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与信任
文章类别:战略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4日点击量:
很从人对于管理的理解是那么的模糊,以至于导致了管理加强就是对于人员的不信任。其实,作为管理者,信任和管理是有着必然联系而又明确区别的内容。
从事营销行业,对于营销的管理来说,管理是对于人员的要求,这和对于人员的信任确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是,又是有着必然联系的事情。如果管理者对于人员不信任,那么,偌大的市场怎会交由你去操作。之所以交由某个人操盘某个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归结于对于人员的信任基础之上的。但是,人员却不可理解为你信任我,就不必管理我。
为什么信任某个人员,还要对于人员进行管理呢?关键的因素就是要求人员规范操作,很多事物在处理的时候都必须要有严格的底线。我接触目前的市场的时候,有一位人员,就是这样,我们信任他,把一个区域交给他来做,结果是什么呢?销售一落千丈,投入直飞云霄。同时,伙同别人套取公司利益。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在乎信任,而失去管理的结果。如果加强管理,再加上对人员的信任,我想,市场的情况也不至于此。
作为被管理者(每个人都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就要分清楚什么是信任,什么是管理。作为管理者也是如此。我信任你,并不代表我放弃管理你的权利。管理,只不过是在信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而已。
信任和管理,本不是矛盾的共同体,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关系。
从事一份有意义的工作是让自己建立自信最好的方法之一。不过由于现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竞争激烈,而当年轻上班族进入职场,却因为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表现不如预期,或人际关系出了问题,反而让工作剥夺了你的自信。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推荐了4个简单的小动作,适时消除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写下让你感到骄傲的努力。准备一张小卡,每天至少写下3件让你感到骄傲的事情。这里指的不是你今天又接到一笔多大的案子,而是当你已经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准备简报,即使最后提案并没有通过,也应该写下来鼓励自己。如果你真的想不出来自己到底做了哪些努力,或许可以找个值得信任的同事帮助你。
2、抓住空当,磨炼你的热情。即使一天只有15分钟也好,每天花一点时间在自己最喜欢的兴趣上,比如利用上班前和另一半吃顿早餐;晚饭后整理阳台的花花草草;或上网和计算机玩15分钟的围棋。如此会让你更容易找回对工作的热情。
3、准备一个“奖状”公布栏。在家里找一个你每天最常经过的一面墙,挂上一个小小公布栏,把所有能够展现自我价值的“奖状”都贴在上面:比如说辛苦设计的提案报告封面;被老板称赞的一封email;或是生日时同事合送你的干花。每天经过看一眼,你就能吸收它带给你的正面能量。当然也要记得每个月更新。
4、专注于如何解决问题。停止任何负面的、责备自己的想法,专注于如何解决问题。或许在电话或计算机旁贴一个禁止标志,可以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负面的思考中。
放在现在的社会,就是企业给你发薪水,你必须给企业带来效益。那种只拿钱不做事的人,我想,此生也就无所追求了吧。如果你还是舔着脸在哪里混日子,混薪水的话,你的脸皮确实有些厚了。关键是对于个人自己来说,绝对长久不了的。纸总是抱不住火的。除非你的管理者管理混乱,你可以浑水摸鱼,否则,你只有死路一条。
在与职能、技术部门的员工沟通时,他们面临的问题又是另外一个类型了,很少有人提到收入的高低问题,反而是不少人在抱怨“谁谁谁来的比我晚、干的活没我多,收入却比我高”,也有些人对公司管理方式提出了质疑:“高层分工不明,好像谁都能管得着我,但不同领导对工作提出的要求又不同,让人无所适从”,“在公司好像只有嫡系部队的人才有机会升职”,“工作中遇到很多问题都不知道该找谁”,“平时让其他部门的人帮忙做事非常难,都不愿意多做事”,……。
员工工作中的沟通与协调不顺畅、工作目标达成过程中有太多非个人因素的阻碍、公司对工作成果的评价和奖惩不公正、人际环境的错综复杂,这些问题才是造成职能、技术等部门的员工不能安心工作、对公司失去信心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在很多企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笔者曾经将在很多企业进行管理诊断后发现的共性问题总结过一个“管理死环”:由于职责界定的不清晰,造成各部门、员工之间为了逃避责任而互相推诿,彼此不配合,甚至扯后腿,对企业正常的生产造成影响,生产进度、质量上的问题引发了客户过多的抱怨,为了应付客户的抱怨,企业内部呈现出忙乱的救火状态,进一步加剧了职责不清的状况。这种恶性循环的状况,一方面使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一方面也使员工陷入工作难做的困境,当有更好的机会出现时,很难不令其动心。
如果这个世界是一个因果循环的话,信任和管理就是一个因果。因为信任你,才会管理你。如果不信任你,就连管理你的想法都懒得有了,也绝不会给你机会被管理了。反之,因为管理你,才会信任你,如果不管理你,就无法确保对于你的信任。如果管理过程中发现你不值得信任,那么就会放弃对于你的管理。如此而已罢了。
所以说,信任和管理不是一回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理清楚这一层关系,方能做好自己的事情,也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被管理者,也才有机会成为合格的管理者。
上一篇:别让你企业的职位说明书形同虚设
下一篇:企业文化的完整管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