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课堂-企业管理培训网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400-8228-121

值班手机:18971071887

Email:Service@mingketang.com

您所在的位置:名课堂>>企业培训文章

企业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文章类别:生产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3年8月14日点击量:

从过去消耗大量资源的经济和为了获得经济成长而不断地去更新设备、使用投资拉动的经济,要走向更加有效率、更加长期、更加可持续的经济体,需要每个有责任的企业来担当一定的义务。整个人类社会要走向可持续发展,也需要这样理念的变化。而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不简单地从企业当下的商业利益出发,才能更加契合整个社会的发展诉求,抓住相应的发展机会。

不难发现,工业互联网的普及,对企业来说,除了高效,同时也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对出售机器的企业来说,这看上去并不妙。

这与其商业利益其实并不矛盾。以航空发动机为例,帮助客户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公司可能是减少了销量,但是客户为了延长使用寿命,也需要进行一些零部件的更换,比如叶片;还需要定期的保养和维护。所以,总体上帮助客户节省成本的同时,GE也可以通过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获得相应的收益。

帮客户节约,同时也找到新的收益点,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并没有损害GE的商业利益,但是,试想,如果GE一开始就完全从商业利益出发,还有可能产生这样的创新吗?

这个成立于2012年的创新中心,与之前的成都创新中心一起,与在上海、北京和无锡的研发机构形成了协同效应,旨在快速满足客户需求,与客户协同创造新价值的目标。应该说,创新中心是GE着力拓展在中国本土技术创新与客户支持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为什么选择西安,更是意义深远。

首先,几年前,国家就在西部,特别是西北,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西部大开发,现在还处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延伸阶段。对GE来说,机会仍然非常多,比如在能源、交通、工业企业的建设方面,都与GE业务高度的匹配。

“之所以把创新中心放在西安,一方面可以履行‘客户创新’的理念,也就是我们把我们的技术、能力带到离客户最近的地方,跟他们一起来面对他们在发展、建设中碰到的技术难题,在共同解决的过程中,也找到我们的定位和机会。”许正说。

其次,西安本身是中国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一个主要的科研机构和人才最聚集的城市之一。所以GE在中国要发展创新型的业务,尤其是技术创新,西安在人才供给方面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从管理学角度,组织的稳定和效率,直接受规章制度的影响。越是能够把行之有效的手段用公司章程确定下来,就越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稳定性、乃至业绩。过多依靠临时规定,经常做临时调整,朝三暮四,朝令夕改,会使员工无所适从,使公司陷入茫然。

华为在上世纪90年代,就花大力气搞了“华为基本法”,把公司的愿景、战略、组织、文化,做了全面的界定,当时有人觉得是束缚,碍手碍脚。比如规定华为“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很多人想不通,觉得是断了自己的退路,殊不知,任正非就是要置之死地而后生,有了统一的方向和路径,企业才能稳定地发展。如果没有这一条,一遇到困难就想着进入别的行业,是没有可能在极具竞争性的电信业坚持下来的。

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约束,企业成不了偏执狂。华为的成功,可以归功于这种偏执。有规矩易,执行规矩难,不折不扣、毫不动摇地执行规矩,难上加难!中国人的聪明,造成对规则和规矩的不尊重,凡事总想另辟蹊径,结果连基本的执行力都丧失掉!

有些企业,缺乏明确的战略,信奉“踩上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哲学:凡事没有一定之规,喜欢为自己留有余地,临时再做调整。看似灵活,实则因人治事、漏洞百出,经不起风吹草动。还有些企业,以激情代替管理,平时大讲企业文化,经常组织员工一起做操、郊游、拓展、喊口号,以及一些更煽情的活动,但就是不在企业的战略和规章制度上下功夫。问题是,企业文化代替不了规则,再有凝聚力的企业,如果不知道方向和具体路径,都只会晕头转向。

阿里巴巴的马云,慷慨激昂、高度重视企业文化,曾有人担心他管理企业会不会大而化之。事实上,阿里巴巴有着明确的战略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是一家崇尚精细化管理的企业。这一点,在收购雅虎中国的过程中,曾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2013年开始,原来“MadeinChina”的苹果电脑,部分已经开始了美国原产。另一个方面,南方几个制造业大省的“民工荒”正在越演越烈,企业主不得不付出更高的薪水和其他福利来留住工人。“让美国成为新增就业和制造业的磁场”,奥巴马在第二任期的首份国情咨文中这样说道。很明显,中国制造业低成本优势正在消失,而美国正在寄希望于重振制造业,来挽救经济衰退带来失业问题。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中国已经提出多年,而现在,或许已经到了不改变就消亡的边缘,那么企业可以如何做?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公司,GE的业务涵盖了全球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航空、能源、水处理、发电、医疗、交通运输等等,可以说涵盖了主要的工业领域——在传统概念中,工业就是高能耗企业,但是,低碳经济才是未来的主流。因此,早在2005年5月GE就提出了“绿色创想”,为客户提供更节能产品的同时,促使GE稳步增长。

在GE中国副总裁西北区总经理许正看来,“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国经济已经构建了一个巨大的存量市场,在这个存量市场中,很多技术是老旧的,建立在过去高能耗或高污染的标准或技术基础上,现在随着市场要求提高,这些领域本身就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对GE来说,他们希望提升的并不仅仅是简单设备和技术的更换升级——因为“更换”本身就不够低碳,他们更希望原有设备的效率能够得到提升,或者新上设备效率更高,使用周期更长。

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企业培训热点城市导航

名课堂培训讲师团队

艾学蛟-企业培训师
艾学蛟老师

管理学博士 著名危机管理专家 中国危机管理切割理论、5度理论、以危化危理论创始人 北大危机管理课题组...

刘百功-企业培训师
刘百功老师

刘百功(Blaze Liu)老师简介 职务 普智私董学院 院长 德荣投资集团 创始人、董事长 国际组...

金树松-企业培训师
金树松老师

讲师介绍 金树松,毕业于北京大学。20年企业管理实践,近10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华...

生产管理培训精品内训课程

生产管理培训推荐公开课

生产管理培训热门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