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
文章类别:管理体系认证发布时间:2013年7月3日点击量:
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新观念、新思想,它附着在企业燉组织的技术、资源、知识、文化、组织、管理等各个子系统中。由此,可以认为,核心能力研究的发展,将从单一的子系统,转向不同子系统有机组合的整个企业燉组织系统。其次,不同角度的研究思想是相互渗透。这些不同流派的观点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印证的关系。
正是由于不同观点的交叉,才使得核心能力的研究更快地走向完善。其三,现有的研究都从不同的侧面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了阐释,它们为人们了解企业核心能力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但它们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以往的研究把企业内部除技术过程之外的过程均视为“黑箱”,而未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内技术过程和其他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解释力;再如,包括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内的大多数企业核心能力研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维度上,他们都假定企业在技术过程上的优势必然会带来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但与此相违的不乏其例,研究表明,尽管一些企业在技术上具有优势,但它却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与此不相称的经济绩效,甚至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企业被迫退出其具有较强技术优势的产业。其四,核心能力思想从研究阶段转向应用阶段,尚有一个过程。
正如丹•辛普森认为,从具体意义上说,“真正的核心能力是难于精确定义的,而且通常是在事后发现的。即正如你所经历的,你只是通过简单地描述你的成功与失败来定义你的能力”。要事先发现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企业核心能力的本质:知识为分析核心能力的本质,必须以核心能力的表现形式和依附载体分析为前提。前者探究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以何种形式反映出来的;而后者探究企业核心能力存在于何种载体中。就企业核心能力的本质分析而言,显然前者比后者更为重要;但从核心能力的度量、评判和提高措施分析看,后者成为了措施的落实点,即只有在载体培育的基础上,才能孕育出独特的、不为外部所获取和模仿的核心能力。
离开能力的载体去讨论能力的培育,就成为无本之木。基于知识的核心能力观点分析,我们可得出假设①核心能力的表现形式应是格式化知识(如图纸、文件等)和信息、技术、管理、价值观;核心能力的载体是人、以及人所运用知识的对象——操作工具。基于组织与系统观分析,可得假设②:核心能力的核心内涵是知识体系,而人、组织、资产和机制等是知识体系所附着的载体。基于资源观的核心能力分析,可得出假设③:企业核心能力的表现形式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其载体是整个企业/组织,而独特能力通过决策和资源获取、储存、运用过程表现出来。基于技术观分析,可得到假设⑤,企业核心能力的表现形式是企业的专长和能力;其载体是人、设备、组织等,核心能力通过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生产制造活动和市场营销活动反映出来。企业在获取和配置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其获得高额经济回报率的可能。
这些长期的、能获取高于正常利润回报的特性是企业在“有缺陷的”和“不完全的”要素市场中获取并开发战略性资产的能力所决定的。因为企业在选择和积累资源上的决策是以在有限的信息、认知偏见、因果关系模糊等条件制约下最经济性地合理配置这些资源为特征的,所以,不同企业之间在获取这些战略性资源时在决策和过程上的“异质性”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
基于这样的观点,资源成为保证企业持续获得超常规利润的最基本条件。从资源的类型看,构成核心能力的资源具有稀缺性、独一无二性、持续性、专用性、不可模仿性、非交易性、无形性、非替代性等特征,企业只有拥有了这样的资源,才能在同行业中拥有独特的地位,这种地位就来自其在资源识别、积累、储存和激活过程中独特的能力。基于资源观点考察,可以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在获取并拥有这些特殊资源的独特的能力。
基于前面的5个假设,可以得出:企业核心能力的表现形式有格式化知识、能力、专长、信息、资源、价值观等,这些不同形式的核心能力,存在于人、组织、环境、资产/设备等不同的载体之中。由于信息、专长、能力等在本质上仍是企业/组织内部的知识;而组织独特的价值观和文化,属于组织的特有资源,所以,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企业核心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特有的知识和资源。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来看待知识与资源的关系。
资源包括组织内部资源和组织外部资源两个方面。组织外部资源存在于外部环境时,并不具有某一组织独特的印记,尽管由于市场不完全性和稀缺性的特点,不同企业在获得稀缺性上的机会是不均等的,但在“谁可以获取这些资源”的权利上,不同组织之间并不具有天然的不平等性,只是由于不同组织在自身知识和能力上的不平衡性,导致在资源获取和利用的决策上的不平等性。
因此,决定稀缺资源获取和利用上的“异质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组织之间的知识与能力差异。而企业外部资源决策的前提是组织内部资源的分析,因为外部资源本身不具有某一组织的特性,而只有当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相互作用之后,整合资源——内部资源与内部资源的整合——具有了企业特性。所以,如何根据内部资源的特点,去发现、选择、利用外部资源,才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内在反映,而这一决策的前提仍然是企业知识和能力的积累。
因此,作为资源一种独特形式的知识,才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本质。一个学习型组织燉企业,既要通过不断的组织和个人学习获取“天生”具有自身特性的知识,又必须通过与外部交流,发掘和利用外部知识,并与内在知识相结合,给获取的外部知识加工企业自身特有的印记,使之在“后天”具有专用性、不可模仿性、稀缺性等特征。
上一篇:用创意引爆销量
下一篇:未来企业中的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