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课堂-企业管理培训网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400-8228-121

值班手机:18971071887

Email:Service@mingketang.com

您所在的位置:名课堂>>企业培训文章

阿里巴巴上市迷局如何走出泥潭

文章类别:财务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3年9月27日点击量:

李小加是港交所现任行政总裁,也是这家声名显赫的交易所历史上第一位有内地背景的掌门人,只是这个“第一”,挑战多于荣誉。他上任三年半以来,恰逢香港受失落气氛笼罩,长期经济低迷、陡然的心理落差,让崇尚勤奋、法治的香港人乱了方寸,而港交所的光辉岁月似乎也渐趋黯淡。今年2月27日,港交所举行年度业绩发布会,在此前一天已有分析机构预测其业绩按年下跌16%。当日一早,数十家媒体早早蹲守在交易所会议厅前,看到李小加出现的瞬间就围堵过来。提问环节,港媒问他为何年报发布却大段阐述与内地互联互通的长远问题时,李小加回答“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一语带过,随后他又补充“我不会谈5年、10年之后的事情”。

相比之下,李小加之前的两任港交所行政总裁邝其志与周文耀,受到的好运气眷顾似乎更多一些。特别是周文耀任职期间,港交所于2006年成为超越新加坡交易所的全球最活跃市场,2007年成为全球期权最活跃市场。彼时港交所平均日成交金额在600亿港元以上,利润逐年大增。而李小加继任,正逢金融危机蔓延,港交所业绩增长不断下滑的2009年,港人寄希望李能延续高速增长神话,走出泥潭。

是更加依赖中国内地,还是走国际化道路?这道选择题让李小加在香港成为争议性人物。三年来,李小加过于关注内地,而让港交所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的相关举措却不多,这令香港资本市场与当地媒体觉得与预期颇有不符。

虽然港交所2012年收购了拥有135年历史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但相较于暂时还未看到效益的商品平台,港人更希望李小加能带来更多国际元素。

“香港一直强调不要完全依靠中国内地发展,因为过于集中内地,你只能作为地区金融中心,香港一定要有国际背景,有国际投资者和发行人。”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郑宏泰博士说。

“内地化”与“国际化”的分歧在李小加看来或许根本就是个伪问题,他眼中香港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港交所未来战略是打造联通亚洲乃至全球金融生态圈,成为全球领先全能交易所,而这个圈子的核心,是中国。

“未来港交所的核心业务,股票业务、股票衍生品、定息产品及货币、商品通过与内地的联通进行横向的整合,变成覆盖市场需要的全方位产品及服务。每一个资产类别又通过产品、交易、结算环节的纵向价值链整合在港交所的平台上。”李小加表示,这四大目标支柱,每个都需要做到跟中国(内地)互联互通,才可使港交所进一步转化成更全面的平台。”

未来10年,香港资本市场要度过一个艰难的大时代,它将从中国内地企业首选的“海外集资中心”,转变为中国内地资本的“首要海外投资中心”乃至全球投资者与发行人首选的交易所。这是香港开埠以来,少有的定位逆转,历史选择李小加成为推动者之一,他也将一直处于争议之中。理解不易,一位接近李小加的人士向本刊透露,尽管精通英语,但李小加在香港一直为粤语困扰,至今每次记者会上,对于粤语提问仍要通过翻译。改革触动旧利益时,李的困扰就不仅仅来自语言了。

在见证过多次金融风暴与股灾的港交所,类似抗议活动如同很快消失的小涟漪,不过它暴露出港人心中深藏已久的疑问:李小加来了,能做什么?

