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与双11的比较
文章类别:销售培训发布时间:2016年7月5日点击量:
6.18与双11的比较
6.18和双11都是中国电商行业的重要促销活动,分别由京东和阿里巴巴主导。尽管两者都旨在通过大规模折扣和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导致6.18在整体影响力和市场反应上通常不如双11火爆。
时点选择的差异
6.18的时间点是6月中旬,此时大多数学生尚未放暑假,毕业季的购物需求相对较低,而且春节后的消费余波尚未完全消退。相比之下,双11发生在11月11日,正值秋冬交替之际,消费者更换季节性商品的需求较高,同时也是企业清库存、为年底销售旺季做准备的关键时期。此外,双11距离圣诞节和新年较近,消费者往往会提前购买礼物,因此购物欲望更为旺盛。
促销策略的差异
双11的成功部分归功于阿里巴巴多年来坚持的固定促销模式,例如强调24小时内的集中购物体验,以及一系列具有仪式感的营销活动。这种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了消费者期待的一部分。而京东在6.18的促销策略则较为多变,有时强调单日大促,有时扩展至整个月,这种不稳定性可能导致消费者难以形成强烈的预期和参与热情。
竞争环境的差异
双11期间,不仅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天猫会进行大规模促销,其他电商平台如京东、拼多多等也会加入竞争,形成全平台的购物狂欢。这种广泛的参与增加了双11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而对于6.18而言,尽管其他电商平台也会有所动作,但由于双11的影响力过于强大,6.18往往难以获得同等程度的关注和参与。
品牌参与度的差异
双11期间,几乎所有品牌都会参与促销活动,提供大幅度的折扣和独家优惠。而618虽然也有许多品牌参与,但由于双11的品牌参与度更高,消费者在双11期间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品牌选择和优惠。
综上所述,6.18之所以在整体火爆程度上不如双11,主要是因为时点选择、促销策略、竞争环境和品牌参与度等多方面的差异所致。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6.18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无法与双11相匹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