于管理好你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
文章类别:中层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8月13日点击量:
“要是我有更多时间的话,我一定可以完成更多的事情。”,我敢打赌你一定持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你错了。是否拥有更多时间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已。
我们不仅要考虑时间的总量,还要考虑时间的质量。
这主要就是提升你的效率与恒心指数这一概念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每种情况下,除了时间这一因素之外,还有精力与注意力需要你考虑进去。(恒心指数,衡量你持之以恒做一件事的程度的名词---译注)
影响效率的因素虽有三个,但也不意味着时间是一个不重要的因素。因为要是你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一件事的话,你就算拥有更多的精力和更高的专注力也无济于事。所有变化都是需要时间的,但时间也不是唯一的一个因素。
之所以把时间、精力与注意力都视为同等重要的因素,是因为人们错误地把“工作时间越多”等同于“工作产能越大”。实际情况并不如此。要是一个人既不工作又不玩乐地度过一天,那么他就能真切地明白这点。人们普遍的观点就是认为投入进工作的时间越多也就意味能够完成更多的工作量,与此相反的观点则被他们所嗤之以鼻。
为什么我们仅考虑到了时间管理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样相对而言要容易些,如果我们同时对时间、精力、注意力这三者进行评估的话,难度会更大---而且,只有时间这一项是可以被客观评估的。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地评估一个人的工作产量,一张忠实的时间卡就是种较妥当的观测方法,因为大家都是普遍认可“工作时间越多,工作产量也就越大”这种观点。另外,在一个大型的组织里对每个人的精力和注意力作评估是件根本就无法办到的事,所以,时间卡就是一种比较公平的评估手段。
虽然许多创造性的人才并不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但他们确实以自己的出色表现作了好榜样,他让我们目标效率不仅仅与时间管理有关,还与精力、注意力密切相关。或许我们每天仅仅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处于高效状态,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明智地协调使用我们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的话,我们就无论无何也无法达到高效工作的状态。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但我们也要时常提醒自己运用这种理念
本文所将的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内容,早在几年前我就在《效率概论》一文中表达了其中的一些想法。要想理解戴维·艾伦在《搞定》一书书中所传达的理念的一个方法,就是要看到他向我们展示了一条将头脑中的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这一过程让我们的精力与专注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在《全力以赴:高效能人士的精力管理手册》一书中对精力与专注力作了非常清晰的阐述。史蒂芬·科维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的基本概念就是在讲我们要主动地而非被动地使用我们的时间、精力与注意力。花费在时间管理与效率提升上的大块时间有助于我们忘我地投入到创造性的工作体系中去,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削减时常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低效工作时间的总量。
与其把目光局限在时间的使用方式上,还不如地去思考自己是如何使用自己的时间、精力与注意力的。下面就是我专门为你所准备的几个问题,好好思考下吧:
关于获取时间: 为了节约宝贵的时间,你现在所做的事情中又哪些事情可以停止去的呢?还有哪些事情可以更高效地完成的呢?
关于使用时间: 你会如何使用节省出来的时间呢?这件事是值得你花费时间去做的吗?
关于获取精力: 为了让自己精力更充沛、精神更加饱满,你可以采取哪些行动呢?
关于精力消耗: 哪些事情让你疲惫不堪呢?你可以做哪些事来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呢?寻找原因比起应对它所引起的症状而言,很有可能会花费你更多的精力。不过这也没什么,无论做什么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关于保持专注:对你真正有有约束力的事物有哪些? 有哪些事情是你发自内心想去做的呢?
关于分心: 有哪些事使得你分了心?或者说无法保持专注力?你是否可以找到一种方式改变外部的环境,从而减少干扰呢?
我们的时间、精力、注意力都是非常宝贵、有限的。所以,你要珍惜它们、并善加使用它们。
上一篇:那些年他们一起制造的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