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嘉诚退休看老道商人的资本运作术
文章类别:领导力培训发布时间:2013年9月13日点击量:
85岁的长江集团主席李嘉诚,20年来首次未出现在长和系的中期业绩记者会上。这被外界解读,华人首富正试图逐渐离开公众视线,并将权力移交给长子、长和系副主席李泽钜。
从年初宣布分拆出售长江实业旗下雍雅轩酒店开始,李氏家族就深陷“抛弃香港,加速套现抄底欧洲”的传闻。年中策略性评估和记黄埔旗下、在港市占率达33.1%的百佳超市,更是将这种揣测推到了高点。
眼下集团的中期业绩也表明,长和系投资重心的确在不断西移。仅以和记黄埔为例,以EBITDA计算,欧洲贡献了和记黄埔35%(其中英国占22%)的利润,比香港(15%)和内地(13%)的利润总和还要高出7个百分点;此外,加拿大的贡献是18%,亚洲其他地方和澳洲也有16%。
尽管长和系高管甚至包括李嘉诚的两个儿子都站出否认从香港撤资,社会各界依然认定,香港、大中华区首富、“超人”李嘉诚家族,被指正在筹划撤离香港,将资产转移到欧洲。
追踪研究李嘉诚和长江集团二十多年的香港城市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导师、经济学家曾渊沧,并不认可李氏家族这几年加速“脱港入欧”的说法。他认为,长和系自成军以来,目标就是打造多产业的跨国集团,而且他们也的确做到了。
实际上,进入新世纪以来,长江集团的香港员工就已不足4万人,其余20多万员工遍布全球。简言之,李嘉诚早就不是香港的李嘉诚和长江集团,而是世界的李嘉诚和长江集团。
李嘉诚加大对欧洲的投资力度,被解读是不看好当前香港的经济环境。不过,在一些分析师看来,李嘉诚此番投资欧洲,显现出他作为商人足够精明的地方:这次买的主要是公共基建事业这类原本就有着不错回报的资产,而这些资产恰好又处于价格最便宜的时候。
“商人永远只会看重投资的回报率,香港盈利增长缓慢受制于过度竞争、人工和租金成本飙升等多重因素。欧洲经济低迷,资产价格处于历史低位,能高位套现,到低估值的欧洲淘宝,逐利的商人怎么会放过?”香港某财富管理首席策略师如是说。
而这并不是李嘉诚投资生涯中第一次这样做。事实上,在投资周期逢低吸入,占据发展先机,也几乎是李嘉诚海外投资开辟每一个新领地的一个基本准 则。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投资欧洲、亚太地区,也都是在长和系要投资的主要领域—电讯业在当地尚处于发展前段,及时进入。
也正如此,在香港投资界,李嘉诚还有一个称号—“玩cycle(循环)的人”。因为他做投资,是在摸准了行业的发展规律和周期之后,不但做到在行业处于投资的最佳时机时才大举进入,还让所投资行业与其他的产业处于不同的业务周期,互补不足,相得益 彰。
李嘉诚买入之后,石油工业回暖,20世纪80年代末及之后,赫斯基石油公司也成为李嘉诚的利润奶牛。还在2000年8月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仅李嘉诚本人就获利65亿港元。
这笔被公认为“超人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之一”的投资,是李嘉诚创业首度涉足石油能源领域。而当时的长江集团在香港的主业还是房地产、基建领域。
曾渊沧研究李嘉诚二十多年,在他看来,如果李嘉诚仅投资单一行业,那整个企业集团也必然会大起大落。但是在全球布局多个周期互补行业使得整个集团东方不亮西方亮,每段时间都会有表现好的行业来弥补其他行业的下滑。显然李嘉诚也是这样想的。
现在,维港投资8名核心投资团队成员被分成了赋予不同功能的三个小组,分别驻在伦敦、旧金山和香港,四处了解项目的同时,分别关注不同阶段的投资可能性。而所投的45个项目里,有一半的公司都来自以色列这个被称为“创业国度”的国 家。
事实上,李嘉诚在以色列的投资远在维港投资成立前就开始了。1997年和记电讯国际成立PartnerCommunications后,于1999年以“Orange”为品牌在以色列推出移动通信服务。
和记黄埔的电讯业务,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就走多国家和地区经营的道路。因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科技发展和应用程度有较大区别,公司就利用这种差异推出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技术和产品。这意味着,和记黄埔的一项技术能在不同时期在不同市场推广,其盈利期限可以被尽量延长。
本世纪初,当其第二代移动电话技术GSM在香港和澳大利亚市场的增长已经逐步趋向缓慢之时,“和黄”却在印度和以色列这类移动电话普及率较低的新兴市场继续大力推广GSM业务,以满足当地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
不过,有投资者分析,这时候敢往欧洲投资,也还需是要胆识和洞察力的。毕竟,这些投资是否真的成功,还有待欧洲经济复苏之后,才能客观进行评估。
这次抄底欧洲,曾渊沧笃信李嘉诚也一定会赚得盆满钵满。因为,李嘉诚原本就有着独到的资本运作术,为其数十年的海外投资保驾护航。
“首先必须要像李嘉诚这样非常非常有钱,才能够玩得起!“曾渊沧笑着说,李嘉诚之所以多数时候都能在海外投资中占到先机,是因为他现金流足够充裕,可以先下手为强。
现金流的确是李嘉诚非常关注的。他曾说过,自己发展任何业务,一定要让业绩表现为正数的现金流,现金流、公司负债的百分比是任何公司的重要健康指标,这是他一贯最关注的环节。开拓业务时,一定保持现金储备多于负债,要求收入与支出平衡,甚至要有盈利。
如果当年的经常性利润较低或者现金流紧张,李嘉诚往往会用出售旗下部分投资项目或资产的方法来解决。
李嘉诚之所以打造出全球华人企业家最大最多元的投资版图,是因为他能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基础下,一方面坚守着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投资战略,另一方面还总结出一整套支持产业发展的资本运作策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财务杠杆进行兼并与收购,从而不停地扩大资产规模和公司实 力。
市场最新传出的消息是,李嘉诚旗下公司长江实业打算出售其在上海陆家嘴开发的首个写字楼项目—“东方汇经OFC”,售价60亿元人民币以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