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课堂-企业管理培训网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400-8228-121

值班手机:18971071887

Email:Service@mingketang.com

您所在的位置:名课堂>>企业培训文章

小问题背后的大道理

文章类别:生产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3月8日点击量:

每个企业的部门或多或少都会逃避部门的责任,使得企业内部的管理可能会出现死角。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企业管理的指挥捧不挥舞,期望每个员工或是部门自发地做出有利企业、但违反自身利益的行动是不现实的。

案例:

2011年,销量在行业数一数二的A企业主流产品出厂价2050元,比竞争对手高出400元左右,感觉市场拓展存在困难。A企业同样产品出厂价降至1850元,但竞争对手基本此时已降至1300元。价格差进一步加大,A企业被挤出三甲,市场占有率在全国仅排名第七,销售陷入困境。

库存过大揭开成本居高不下的冰山一角。2.5亿的年销售额竟平均占压了近7000万的库存资金。其中原材料2150万,成品1000万,半成品3000多万,另外还包含直销分公司660万的托管库存。这一数字比四年间上涨了近一倍。一方面库存降不下来,另一方面在银行还要贷款,利息支出每年数百万,按销售14万台产品计算,仅库存一项的利息就使产品每台增加了40元成本。

采购人员负责原材料,他们多备一定批量似乎无可厚非。不锈钢、紫铜等材料不断上涨,不早买来怎么行?生产和营销人员负责成品,几十种型号的产品,代理商来提货提不到可不行,1000万的存货不算多呀。半成品由几大生产部门共管,由于是分拆包装,产品的几个关键组成部分有的进度快一点,就形成长板效应,半成品积压的出现也不足为怪。看来谁都没大错误,但在销售没涨的情况下,这库存怎么越涨越高呢?

如果公共资源不加以条件限制,会造成竭泽而渔的效果。对物流采购而言,如果生产的原材料供应不上那是滔天大罪,但如果供应多了只占压了企业一部分财务资金现金流,那错误就小多了,而且从价格上还多少会便宜一点,这还没准是功劳呢。对于生产部门,也有两害相较权其轻的考虑,供不上货是大事,卖不出去却不是我的错,所以加班加点地生产滞销产品,导致财务指标继续恶化。由于不了解一线信息,他们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型号正在滞销、将要滞销。营销部门主要考核看业绩,有没有月度订单、订单准确与否公司又没限制,严格向生产下月度订单会束缚自己的手脚,既然不考核,何苦不把责任向后推?到时候要不到货,告状就是了,老板又不骂我。

而从公司层面看,每次处理库存都于心不忍,不降价卖不出去,降价了,财务报表上就有损失。那就少降点吧,结果是没处理多少,大部分还压在那里。几年下来,当然滴水穿石财务指标难看,聚沙成塔库存总量攀升。

企业是不同利益的结合体,每个人都是怀着个人目的来到企业的,要让他们有大局观念,就必须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行为,让做这种行为的人得到好处,不做这种行为的人吃到大亏。

“JIT”生产在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是行不通的。财务的现金流或是贷款利息支出,在A企业是公用的,除了老板没有人负责。在这件事情上,老板与各部门领导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即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库存小了,无人念我之功;库存大了,无人怨我之过。各部门都这样想,当然怎么方便怎么来。老板的主要管理任务,归根结底只是一条,这就是理顺所有人的利益,让他们都站在企业利益的同一方向上,只要在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中间加上一个链接,把这两种既互相冲突又互相促进的关系统一起来,渠成则水自然到,至于水该如何流,也许都变成了不太重要的枝节问题。

解决方式:建立内部财务指标分解体系,使之与部门甚至个人息息相关。原材料积压一天有一天的分摊费用,计入采购成本。有台湾首富之称的鸿海企业郭台铭按照这种方式,甚至能形成“负库存”,几千亿的销售,原材料积压的情况几乎为零。生产部门允许几天的短期占库,超期时间同样计费,不但要有仓储费还要有财务费和处理打折的费用分摊。半成品一律计费,各工序正常生产时间暂免予计费。营销部门未按订单要求时间订货,一律收取加急费。公司处理库存所带来的财务损失,按责任比例分摊计入各部门业绩考评指标,扣减其预算费用。大道理:

A、策略问题。老板心里有本帐,手下几员大将谁功谁过大致不会离谱。但这帐有时是混乱的,当评价一个人或部门有十几项大大小小的指标时,很容易就乱了套。那么,功是功、过是过,采购价低了是功,原材料积压了是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印象分改成指标分是必要的。把复杂的问题量化后拿数字说话,会清晰很多,而且也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

B、战略问题。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是重要的,所有的关键财务指标要分解为部门指标,再进一步形成内部运营的措施,再进一步促进这些措施的实施与提高,找到学习与成长的空间。这就是近几年流行的平衡计分法绩效考核带给我们的启示。绩效考核的残缺,使很多企业顾头难顾脚,按倒葫芦起了瓢。改变这种局面,是必须站在全局上加以通盘考虑的。从传统的单纯财务指标考核,结果出来后才发现问题,到引入过程因素的平衡计分法,西方管理者已经着眼从过程中就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它揭示了每一个细节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

绩效考核是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课题。平衡计分法固然先进,但还要看企业到没到这个阶段。就如共产主义是理想,但我们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做法是不同的。企业达不到一定的管理层次,那么先把财务指标完善化,也是一件好事。

企业培训热点城市导航

北京企业培训 深圳企业培训 上海企业培训 广州企业培训 苏州企业培训 武汉企业培训 重庆企业培训

名课堂培训讲师团队

唐善永-企业培训师
唐善永老师

•讲师背景: –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 –上海财经大学税收学博士 ...

杨炯-企业培训师
杨炯老师

称 号:“风趣教授” 上海滨江教育学院执行董事 中国平安银行常年合作讲师 上...

韩雪-企业培训师
韩雪老师

税收业务领军人才 税务稽查能手 税务稽查人才库人才 注册税务师 管理学硕士 擅长:多年高校会计教师经...

生产管理培训精品内训课程

生产管理培训推荐公开课

生产管理培训热门关键字

7S培训 TPM培训 DOE培训 EHS培训 6Sigma培训 5s管理培训 设备维修培训 车间管理培训 看板管理培训 仪器校验培训 物料管理培训 QC七大手法培训 7s现场管理培训 6s现场管理培训 5s现场管理培训 IE工业工程培训 生产计划管理培训 生产现场管理培训 精益六西格玛培训 环境健康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