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如何让员工快乐的工作
文章类别:人力资源培训发布时间:2013年1月21日点击量:
让员工快乐是管理者的天职给钱,员工未必快乐,只有让其为实现自身梦想而工作,他们才会感到力量无穷;给奖励,员工未必满足,只有让其看到上司的肯定和重视,他们才会被真情打动。这是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给人的启发。
人们通常认为,满意的反面就是不满意,如果把造成不满意的因素消除了,人们就会感觉到满意了。然而,研究表明,“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而“不满意”的对立面则是“没有不满意”。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对9家公司大约200名员工进行访问调查之后发现,能给人们带来工作满意的是一些特定因素,比如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工作责任、晋升等等,他把这些叫做“激励因素”;而使人们觉得工作不满意的却是另外一些特定的因素,比如公司的政策、行政管理、工作条件、薪金等等,他把这些叫做“保健因素”。企业即使在保健因素方面有很大的改善,也只能安抚员工,减少他们的不满意,却不能激励他们,使他们满意。因此,赫茨伯格建议管理者们要更加注重员工的成就感、认可、工作责任。显然,能让员工满意并获得激励的氛围,才能给员工快乐感、满足感。
尽管赫茨伯格的理论受到许多后来学者的批评,但是他的观点仍然广为流传,并且深深渗入许多优秀企业的管理理念当中。在美国,过去用薪酬形式来表现的奖励越来越多地被荣誉榜、电影票、老板的感谢信之类的方式所取代。联邦快递公司一年就送出5万多封这样的感谢信。值得一提的是,联邦快递在员工激励方面还有更绝的一招,那就是用优秀员工的孩子的名字来给公司的飞机命名。试想,当你的公司有一架和你女儿一样叫做珍妮的飞机每天在纽约到芝加哥的航线上穿梭忙碌,你还会吝啬你的智慧和心血吗?网络营销策划必须贯彻顾客价值:一是考虑如何通过改进产品、服务、人员与形象,提高产品的总价值;二是考虑如何通过降低生产与销售成本,减少顾客购买产品的时间、精神与体力的耗费,从而降低货币成本与非货币成本。速度是网络营销竞争的利器之一。网络的神奇在于迅速和互动,由于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速度上存在着巨大反差,速度对网上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网络营销企业的商业模式不再是传统营销环境下的推测性商业模式,而是一种高度回应需求的商业模式,即企业应站在顾客的角度及时地倾听顾客的希望、渴望和需求,并及时答复和迅速做出反应,满足顾客的需求。
要定期给员工制订有挑战性的、员工能认同的工作目标以及考核办法,完成目标会满足其一定的需要,让员工感觉到是在为目标和自己的需要工作而不是在为上司或老板工作。
和员工一起制订个人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意识到通过工作目标的完成,可以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和人生的职业目标,引导工作目标和个人目标走向统一,员工的抵触心理会大大降低。重视员工激励,员工的工作和发展目标实现要与个人需要的实现紧密联系。这是本质。用目标和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减少员工的惰性,这个方法比较实用。有个老汉,为了让驴努力拉车,在驴头前面挂了一把草,驴为了能够吃到草而努力拉车。这个故事虽并不可取,但其寓意发人深思。坚持原则、恩威并举。负激励和正激励一样重要,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该严惩的一定要严惩。
在策划网络营销方案时,必须把网络作为快速反应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并在协调质量与服务的基础上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服务水平,能够对问题做出快速反应并迅速解决,以达到企业与顾客双赢的结局。
现如今,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如何吸引并挽留人才,在日益注重领导艺术的今天,这项看似简单却具有其独特魅力的管理策略,已逐渐成为各大企业经理们必修的功课。
激励是一门艺术,懂得投其所好,避免现金诱惑成为企业激励机制的主导,让员工快乐工作,这必能收到最佳效益。
一位在制造业工作的朋友说,他们公司的员工不仅在自己生日那一天可以放假,而且在配偶生日这天也可以放假。这个做法给了员工们一个与所爱的人共享浪漫温馨时光的机会,让员工们很感动公司的良苦用心。而事后,员工们自然会把这种快乐氛围带到工作中去,使工作环境充满温馨。
一位从事业务销售的朋友对我说,在公司,最让他激动和难忘的,不是他拿到月份销售业绩冠军时,而是他当了销售冠军后,他的主管和老板特地到家里来祝贺时的情景。他说,那天,他的主管和老板带来的感谢信上,竟然写出了每个家人的名字,当时心里涌动出一股被肯定被重视的惊喜,使自己日后更看重这份工作,更加努力创效。
有家公司给员工设了一笔梦想基金,凡是在年度实现目标的优秀员工,都将拿到5万元的梦想资金来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这整整一年,员工们都在为了尽快实现自己的梦想工作,而不仅仅是为了钱。试想,有什么能比实现梦想更让人心受到鼓舞呢?
鼓舞士气、让员工快乐工作应该是领导者的天职,一个称职的管理者,不一定要有绝佳的口才,却一定要有关爱员工之心,一定要有让员工快乐工作之能,这样才能得人心、创奇效。
当有的企业管理者们认为他的公司无论薪水福利还是工作环境都已经够不错了,却不明白为什么员工还是不够积极振作、还是有人跳槽时,那也许就应该考虑一下赫茨伯格的建议了。
上一篇:企业领导人高明的弱治
下一篇:别做被客户牵着鼻子走的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