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事件的风险控制
文章类别:内部控制培训发布时间:2013年3月26日点击量:
社会风险存在于各个领域,公共危机事件的诱因各种各样。但归根结底,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是不和谐的产物。要么是人与自然不和谐,违背自然规律,引发自然灾害、责任事故,危及公共安全,逼迫重新梳理和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么是人与社会不和谐,政治腐败、利益割据、价值冲突,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引发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事件、恐怖袭击事件,危及公共安全,逼迫重新梳理和建构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的关系。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有其各自发育生长的土壤和集中爆发的环境。科学发展,建构和谐,是消解社会风险发育生长,化除公共危机事件集中爆发的有力“武器”。
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规划建设,经济发展上,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天人合一,尽量减少自然灾害,并减轻由此带来的公共危机。在水风险控制,水危机治理方面尤其如此。经济建设要向洪水让路,城市建设要维护河道行洪资源,实现人水和谐。要避免和杜绝“有组织的不负责”,阻断“风险接力”,消解“危机累积”。
建构人与社会的和谐。通过组织设计、制度安排、文化道德和政治民主建设,形成思想自由表达,价值观有效对接,各阶层平等对话协商的机制,提高社会满意度,实现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尽量避免和减少利益对抗、文化冲突,消解和化除突发社会事件诱发的公共危机。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建构和谐发展机制,有利于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让更多的人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也有利于形成风险控制和危机治理的雄厚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发展繁荣是一种境界,景气和谐是一种理想,两者都是我们的永恒追求。但发展与和谐的背后,潜藏着风险,暗含着危机。风险有一个积累过程,危机也有其演变规律。居安思危,优中有忧,就是在景气和谐,发展繁荣的时候,深刻洞察潜藏的风险和暗含的危机,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性质和量级表现在集中爆发期,但却决定于孕育潜伏期。必须“见事于先”,先机防范,切勿“临时抱佛脚”,被动应对处置。在公共危机潜伏期做好科学防范工作,可化风险于“蝴蝶”初飞,除危机于“萌芽”初发。花小钱控制风险,比花大钱治理危机更合算。在风险和危机的孕育潜伏期,无疑会有不少具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收集、分析、处理、利用,这是风险控制与危机治理的重要机遇期。要通过强化责任体系、建立保险制度等多种途径分散分摊风险,化解和阻止公共危机集中爆发,削减危机爆发的强度和危机危害的程度。要发挥好各专业风险防范和危机治理组织,比如防汛抗旱指挥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的作用,加强风险监控,隐患排查,危机预警,贮备好防范、应对与处置公共危机的物资器械。及时纠正违背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事件,防止和阻断风险和危机积累。
对于有可能集中爆发的公共危机事件,首先要有科学防范、应对和处置的预案。这是从最坏的可能性出发,进行组织设计、制度安排和资源动员。“危机处置有预案,临阵应急心不慌”。也许,有些应急预案多年都“派不上用场”,但有总比没有好,完备的预案总比不完备的好,更新的预案总比过时的好。
科层制是应对常态社会公共事件的正式组织。科层制组织习惯于“按部就班”、“照章办事”,在社会规范运作时具有比较高的效率。但当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心理扭曲、行为失范、秩序混乱,科层制组织就会“力不从心”,“勉为其难”。应对与处置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要组建扁平化危机处理组织,比如由危机处理专家和行政领导组成的应对与处置危机指挥部,从而具有更强的权威性,更大的资源动员力。进而能够根据科学应对与处置公共危机事件的需要,形成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三元”协调互动机制。
非常规时期的决策比常规时期的决策更能考验一个组织的治理能力。爆发公共危机事件,要及时研判事态性质,识别危机量级,评估危机潜在威胁,尽快控制事态局面,紧急防止事态恶化。要利用好应对与处置的“黄金时刻”,尽力挽救保全生命,减少财产损失。
危机情境,不确定性极高,信息很不充分,时间压力大,对处于危机情境中的决策不能“求全责备”。但要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在危机面前,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神情镇定,沉着应对,尽量避免“脑袋发胀,头脑发蒙”,切忌“跟着感觉走”,要控制事态而不被事态所控制。要权衡轻重缓急、利益大小,当机立断,有取有舍,有坚持有放弃。人命关天,生命至上,临危决断,以人为本。
发展与和谐是主流、是大局,风险和危机是暗流、是漩涡。控制风险、治理危机,目的在于服务和服从发展与和谐的大局。发展是硬道理,又好又快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如果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降了下来,甚至坠入“拉美危机”,我们将会面对更多困难,更大风险,更深刻危机。因此,无论我们遭遇什么公共危机、什么艰难险阻,都不能动摇前进的决心和改变前进的方向。必须毫不犹豫地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崛起。这既是满足人民幸福追求的迫切需要,也是更好进行风险控制与危机治理的现实选择。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是一个“节点”,它既是旧秩序终结的“挽歌”,也是新时代开启的“序曲”。当危机事件来临时,象处在“十字路口”,应对处置得当,就会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前进。反之,就如同穿越密林,不断遭遇挫折,甚至误入歧途末路。正确应对与科学处置公共危机事件,是我们朝着既定目标迈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必然选择,不容许有半点闪失。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公共危机事件为开启发展与和谐新阶段打开了一扇门。聪明的政府善于变革,与时俱进,从危机中学习,从危机中收益,能够不失时机地打开进入发展与和谐新阶段的另一扇门。拒绝危机、拒绝变革没有出路。突发公共危机是“前车之鉴”,要从中汲取教训,更新观念,改进政策,化害为利,转危为安,变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生机。加强政府与社会互动,治愈伤痛,重构价值,再造活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企业主管与员工的沟通技巧
下一篇:让员工分享自己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