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张旭豪内部公开信“不变的饿了么能吃饱吗“
文章类别:战略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1日点击量:
国庆节长假刚刚结束,很多人的朋友圈就迅速被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刷屏。这是互联网行业在年内的第三起大规模合并,也创造了行业的多个记录。通过这起合并,无论是两家公司本身,还是战略投资方腾讯、阿里,财务投资方红杉,都或多或少地达到了自身的诉求。然而,另一个角色却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那就是——饿了么。
烧钱不断,饿了么真的“饿了”?
创立于2009年的饿了么,至今仍然专注于外卖市场。而令我们惊讶的,则是这一行业的烧钱之猛烈。从2011年的A轮融资,到2014年大众点评8000万美元战略投资,再到今年几笔总计超过10亿美元的巨额融资,饿了么已经在外卖上烧掉了数亿美元,而且丝毫没有减缓的趋势。
然而,尽管烧钱不断,但是由于美团外卖的竞争,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并没有显著的提高。2015年上半年,来自易观的数据显示,饿了么的市场份额仅为38%,屈居美团之下。
随着行业遇冷,烧钱换用户的方式逐渐开始变得艰难起来。一个多月前,饿了么公布的6.3亿美元巨额融资更是被曝“掺水”“流血融资”,而背后的隐情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由于烧钱导致的巨大财务压力,加上多轮融资后创始团队的股权被严重稀释,饿了么的日子并不好过。
老对手变成大股东,饿了么处境很尴尬
而10月8日点评与美团合并后,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饿了么面前——如何正视老对手变成大股东的事实?
看看微博,我们就可以发现,饿了么的位置相当尴尬。在8日当天,点评和美团都发表了相关的微博,甚至百度糯米也以一条长微博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唯独饿了么的官微,没有任何形式的表态。
要知道,在过去的几年里,饿了么与美团无疑是不共戴天的冤家对头。仅仅是2014年,两家的地推员工就在全国各地发生了几十起械斗,更不用说数亿元的补贴大战。而如今,美团点评合并后,新公司成为了饿了么的股东,而饿了么与美团外卖左右互搏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
8日,饿了么CEO张旭豪表示:“饿了么将保持独立运作,不参与此次合并。”然而,相比整个团购市场,外卖市场的规模有限。而两家公司仅仅是外卖的地推人员,总数就达到6000人以上。如果业务不整合,每年人力上的浪费相当大。
即便不去考虑这些,饿了么今后在与美团外卖竞争时,无疑会有相当程度的掣肘。虽然饿了么有着独立发展的意愿,作为股东的美团,也很难去允许这个竞争者的存在。
业务整合?谁去整合谁?
既然如此,外卖业务的整合就变得势在必行。而这一整合无非是两种形式:一是,饿了么被并入美团,管理层和各轮投资方套现或者换股;二是,美团外卖业务被拆分并入饿了么,从此饿了么成为整个外卖市场的领导品牌。
第二种情况对于饿了么当然是求之不得的美事,不仅拿下了竞争对手,还有可能获得新的投资。然而,作为股东,相当重视外卖业务的美团很难做到将这块蛋糕拱手于人。
相比之下,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无疑更大。一方面,作为股东,美团对饿了么有着一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腾讯、红杉等投资方,无疑也希望手中能握有更有含金量的美团/点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团点评这次合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红杉,也参与了饿了么的多轮融资。综合以上考虑,在管理层话语权不大的情况下,饿了么与美团的整合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合并当天,美团网的副总裁王慧文发出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期待新伙伴!重磅感谢美团战略投资部的兄弟们,实在太给力了,不可想象!”
要知道,美团点评合并的比例仅仅是5:5,这对于美团而言并没有任何的便宜可占。而王慧文的惊喜,也许有着他自己的原因。联想到王慧文美团外卖总经理的身份,以及“战略投资”这一关键词,我们不难嗅出一些新的东西来。
附:饿了么张旭豪内部公开信:他们变 我们不变
“饿了么”的伙伴们,
10月8日,也就是国庆长假结束后的第一天,美团和大众点评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双方“从相杀到相爱”的消息震动业界。
照理我们是置身事外的,除了送上我们对他们“相爱”的祝福。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由于我们三方同处O2O领域,由于大众点评恰好是我们D轮融资的投资方,由于美团恰好是我们业务上的长期竞对,这几天,外界舆论难免对“饿了么”何去何从有种种猜测,内部员工可能也对接下来与谁“相爱”、与谁“相杀”有一些困惑。
所以,发这封内部邮件,就是要向大家讲清一点:他们变,我们不变。
首先,我们“饿了么”并没有参与此次合并,未来也将保持独立发展不变,并且会坚持做大做强。
其次,大众点评仍是饿了么的股东之一,只不过多轮融资后,大众点评股份占比已变小,且与美团合并之后,大众点评将放弃在饿了么的董事席位及投票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大众点评与我们饿了么原有的合作仍继续进行。
最后,竞争是市场经济不变的法则,我们与美团外卖以及其他所有外卖平台,仍将维持激烈的竞争关系不变,相互砥砺的结果,就是共同为用户和商户提供极致服务。
作为互联网外卖行业的领导者,“饿了么”有幸依靠自身的实干,依靠为用户、商户提供独特价值,赢得了资本信任,收获了用户口碑和行业地位。整个行业仍然充满变数,但无论何种变化,都动摇不了“饿了么”独立发展、只做第一的信念。
有作为才有地位,对一个人如此,对一家公司同样如此。前路还很长,希望大家迅速调整好状态,纵情向前,为实现“美好生活,触手可得”的使命拼上全力。中国的O2O市场,会因为一个独特、独立的“饿了么”存在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