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决定危机的命运
文章类别:战略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11月7日点击量:
不管什么原因,近期大家最关注的危机事件可能莫过于丰田的“召回门”事件。无论是媒体,还是消费者都将舆论的矛头指向丰田,密切关注其一举一动,观望其面对危机的态度和行为。
通过媒体报道大家看到,随着事态的发展丰田公司也采取了不少应对措施,甚至公司总裁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掉着眼泪表示对此事件负责,并及时跑到中国向中国消费者道歉。
然而,多数媒体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对丰田的指责,“道歉来得太迟”、“道歉的态度不好”、“中美车主待遇为啥不同”等等诸多负面新闻仍然接连不断,让丰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有人说,此次“召回”事件的原由是丰田公司低成本扩张;有人说,此次事件的本质是美日两国贸易保护战;也有人断言,这是北美和亚洲之间的一次经济较量。作为营销人员,笔者不去分析这次危机事件背后的扩张情况以及国与国之间摩擦与冲突,只是从品牌管理的角度谈谈危机公关应该要注意什么。
其实,就消费者而言,每次危机事件就是对企业的一次大检阅。如果你在危机面前敢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表现出你所秉承的精神和理念,他们也会愿意原谅你,而且你这种精神和理念会最大限度的减少你的经济损失,捍卫你的品牌忠诚。否则,你会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因此,“诚实”、“敢于负责任”是危机公关最重要的两个态度。而且,在这两点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然而,很多企业恰恰在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原则上犯错误,进而使危机事件不断扩大,从“危机”走向“危险”,甚至因此而断送一个企业的命运。这是非常可惜的。
那么,当危机事件发生时,企业到底如何端正自己的态度,又如何在良好的态度下开展相应的挽救措施?很多危机公关的书会告诉你,如何评估危机的性质,又如何保护企业的利益,说得头头是道。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恰恰这种看似理性的“道理”和“方法”害了不少企业,最终让危机快速恶化,难以控制。
就拿丰田这次“召回”事件来说,我相信在其总裁丰田章男等高管周围不缺世界一流的公关公司,他们更不缺所谓的“道理”和“方法”。但事实又如何呢?当事件处于萌芽期的时候,丰田公司并没有及时向公众积极表态,更没有及时采取行动,刚开始还不太承认自己的汽车有问题。更不可思议的是,据有关媒体透露,当初的丰田章男还曾经表示“不出席美国国会”。这些行为对危机事件而言是幼稚的,按理说是不应该出现的。
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尤其事件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应及时而诚恳的表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能“走一步看一步”。因为,危机事件的恶化往往是爆炸式的,是情绪化的,如果你采用“走一步看一步”的观望行为,往往跟不上事态的发展,最终招致更大的灾难。
快速,就是反应速度,更重要的是危机事件前期的反应速度。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反应速度一定要快捷,在第一时间做好最坏的打算,并为其开展相关处理措施。
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中,三鹿本应该避免一场大难,但行动太慢而招致了灭顶之灾。相比之下,伊利和蒙牛却好很多,在处理事件的速度上表现出了非凡的速度,让很多国际公司都叹为观止。他们看到事态不妙,几乎在一夜之间在全国最权威的媒体上发布相关通告,并把自己对事件的态度及整改措施公布给社会公众,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即便蒙牛董事长牛根生的“万言书”并没有带来正面效果,但总体上还是让公众看到了蒙牛“诚实”。
然而,丰田在此事件中,行动不算快捷,无论是美国公众,还是中国消费者,都觉得丰田的道歉来得太晚,整改措施也出台得不够及时。
当危机事件爆发时,“管好自己的嘴”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有理而与公众讲理或辩论。
在一家通信企业的咨询项目中,笔者看到,该企业把“客户投诉”按照渠道的级别来确定响应速度。笔者对此行为向客户提出了意见,并建议他们放弃这种做法。
企业一定要搞清楚,什么事情是可以区别对待的,而什么事情必须是一视同仁的。不能为了所谓的“效率最大化”、“利益最大化”而把什么事情都要分三六九等。
在危机事件中,通报结果并不是说把事情全部处理完毕之后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就完了,而是对处理的每个阶段性成果都应该进行通报,让公众看到企业对此事件的处理进程。
大家都知道一句名言:态度决定命运。对危机事件来说,这句话再也贴切不过了。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上,态度比方法更重要。如果态度过关,方法就算有所欠缺也会挽回损失;而态度不好,再好的方法也会无济于事。因此,笔者希望,在此“危机四伏”的年代,我们的企业一定要秉承一种积极的、负责任的理念,并保持良好而诚恳的态度将理念落实到实处,无论遇到什么事件,都要把“诚实”、“负责”的态度放在首位,真正经得起社会公众的考验,变“危机”为“机会”,进而赢得消费者更高的忠诚。
上一篇:执行人是执行力的关键要素
下一篇:思考企业的若干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