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信心满满做电商平台,一线配送员代表的就是京东
文章类别:内部控制培训发布时间:2013年9月11日点击量:
日前,京东商城已宣布完成第四轮约7亿美元的普通股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本轮入股的新股东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和来自沙特的王国控股公司,京东的一些主要股东亦跟投了本轮。
迄今京东账户上的现金储备超过150亿。他信心满满地说,依靠这批资金,京东将不必顾忌短期财务表现,立足未来进行对物流、开放平台、信息平台和金融业务的长期投资。“唯一可以阐明我们过去多少年埋头苦干的精髓所在:我们在进行价值投资!”
刘强东在邮件中再次向员工强调,如果京东商城在几年前放弃品类扩张、放弃做平台、放弃做物流,那它已经是一个盈利的电商。但是京东在两年前就确立了目标,要将所有业务平台化。刘强东称,未来,京东所有业务都要平台化,目标做一个和阿里完全不一样的平台。
“谁到最后真正能够为客户带来最好的用户体验从而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比拼的是最终谁能够保证产品质量、服务更好、价格最低;谁到最后真正能够为合作伙伴带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从而为他们创造更多价值?比拼的是供应链服务能力等等;”刘强东坚信“未来的商业纷争必然是平台之战,背后是价值之战!”
对于京东而言,这是一个很大、很长远的布局。但由于迟迟不盈利,在前期投入过大,资本方是否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京东迎来收获期的那一天?刘强东再放豪言:“今天花掉的每一分钱,将来都会十倍、一百倍的赚回来的!”
影响京东未来命运最关键的因素,不是淘宝,不是苏宁易购和国美库巴,也不是亚马逊中国,而正是京东自己。而对于ceo而言,最重要还是驾驭投资的能力。
在商业世界里,刘强东“浑不吝”。如他所描述的除了不屑投资人外,还有竞争对手,他这样说,“我们永远、每天、每年、任何时候都必须面临竞争,所以竞争对手是谁并不重要。”
可他对用户则是百般宠爱。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危机感来自于用户体验,“最终留下来的四五家大平台会越来越痛苦,因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所谓平台之间虽存在差异化竞争,但面向消费者,价格和服务仍将是最终的决胜因素,“京东必须要有忧患意识,用户体验差一点点最后就可能会死掉。如果京东用户体验高于友商(刘强东叫竞争对手“友商”),那我们就能睡觉了。”
刘形容低价为“一百年不会改变的政策”。但是由于京东树大招风,不断被视为目标,做到款款最低价几乎不可能。京东公司COO沈皓瑜理解的低价是“有竞争力的价格”。“靠一味的低价,不理性的低价(发展),这不现实。天天赔本卖,导致没有京东了,用户可能就更惨了。我更认同的是天天低价这样的概念,如果买几样东西加在一起肯定比别人便宜。”
今年京东成立了一个特别部门——用户体验部,由刘强东直接负责。这个部门人不多,员工很年轻,由京东各部门抽调而来,个个都是“网购达人”。他们的工作就是针对京东的用户体验做评估、测试,结果直接汇报给刘强东。刘会随时要求相关部门做出改进。
刘强东很自信,“我们从这三个角度和竞争对手比较肯定是第一。而且京东要努力保证拉开与后来者的差距,尤其在细节上。”
2013年京东要从“被动服务”升级为“主动服务”,一年内将90%以上的客服来电改成主动呼叫。
简单解释“主动式服务”,就是在用户还没发现问题时,京东先发现问题并主动提供服务。比如商品因天气原因晚到,京东提前向用户解释甚至补偿;退换货时不再需要繁琐的流程,用户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自动进入处理流程。或是上门取件时,将取件时段、取件人等信息通知消费者。
这一项目由沈皓瑜负责。他举例,以前京东对异常订单的主动服务不多,都是用户来电催促再解释。“你幻想用户不给你打电话,过两天问题就自动解决了肯定是不行的,用户买了东西,订单有异常肯定要找你,还不如及时发现问题主动外呼。”不过,沈皓瑜很在意其中的尺度,“生活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营销式的外呼很容易骚扰到用户,外呼拓展必须谨慎。”
沈皓瑜在京东整体负责仓储、物流、客服三大和服务密切相关的运营部门。最近他在内部针对“主动式服务”进行梳理,已经跟着几个城市的配送员跑了几天,研究有哪些流程可以改进、用户还需要哪些服务。“未来一线配送员可以承担很多营销工作。货是公司的,人也是公司的,这种优势别人难以比拟,把这种优势发挥出来,所有用户都能感受到。”沈皓瑜经常告诉一线配送员,“你就是京东的代表”。
上一篇:企业面临的两大营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