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课堂-企业管理培训网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400-8228-121

值班手机:18971071887

Email:Service@mingketang.com

您所在的位置:名课堂>>企业培训文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自于革命性的产品创新

文章类别:项目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3年7月1日点击量:

为什么“产品和消费者群、企业和市场、企业文化和国际文化”的问题对企业的发展会那么重要?一般的议论已经不能解决这类问题,也容易陷入非理性的宗教狂热中。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角度是哲学,非常幸运的是,已经有科学家在研究它并起了一个贴切的名词---技术哲学。这个学术流派将技术发展的原始动力和具体条件作为基础来研究,对很多划时代的技术进步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超越性的总结和提炼。

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企业开始追求国际化。从一开始的市场国际化和品牌国际化,到现在的管理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可以反映出一些重要信息:

1)国际市场是一个过度发展的市场,迫使这些走出去的优秀企业对国际化的着眼点逐渐从“物”向“人”过度。现在,它们越来越关注产品和消费者群、企业和市场、企业文化和国际文化之间的关系了。

2)最早的市场国际化和品牌国际化的代表企业是海尔,最大的弊端是把过程当成了目的,用一些有形的动作(如建立渠道和设立工厂等)来想当然地设计市场,最终的结果是表现平平(海尔去年1000亿的销售额中,海外不到1/10)。海尔的本意是学SONY和SAMSUNG。孰不知,SONY和SAMSUNG的核心竞争力最早可能是高效率制造,而新的核心竞争力早在10年前就已经是:工业设计和适合大规模制造的垄断性单项技术。海尔忘了,商业环境是发展,“刻舟求剑”是不会产生伟大企业的。海尔的文化中的关键元素是激励、纪律和信任,就是缺乏MS、HP、GE等公司的企业文化的关键元素---尊敬个体。试想一个对自己员工都不能尊敬的企业,如何能够发自内心地尊敬国际消费者、国际市场和国际文化呢?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伴随着核心竞争力而发展起来的,严格地说是属于核心竞争力范畴的,一旦形成,再难改变。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是“外部市场内部化”,对革命性的产品创新的要求并不高,不尊重个体的企业文化是比较适合这个核心竞争力。因此,要求海尔改变自己,看来是不可能的。

3)现在的管理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的代表企业是TCL和联想(只是联想用了另外的提法---文化国际化)。尽管刚起步,但焕发出的企业活力是有目共睹的。这类企业把自己的理念定得和国际顶级跨国公司一样有高度---永续发展,在具体的战略制定上,就不会太拘泥于“物”的成分,而更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

去年,柳传志说过,联想走兼并收购(有别于自己走出去)的国际化道路,是综合考虑了三个要素的:其一,有没有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花了多大的成本和代价;其二,企业得到了什么,比如说先进的技术,好的品牌,全球的市场等等;其三,对风险要有较强的把握。而最近杨元庆的说法是,国际化企业不仅要把产品卖到全球市场上去,更重要的是成为拥有国际化文化的公司,是具有国际化管理内核的公司。联想的核心竞争力是“渠道增值”,与价值链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处,与IBM的PC业务的整合过程应该比较顺利。(如果海尔并购美泰克最终成功了,比较起联想的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海尔整合美泰克就比较难了)。就前面提到的“人”的着眼点,联想的短板是“产品和消费者群”,长处是“企业和市场”和“企业文化和国际文化”,通过整合IBM的PC业务,新联想在“产品和消费者群”方面应该会有所进步。

再看看TCL。作为一匹大黑马,TCL国际化的定位(管理和人才)如此之准,与其说是TCL的核心竞争力或企业文化的自然结果,还不如说是李东生个人的“悟道”的结果。与联想在国际化战略中的逐步求证不同,TCL的国际化更像是禅宗的“顿悟”。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TCL相对肤浅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是否有能力对Thomson的技术和市场资源进行整合和消化。可喜的是,从一些可靠渠道传来的消息看,TCL在价值链管理方面正在迅速进步中(TCL和Hollywood、TCL和Intel、TCL和Instat以及ZION、TCL和日、韩以及欧美著名工业设计公司的合作)。有了这些进步,TCL将在处理“产品和消费者群、企业和市场、企业文化和国际文化”的问题上,越来越有章法。

