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购物节
文章类别:销售培训发布时间:2017年6月30日点击量:
中国的购物节是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为了促进消费、提升销售额而创造的一系列大型促销活动。这些购物节通常伴随着大量的打折、优惠券发放、限时抢购等营销手段,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在线或线下参与购物。以下是对中国几个主要购物节的详细介绍:
双11全球狂欢节(光棍节)
双11,也称为光棍节,起源于1990年代的南京大学,最初是单身青年自娱自乐的一个节日。2009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首次将其商业化,打造成为一年一度的网络购物狂欢节。如今,双11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日购物盛事,不仅在中国国内,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
特点:
**时间:**每年的11月11日。
**规模:**涉及数百万商家,覆盖全品类商品。
**促销手段:**预售、满减、秒杀、红包、店铺优惠券等。
**影响力:**2022年,天猫双11总成交额达到5403亿元人民币。
双12购物节
双12购物节由京东发起,旨在延续双11的热潮,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购物机会。与双11相比,双12更注重个性化和细分市场的推广。
特点:
**时间:**每年的12月12日。
**目标市场:**侧重于中小品牌和长尾商品。
**促销策略:**主打特色商品、新品首发、定制服务等。
**参与平台:**除了京东,其他电商平台如淘宝、拼多多等也会参与。
618年中大促
618购物节起源于京东的店庆日,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整个电商行业的年中大促。这个时间段正好处于上半年结束和下半年开始的节点,是商家清理库存、推出新品的好时机。
特点:
**时间:**每年的6月18日前后。
**促销重点:**家电、数码产品、服装等。
**促销方式:**跨店满减、品牌日、闪购等。
**参与度:**各大电商平台均积极参与,形成竞争态势。
春节购物季
春节期间,由于人们普遍有购买年货的需求,电商平台会推出各种春节促销活动,满足消费者对食品、服饰、礼品等的需求。
特点:
**时间:**春节前后一个月左右。
**促销商品:**年货、新衣、礼品等。
**促销手段:**年货节、春节不打烊、限时抢购等。
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
虽然黑色星期五起源于美国,但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的电商平台也开始引进这一概念,尤其是在跨境电商领域。黑色星期五通常标志着圣诞购物季的开始。
特点:
**时间:**美国感恩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五,即11月的第四个星期五。
**目标市场:**主要是进口商品和海外品牌。
**促销策略:**折扣力度大,吸引消费者购买高价值商品。
总结
中国的购物节不仅仅是消费者的盛宴,也是电商平台和零售商展示实力、提升销售的重要时刻。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习惯的变化,未来的购物节可能会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同时也会面临更多挑战,如如何平衡促销与利润、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等问题。尽管如此,购物节作为推动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力量,其地位和作用在未来仍将持续增强。
上一篇:“5年前的手机”升级么?
下一篇:神州优车“车帝国”的战略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