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转型升级
文章类别:战略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8年1月11日点击量:
快手的转型升级故事
快手,作为国内领先的短视频社区平台,自2011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大的转型升级。以下是关于快手转型升级的一些关键点:
早期发展与转型
快手最初是作为一款动图生成工具“GIF快手”出现的,后来在2012年底转型为短视频社区。在转型初期,快手强调轻运营和依靠算法,随着用户基数的增长,快手开始引入更多的运营团队和内容创作者,并推出了多项内容创作者的扶持计划。
用户增长策略的转变
快手在2013年至2016年间,采取了自然增长策略,依靠去中心化的社区生态和低使用门槛的产品实现了快速增长。2016年以后,面对竞争压力,尤其是抖音的崛起,快手开始加大市场投放,建立APP矩阵,并尝试海外扩张。2019年,快手设定了3亿DAU的目标,并在2020年春节前成功达成这一目标。
商业化与内容监管
快手的商业化进程始于2016年底,公司开始搭建商业化中台,并在随后的年份里逐步完善商业化团队和相关产品。快手的商业化优势在于私域流量,主要收入来源是直播打赏,随着商业化、电商体系的逐步完善,广告收入和直播电商也在快速增长。同时,快手也开始重视内容监管,努力减少低俗内容的传播,并建立了较大的审核团队1。
组织架构的调整
快手在2017年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并扩充了大量的运营人员,公司规模从百人扩张到6000余人。2019年,快手进行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结束了过去流量、财务、研发、数据等部门凑在一起吃大锅饭的局面,业务负责人需要对最终考核负责。
内容多样化与品质提升
快手在内容上展现出质量去娱乐化的趋势,引入了体育IP与自制短剧,丰富了内容形式。同时,快手也在努力挖掘内容价值,通过算法平权,让创作者在公平的流量环境下寻求内容差异化。例如,快手上的母婴育儿领域创作者探索出了“短视频+直播+付费课程”的内容生产机制。
商业化与电商的发展
快手的商业化和电商业务呈现出“慢增长”的特点,尽管直播业务营收在某些季度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快手通过公域流量带动私域,加上其生活社区的属性,开始得到品牌的青睐。快手还通过自建内容蓄水池和购买版权的方式,丰富了内容供应,并通过“快手星芒短剧”等计划,构建内容护城河。
媒体融合与内容生态建设
快手致力于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通过“媒体号UP计划”,为媒体提供内容支持、流量扶持和商业化赋能。快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媒体实现收入多元化,并在100个城市推动100个媒体号开展直播、电商或知识付费等业务。
综上所述,快手的转型升级故事是一个关于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强化内容监管、拓展商业化和电商业务、以及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复杂过程。快手通过这些努力,不仅实现了用户基数和收入的显著增长,也在内容生态建设和媒体融合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