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导入空降兵,何以避免“亢龙有悔”
文章类别:内部控制培训发布时间:2015年9月13日点击量: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基于组织机构框架与内耗问题,会在企业形成上升的瓶颈,为了不至于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认为,从外部引入新鲜血液进行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新陈代谢成为必然的选择,而那新鲜血液大体就是我们所说的空降兵。
从职责上看,空降兵是需要给成长乏力的企业带来新思路与新方法的,否则就没有空降的意义,但外边的全新思路与方法对于现有的格局必然是一种冲击,也必然会在企业内部遇到方方面面的阻力,旧有的力量势必会伺机反击,创业决策人也会犯下“朝令夕改”的错误,种种情况都有可能会让企业面临更大的危机。
作为空降兵是很纠结的,要求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众望所归,但同时难以在短期之内形成绝对的权威,加之在革新过程中天然地遇到阻力,工作节奏、关键时间节点的把握,甚至空降兵本身性格特色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空降兵的新思路在执行与落地的时候举步维艰,在主要精力放在内部力量的角逐的同时,在外部市场时机的把握与危机防范必然难以应对。
空降兵时刻感受到焦虑,毕竟严格意义上,自己对企业而言只是“主事不当家”的过客。
不管是居于相位还是“摄政王”的位置,作为“代理执政者”的这种被置身于客人的定位让自己难以扎根,自己不过是靠本事吃饭的职业经理人,做得再好也是“周公”,也是需要把权力还回去的。即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最终所得到的也仅仅是其中的一点点份额。
作为创业者更是纠结,请到空降兵的主观意愿是想避免等死的结果,但无底线地全盘相授,定会让自己莫名地感觉到被架空的恐慌,除非已然做到超然出世、心如止水的清空状态,否则任何一点对于工作与权力的迷恋以及任何的心有不甘都会加剧企业内部矛盾。
原本通过空降兵来避免等死之命运的一切努力,最终结果却很有可能会是在找死,特别是那些旧将重臣,更是基于对公司的情怀而做出“弹劾空降兵”的纠错机制。
旧的企业帝国,内部的格局已经相对稳定,依附者与被依附者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牢固,权利与利益的重新分配格局经过磨合也逐渐变得稳固。在这种局面下,变革者无疑成为公敌。
随着空降兵的到来,内外风气结合,定会将原本貌似一潭死水的局面搅动得波澜暗涌、风云突变,每天都有可能出台新政策,每天都有可能出现重大人事变动。
空降兵到来之后,企业内部将陷入更为尴尬的生存环境。一面是强枝弱干的诸侯割据,一面是内部蛀虫的侵蚀内耗,一面是强势顶层之间的各不相让。空降兵所推动的任何方式的制度优化与人员调换,很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空转甚至停摆情况发生,稍有不慎就会让企业由于“供血不足”而导致“休克”甚至“猝死”。
由于空转与停摆所导致的财务危机几乎必然会带来人事危机,以及被优化掉的老臣旧将所形成的媒体舆论危机,甚至很有可能会被外部的竞争对手所利用,对外倒戈而形成对内攻伐的力量,让企业面临多重危机的局面。——何以缓解企业所面临的危机?
随着彼此指责的升级,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每个人都遭受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
创业者的危机在于被空降兵看做“用人且疑”“用人却不放权”的恋权,同时被老臣旧将指责为过河拆桥、漠然无情;老臣旧将被认为是挟功自傲、尾大不掉;空降兵则被老臣旧将指责为不懂现状瞎指挥,甚至承受夺权的骂名。
是顾忌一起“打天下”的弟兄们的旧情,还是敞开心胸迎接新时代,甚至将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伟业”,连同大权一起交给作为空降兵的职业经理人,这对任何创业者都是需要突破的瓶颈,但这又何其难哉!
在短暂的蜜月期之后,恋权的创业者与激进的空降兵之间,陷入焦灼与矛盾是命中注定的。由于双方都进入到所谓不知进退的境地,形成“两虎相争,两败俱伤”的惨烈结局。
在作为“穷经之首”的《易经》中,乾卦的第六爻为“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具体的意思是“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而在坤卦的爻辞说“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意思是:龙在原野上争斗,流出青黄混杂的血。龙是本气阳的象征物,坤阴气极盛,转化为与乾阳抗争,血流遍野。当然这更多的是辅政与摄政之权被用到极致而缺乏制约机制,不管擅权的是太后、首辅、丞相还是顾命大臣,都是必然会出现的局面。
来自企业顶层的两雄争位,随时都有可能基于诸侯割据而产生的“逼宫”现象,以及外部随时有可能趁虚而入的强敌。所有的内忧外患都会让企业导致裂变,基于办公室政治的内部消耗与外部压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会让企业多年所积累的优势呈现快速消退的态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会等到那“最后一根稻草”。
不管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质疑就是进攻,甚至是围攻,是势不相容的水火。围攻总有切入的突破口,空降兵的专业水准差强人意是相对比较说得出口的理由,如果以结果导向,使得企业出现休克甚至失血,并面临猝死的边缘,则是最为确凿的。而缺乏权威度,并让原本稳健的局面出现动荡,甚至威胁到企业的根基。
在权力与物质利益之间如何取舍?这个度如何去拿捏,将决定空降兵能走多远。中国古人有很多智慧值得借鉴,需要穿越比对,取其精华。
其实明智的空降兵,谋略相比于勇气更重要。当你遭遇质疑的时候,不妨忍下一口气,不要在冲动之下一意孤行,需要认清自己的角色,还是遵循“庖丁解牛”的原理,采取迂回政策,让双方都感觉受到冲击,但又不至于难以接受。
漠视物质激励的人,会直奔主题去夺权,让企业固有的股东恐慌;重视物质激励的人,则会去分食现有的蛋糕,受到元老们的排挤。在这样的时候,帮助决策人将旧部收回权力核心,或许是双方达成妥协的稳妥之举。虽然会多一些内耗,但至少彼此牵制的鼎足之势,会缓解顶层矛盾所带来的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