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下市场开拓的利弊分析
文章类别:市场营销培训发布时间:2014年10月9日点击量:
企业战略决策与经营管理,都离不开势与利的问题。势的问题是政策导向下的宏观环境变化与市场心理的波动周期,是未来的走向问题;利的问题是当下市场格局以及与竞争对手之间的策略博弈,并尽力取得市场优势的问题,利是势的物质基础,势是利的方向指引。
势的问题,不管是对趋势的识别与争取,是趋势的营造策动者还是趋势的借助者,与势相关的都是眼光的问题,也是战略层面的事情。而取利不管是谋划还是执行,从管理者到执行团队,却是操作技巧方面的事情,而与眼光无关。
明智的企业还是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浅尝辄止,来日方长,还是留给别人一条生路,彼此共荣的好。毕竟这是一个不允许垄断的时代,垄断状态下的暴利不仅会遭受法律的惩罚,更是会被人唾弃。
势必然用在有一定相对战略纵深空间的地方,方能带来切实之利。就如市场必须有相应的周期,才能形成峰谷呈现节奏;利却未必会形成势,利可以形成动能,动能强大了才会形成惯性,并造成对自己有利之势。势的形成定然会形成惯性。
在小的氛围取势,必为垄断之势,但却没有什么垄断之利可图;在大的空间取势,需要把握时机,掌握进退节奏。因为势随时都会发生变化,惯性之下如下行之车,无须加油给力亦可急驶。势尽则如上行之球,随时都存在下行倾覆之危机。
市场自然有市场的节奏,趋势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其中的时机很重要,从预热阶段的准备工作,到结束阶段的总结工作,都是需要注意的。
势也有性情之变,有的时候迟钝,有的时候瞬忽;有的时候乖戾,有的时候驯服,有客观的无法改变的因素,有主观的解读因素。影响趋势变化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能熟知其性情并应对自如,才是真正的高手,也只有在市场中长期浸淫,并深切感悟,才能感觉到其中的变幻,并与之形成互动。
势利之结合,也是有戏剧性的。决策者与执行者,都需要审时度势,借势而行,势中取利,势尽而止。这些都是需要内在的基础与外部的实际密切结合的。
造势不如借势,所谓借势需要充分发挥媒体对时势的敏感性,所以不管是造势还是借势,核心都是与媒体关系管理与维护的问题。从开始甚至尚未显露端倪的时候,就需要挖掘媒体资源,到最终关注点之转移,即使是争议事件与争议话题,都需要媒体与外界因素的力量。
任何横空出世的英雄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有长时间的积累与内在的逻辑支撑。在势的支撑尚未到来之前,是需要沉淀沉稳,隐忍不发的,从某种角度讲,因势取利的多寡,是跟自身的沉淀与深谋远虑的程度有关的。
上一篇:星巴克不断扩张背后的秘密
下一篇:敢问惠普,你未来的道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