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企业核心文化机制
文章类别:行政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8月2日点击量:
企业家是老板走向成功的标志,是企业基业长青的领袖,是职业经理人追逐梦想的先行者。企业家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可谓千层万绪、百事为生,其既有的源动力也随之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企业家这一耀眼的光环,多年来一直牵引着小商业主、大中型企业的老板乃至一些政客们为之而奋斗,这似乎成了商场的不二法则。但,企业家这顶光环式鸭舌帽在为中国经济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在埋葬着很多致命的先机。
忙里偷闲、静下心来归位思考的片刻,企业家才恍然大悟,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越发的沉重,沉重的有时让人难以窒息。深感疲惫的企业领袖不时发出怜悯无助的慨叹,觉得自己距离企业家的标准还很遥远,中间的空白课程不知何时才能补上;但有时也会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似乎世界尽在眼底,好一个为人师表的企业家。
企业家光环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发展规划,是智者进化围城的主人。我们期待企业家群体的光鲜靓丽,期盼职业企业家的功成名册,期许励志成为企业家的老板们能越发自信地扛起企业家光环这面旗帜,使其耀眼四射、温暖近土。但,企业家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赋予企业家什么样的使命,是否标准唯一?我们能否让企业家的政治使命和企业责任有个较为清晰的界定,能否让那些自命老板的智者回归原点,走职业企业家的成功之路。
企业家光环效应在现实社会中确实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可以使企业的价值定位和责任使命不断攀升,甚至以几何的速率发展。由此,那些曾经付出努力的贤者们堂而皇之的邀功请赏、发号施令,似乎企业瞬间成了摇钱树、银行不夜城。一时间,企业家作了贤者的秘书、乞丐的救命草、政客的旅行鞋,到处是光鲜靓丽的场景,无不为之振奋。
但是,如果我们留意的话,也会发现,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么一部分优秀的同事,营销团队会坦然承认跟自己相关的、无关的错误,一有问题就说“问题在我”,并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诚然,不要说有些人无过失认错,即便是有过失也要胡搅蛮缠,推诿不认,并拼凑出一二三四五的理由,振振有词地力证自己无过失,极尽偷天换日之能事,甚至貌似倍感冤枉。
我们当然欣赏能做到无过失认错的员工,不仅欣赏他们认识错误的勇气与魄力,更欣赏他们走进错误的内心世界去主动解决问题的果敢精神。
首先要肯定的是,无过失认错是一种很好的职场美德。过失认错,体现出了一种高度负责、敢于担当的品质,更体现出了一种不计较、淡泊宁静的情怀。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都会自觉地去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我们要认识到,具备这一素质的员工,就是企业宝贵的财富,更何况,即使看上去跟他无关的错误,只要他处于环境之中,都会或多或少跟他有关,至少他是其中的一员,就应该有责任与义务去帮助、去思考、去纠正,没有看别人的错误到就说明敏感性不够,这也是错误,或者看到了没有去帮助,就是欠缺主动性,那也是一种错误,如果我们这么严格要求的话,实际上谁都脱不了干系。所以,无论有什么错误,索性自己来个“不打自招”是个最聪明的举动。
其次,无过失认错,客观上为现今时代所必需和急需。我们经常高唱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可是,在任何企业的制度都有弹性,人情在很多时候大过法理。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不少人、尤其是企业实权派人物很大的操作空间。他们可以根据个人利益、好恶进行判断,然后假借企业制度作为工具,断章取义之后,冠冕堂皇地进行损人利己的勾当。大概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遭遇,并且已经成了一种时代企业弊病。我们设想,如果所有人都能够做到无过失认错,还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吗?不会了,因为谁都会“事不关己”还必管,去检举、揭发、帮助,企业不就和谐了吗?
首先,我们所处的企业,并没有形成无过失认错的氛围和文化。管理实务太多的人囿于个人的部门和岗位而自扫门前雪,有时候甚至扫雪至他人门前;有些人常年玩弄推卸责任的权术,从而在企业人员更迭中岿然稳当,还自诩对企业的忠诚;而有些人秉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双眼和满脑都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这样的情况下,谁敢无过失认错?那不是傻蛋一个吗?假若你敢率先垂范,恐怕还没高尚几天,就会被罗织几十条罪状,然后吃不了兜着走人。
再者,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的恶化,不支持培养这种无过失认错的美德。现在社会都在宣传追求金钱和表面成功,个个追求急功近利,有问题躲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会教人去主动承认错误、解决问题呢?现在社会的价值观被扭曲了,你做了好事都可能被倒打一耙,你敢认一点错,那你的错就会被有意无意的放大若干倍,有时候甚至会到百死莫赎的程度。因此,太多的人会选择明哲保身,这一点被非常自私地移植到了工作只中。所以,我们太多的同事都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工作,宁愿缓做、不做,也不犯错。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甚至是一种罪过!
因拥有企业家光环而不断被社会灼伤的老板大有人才,恐怕还不是一两个。他们原本阳光生活的乐趣却被妙不可言的潜规则所取代,阴阳相融、虚实相进,无不透露出耐人寻味的品质。嘴上喊着未来万岁,脚下却踏着逆境山谷。此时此刻,企业这艘近海商船却挂上了航空母舰的导航灯远行在大海深处。此岸无霞,彼岸有涯。愿意用无过失认错的方式来优化自己的工作;公司建立无过失认错奖励制度,甚至在机制上予以保障认错者的隐私与权益……那么我们个人是不是会更加地负责任、更加地能包容了呢?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会变得更高效、更优秀了呢?答案不言而喻,当然是这样的了。可见,关键在于制度、机制与文化,而核心在于文化。
上一篇:外贸企业系统创新与资源整合
下一篇:把握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