前面说过,商业价值来源于消费者对技术的差异化理解,并通过无差别的工业设计实践来表达。这么看来,应该将商业价值作为独立的中间元素,与技术和差异化理解一起,共同构成技术政治的核心动力框架。工业设计和商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表达和被表达的关系。就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看,现在的情况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依赖该技术的产品已经商品化),它对外部的社会就不再那么敏感,这时,反而是技术革新促进了社会进步”。因此,用“技术->商业价值->差异化需求”的链式关系来表示现实的“技术推动力”状态,是合理的。这个链式关系的另外一个更通俗的名词,就是价值链。需要注意的是,和实际的价值链不同,这个价值链是实际的价值链的依据、本源或基本模型。实际价值链无论分多少环节,环节之间的关系多么复杂,均需满足本源价值链的基本内涵。

要想改变这个现状,必须先从认识上提高对故意模糊化的理解水平,并在方法上找到克服“故意”的办法,那时,肤浅化会自然而言地得到解决的。对故意而言,有“主观”和“客观”之分。

就“主观故意”而言,对应于现在心理学的关于人格划分的“自我、本我、超我”中的“超我”(佛罗伊德的发明)。儒家传统下的商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利义分裂型”病态人格和行为模式,是最典型的形式。它对商业价值的本质---技术和差异化需求之间的桥梁作用是否定的。这里,构成这个桥梁作用的基本要素是信用形式和科学态度,在由差异化需求的技术的表达的过程中,需要的是科学态度;在由技术向差异化需求的表达的过程中,需要的是信用形式。克服“利义分裂型”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同时突出对商业价值的基本要素的关注度和重要性,并在思想和实践层面严格执行它们。

信用形式,提倡的是公平、合理和无差别。具体来说:

1)对技术的商业价值的表述必须是可以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的,既不是技术掌握者有差别意见的强加,也不是由个别消费者的非商业地位所决定;

2)在此基础上,对技术的商业价值的表述必须是符合普适逻辑的,并且是可以被改进的;

3)在此基础上,尽管有可能只有一部分消费者对沟通约定的接受程度高,但是,不可对其他消费者有任何概念上和行动上的歧视;

科学态度,提倡的是客观、精确和无限制。具体来说:

4)差异化需求的技术实现的表达必须是客观的,既不是消费者主观意见的强加,也不应该过分对某些技术流派过分偏向;

5)在此基础上,差异化需求的技术实现的表达尽量通过数学的形式,或者容易被接受的一些模式;

6)在此基础上,随着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对表达方法和相关技术等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和优化;

望快速膨胀和空间相对不足有关。在文化落后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普遍)

共同价值的出发点是对自己有利,实现对自己之利的结果,又不得不通过实现共同价值来达成,困难只是“个体常常按照他愿意其他个体对他的方式来对其他个体,但只有其他个体也按同样方式行事才行”引发的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的缺失;将对实现共同价值、自我价值有意义的信息进行分类,将只对共同价值有关的信息无保留地向外传递;将只对自我价值有关的信息严格保密;将对二者均有关系的信息,按照“了解”和“信任”之不同目的进行不同的处理。

通过相互传递一些供双方增进了解的信息,以达到对对方的“信任”猜测或评价,一旦信任评价到了一个程度,就可以对信任有关的信息进行传递。而信任的基本前提是“主观故意”可以忽略不计。

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企业培训热点城市导航

名课堂培训讲师团队

莫林虎-企业培训师
莫林虎老师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文化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出版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财经新闻研究所所长,中财大画院副...

李帆-企业培训师
李帆老师

管理学博士、工商管理学博士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教授,主持和参与国家级...

邹广文-企业培训师
邹广文老师

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

项目管理培训精品内训课程

项目管理培训推荐公开课

项目管理培训热门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