“一国两币,一升一跌造成的心理和经济上的影响,已使部分香港市民感到厌烦,甚至有点侵蚀香港市民和内地同胞的‘和谐关系’,而这种心理受内地消费主义抬头的影响进一步加强。”香港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认为货币软硬可影响市民的心态。

当前除房地产和金融等少数行业利润还在上升外,其它香港大多数产业都停滞不前。

面对困境,港首梁振英在《施政报告》中说,全球重心东移,中国(内地)将出现新的发展大潮,这是香港的机遇。

在这座国际金融城中,围绕港交所有太多利益纠葛,李小加想把内地资金引入,最先遭遇到的就是香港本地中小经纪的反对。

李自称非常尊重香港资本市场上这些早期耕耘者,但要想让内地资金来港投资,就必须让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硬件对口、软件兼容、系统互通、管控互动。事实上,市值1600亿港元的香港交易所,至2010年底其固定资产余额仅为3亿港元,大部分技术平台已基本折旧完毕。因此从2010年开始,港交所准备投资额20亿港元,对交易与信息系统升级换代,兴建新一代数据中心,开拓设备托管业务。

他认为,“硬件”基础与“软件”安全是交易所核心实力所在,甚至可以说影响生死存亡。表面看来,投资软、硬件是个好事,但一些市场人士却认为,高科技基础设施是港交所为了向大户倾斜,引进高频交易会损坏香港金融安全。

长期以来,香港证券市场交易时间在国际各主要交易所中属最短之列。尽管香港与内地同处一个时区,但两地市场交易时间仅有2小时重合,特别是开市时间不同。在他主导下,港交所决定自2011年3月初将早上开市时间提前,与内地同步,2012年3月又将下午开市时间与内地同步。

时间同步后,还要更方便内地资金来港。目前在中国内地外汇制度与证券监管制度下,内地投资人难以直接开立香港账户。于是港交所推出了“遥距交易所参与者制度”。该制度允许在香港以外的证券经纪,为当地投资者在香港交易所交易提供服务,此项改革措施架设了一条日后内地资金来港的飞桥。

这两项改革引来轩然大波。与内地时间同步,受到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香港本地中小经纪,尤其是经纪行一线员工,这延长他们的工作时间,加重了负担。而针对“遥距”制度,本地经纪更担心让“过江龙”抢了饭碗。

更让老经纪们不满的是,李小加还改变了香港股市传统的“显名交易”制度。香港交易所在交易平台上会显示买方或卖方最多40个证券经纪身份,以及他们买卖的价格与数量。这种交易前显示证券经纪身份的做法在全球绝无仅有,是香港市场长期形成的惯例。

中小经纪咨询客户买卖时也常依靠这类信息帮助客户下单,许多散户投资者更习惯去查看经纪下单状况。一种规则存在了百余年,本身隐喻着有一定合理性,但李小加认为,该规则是建立在侵害其他投资者利益上的“透明”,并非公平的“透明”。因此,港交所改革建议是交易前隐去买卖双方证券经纪身份。

这些措施引发了示威活动,随后李小加发表《论香港交易所市场改革措施》的“万言书”,文章详细阐述了港交所改革目的。事态暂时平息,但中小经纪们在市场中资格老,影响力较大,后来此事又有反复。2012年初,香港证券及期货从业员工会与李小加会面,要求港交所立即搁置第二阶段延长交易时段计划,工会同时将诉求反映给了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梁凤仪。

李小加认为这些改革关系港交所生死存亡,他有自己的理由坚持。“过去港交所取得的成就是因为港交所在正确时间给内地带来了正确价值,现在无所准备才是我们最大的风险。”李小加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而当前,在内地资本项提速开放的大环境下,内地逐步从资本输入向资本输出转变。这是香港资本市场第二次结构转型的历史机遇。”

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企业培训热点城市导航

名课堂培训讲师团队

马媛-企业培训师
马媛老师

【主要背景】 · 实战管理、训练课程导师 · 国家注册高级企业培训师 &...

王云飞-企业培训师
王云飞老师

•讲师背景: –美国AMA授权讲师 –杜邦授权安全培训师 &nda...

王超-企业培训师
王超老师

•讲师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EAP) –北京言明翰信教...

财务管理培训精品内训课程

财务管理培训推荐公开课

财务管理培训热门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