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问题全在执行力吗?
文章类别:中层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2日点击量:
如果一个总经理不能认真执行董事会的正确指令或任务,那通常是我们董事会的人事决策发生了失误,用错了人,而不是执行力的问题。
如果干部和员工没有完成工作任务是因为不知道工作目标,不知道量化到自己头上的具体责任指标,那一定是关于建立量化责任指标体系的决策发生了遗漏或决策失误,而不是执行力的问题。
如果干部和员工没有完成工作任务是因为没有人对量化到他们头上的绩效责任指标进行严格考核,那一定是公司关于对绩效责任指标考核的决策管理发生了重大失误,而不是执行力的问题。
如果干部和员工没有完成工作任务是因为虽然对量化到每个人头上的绩效责任指标进行了严格的考核,但是却没有人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及时的硬约束奖罚,那一定是公司关于责任追究的管理决策发生了重大失误,而不是执行力的问题。
在真实的企业管理中,理念正确与否是问题,决策正确与否是问题,绩效责任指标与管理标准是问题,对绩效责任指标和各项标准的考核是问题,根据考核结果追究责任实施奖罚是问题,建立责权对称的管理机制是问题,唯独执行力不是问题。因为这些问题解决了,就不存在执行力这个问题了;因为无论是执行无效率,还是乱执行,还是不作为,都不是执行力的问题,而一定是理念的问题、决策的问题、责任指标体系的问题、监督考核的问题、责任追究的问题。
如果离开了理念、决策、责任指标体系、监督考核、责任追究等等基本的企业管理问题,执行力还有意义吗?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只能是理念、决策、责任指标体系、监督考核、责任追究等等具体的企业管理问题,而不是好象很重要的抽象的“执行力”这个伪问题。
企业管理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只能是理念、决策、责任指标体系、监督考核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等具体的问题,只有这些真实的具体的问题才能独立存在。只要把所有这些真实的独立存在的具体问题解决了,企业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管理和发展目标。这与执行力有何关系呢?把这些真实具体的企业管理问题解决好了,根本就不会发生和存在“执行力”的问题。
首先,从实践上来说,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实现自己的盈利目标,发生亏损了,究竟是决策管理失误造成的还是执行力造成的呢?答案是唯一的,只能是决策管理失误造成的,而不可能是执行力造成的。
无论是老板还是雇员,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工作的。由此就产生了企业管理学的第一个基本假定,就是企业管理是一种博弈,是一种老板与雇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博弈。在企业经营管理这场博弈中,老板不是神仙,必然会犯错误;员工不是雷锋,当老板或上级犯错误时必然会钻“空子”。什么是“钻空子”?就是所谓下级“耍滑头”,不认真执行老板或上级的管理指令。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不是这样,还会产生所谓的企业管理吗?还需要所谓的企业管理吗?无论是企业管理的实践还是企业管理的理论,都不过是在这种博弈的基本事实基础上得以存在和发生的。
“执行力”伪在哪里呢?伪在它根本不能独立存在。不能独立存在的就是假的,不能独立存在的就是伪的。伪问题就是事实上并不存在的问题,或者说它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像,在实质上却是并不存在的东西。
“执行力”这个伪问题也可以被人贩卖,也可以用来赚钱,这说明了什么呢?这只能说明有需求就有供给,有市场就有产品。愚昧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执行力”这个伪问题就是用来满足愚昧市场需求的一种“产品”。
上世纪九十年代,位列行业三甲的年利润上亿元的实达电脑公司以数以千万元的代价凭请外国洋管理咨询公司为其提供管理升级服务,两年服务期满后,公司竟然由盈利上亿元转变为年亏损数千万元。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为市场提供伪管理服务产品的机构不仅中国有,国际上也不少。
如果一个企业花钱接受了伪管理服务和产品,那绝不能埋怨人家欺骗了你,只能怨你自己愚昧。因为什么是伪劣管理服务和产品?如何认定?由谁认定?这不仅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上是空白,而且在发达国家的法律体系上,也都是处于法律空白状态的。法律比较容易界定自然科学技术的真伪,但是却无法界定管理咨询的真伪,这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技术与管理的一个本质的重大的区别
在绩效责任指标硬约束管理机制下,还有人去偷懒吗?还有人敢去不作为吗?还有人敢去胡作为吗?难怪在中国肉类行业,双汇人以拼命三郎而著称!那些贩卖“执行力”一类伪劣管理服务产品的人还能够在万隆那里找到需求和市场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愚昧必然要上当,要付出代价。我们不能埋怨那些贩卖“执行力”一类伪劣管理服务产品的人,因为人家吃的就是愚昧市场这碗饭啊!如何才能不上当?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要变得聪明一点儿。
下一篇:规范化治理,做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