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创新高科技——Kinect
文章类别:研发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4月12日点击量:
如果说人的进化在于对工具使用的不断升级,则我们正在面临一个工具再次革新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Kinect是微软在2010年6月14日对XBOX360体感周边外设正式发布的名字。是一种3D体感摄影机(开发代号“ProjectNatal”),同时它导入了即时动态捕捉、影像辨识、麦克风输入、语音辨识、社群互动等功能。Kinect
玩家可以通过这项技术在游戏中开车、与其他玩家互动、通过互联网与其他Xbox玩家分享图片和信息等。正在通过对人机交互的改变,提供一种关键力量。
“可穿着的多点触控交互”实验设计能在生活中常见的表面上实现交互式多点触控应用。它不需要任何校准就可以提供类似鼠标或触摸屏的功能,不止如此,还能轻易识别手指在悬空状态下的指令,与2D的触摸屏相比,变成了一个“触摸空间”。
可这不只是投影而已,他用右手开始点击投影出的手机,一切开始运转,这个虚拟手机用起来和真实的手机一模一样。他尝试打了个电话,又打开相簿,偏了偏肩膀,图片开始在墙上更大的区域展示。
看似简单的搭配:Kinect识别动作、投影仪展示、可靠性管理、用云计算处理信息,却产生了远远超过现有触摸交互的效果。通过距离判定,它还能进行身份判定,只识别使用者手指所进行的操作。想想看,与现在带个手机或平板相比,未来每个人可能只需要携带一个巴掌大小的装备就够了。
几乎每一个技术都能引发无尽的想象。在一个角落的展台上,记者看到了一副真实的“机器人之眼”。它由两个Kinect所组成,模仿人的眼睛向外观察事物,并且远程连接到用户面前。你的面前会展现出机器眼睛所看到的场景,它是3D的,并且会随着你头的转动来调换场景。这可真是“足不出户知天下”了。
它的实现原理和之前类似,可应用的场景严格来说归于“增强现实”类,实现了相当有趣的虚拟图层和现实的交互,并能根据指令产生不同的反馈。让虚拟的人或物在一片现实的障碍中穿行,这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不只是在未来的娱乐领域。比如,根据人在客厅里的行动,自动把他所收到的新邮件或者新短信放到他的视野范围内,这样就不会错过任何一个信息了。
而在它不远处,有个名为Illumi Share的分享技术,很多人围绕在它周围。这是个看起来像台灯的装置,它提供了一个共享的方形平台,利用Kinect的捕捉能力,能让身处不同空间的两个人在同一个平台上画画或展示物品,效果相当惊人。
这一切让人眼花缭乱。事实上现场还有很多很酷的技术,几乎所有最热的名词如增强现实、裸眼3D、动态捕捉、近场交互、实时翻译,都能在这里找到正在不断研究且进展很快的技术真身,比如当你口述一段中文,机器自动将它变成和你口音一模一样的意大利语;又或者你能用手指非常简单地取代鼠标,精确在空中完成对电脑的操作。
但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仍是Kinect。这个管理体系已经在微软Xbox游戏机中得以商用的、价格低廉的装置正在引爆更大的想象空间,并激发了微软全球各个研究院中技术开发者们去以它为基础实现更深层、更具体的技术创新。记者询问了许多新技术的开始时间,它们很大一部分都是开始于近两三年内,那正是Kinect在游戏玩家中最初流行的时候。
其实,Kinect本身的实现原理并没有那么复杂,但它成功地用一种更自然的方式实现了对现实世界中尤其是人的动作捕捉。其意义在于,它让计算机有了更准确有效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并根据人的动作来完成各种指令。
而微软做的事情是顺水推舟。在不久之前,微软发布了Kinect的WindowsSDK套件产品设计,允许全世界对此有兴趣的人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来挖掘Kinect的可能性,目前其下载量已经十分巨大。还记得Kinect刚发布时的标语,“身体就是控制器”,很多初创企业在这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中发现了蕴藏的机会。
在人眼无法看到东西的暗处,Kinect也有妙用。它能通过红外摄像头“看到”事物,并且根据人的动作,经由不同声音的播放来对人进行提醒。这种方式对盲人格外有效。
正如无数科幻影片里所看到的,“机器人时代”正在到来,只不过它并非以拟人的方式存在,而是以计算机的形态出现在人们周围。它们通过摄像头来“看”,通过麦克风来“听”,一连串的语音分析技术和算法正在让它听得更智能;还有触摸和了解,微软等公司的大数据计算分析技术正在为“机器人”构建越来越智慧和丰富的“大脑”。
而Kinect正是让“机器人”的眼睛升级的过程,由此激发的各种应用场景下的产品创新,则是由眼睛连接到“大脑”并给予反馈的方式。
未来,你很有可能只需要做一个打响指的动作就开启QQ,或者翘起大拇指来刷新微博。与很多行业应用相比,这股Kinect引发的创新潮流将会在未来10年对大众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通过Kinect,我们看到了在人类改变世界中更大课程设计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计算机逐渐可以被人以一种更加简单的方式去使用与控制。未来可能再也不用学输入法、编程甚至是外语,我们天生就可以和任何计算机、任何人对话,以我们最自然的方式。
上一篇:杰克•韦尔奇:企业如何走向未来
下一篇:将战略转化为一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