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受罚,国产液态奶相继提价抢占市场
文章类别:市场营销培训发布时间:2013年8月22日点击量:
据报道:一边洋奶粉正接受中国反垄断史上最大罚单,并深陷食品安全漩涡,另一边,价格平静了许久的国产液态奶,最近却吹起“涨价风”。羊城晚报记者15日从广州多家大型超市获悉,国产乳业巨头蒙牛和伊利的部分产品不约而同提价,蒙牛大部分产品涨幅在5%至13%之间。
“国产液态奶又贵了。”15日,肖先生前往广州天河北一家大型超市购买牛奶时发现,蒙牛的特仑苏牛奶每箱涨了3元,涨幅为5%,而伊利的金典牛奶也涨了同样的幅度。“蒙牛的真果粒每瓶涨了五毛钱,现在售价3.5元。”天河区另一家超市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记者计算,这个涨幅为17%左右。
记者从广州多家大型超市获悉,七月底,蒙牛和伊利的部分产品就已开始涨价,供应商表示涨价原因主要是原材料成本上升。此外,有媒体报道称,“旺旺”品牌的牛奶出货价也开始上涨,涨幅约10%。
对此,广东奶业专家王丁棉表示,七八月的国内奶源价格确实比六月有所上升,但最好的原料奶的价格升幅也不过7%,如果平均一下整体原料奶的升幅,肯定低于5%左右。“因此,这次蒙牛和伊利的涨价确实有些借题发挥。最关键的是,要警惕其他品牌的液态奶也跟风涨价。”
羊城晚报记者孙晶正当洋品牌奶粉深陷价格反垄断调查甚至食品安全问题中焦头烂额之际深度营销,国产液态奶巨头却悄然在零售终端启动新一轮涨价。昨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广州多家大型超市获悉,伊利蒙牛部分产品已经或准备涨价,涨幅普遍在5%—13%。而蒙牛的一款产品涨幅甚至达到17%。
“蒙牛这款产品涨幅最大,蒙牛真果粒已经从3元涨到3.5元,涨幅在17%左右。”昨日,广州一家大型超市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已经收到蒙牛的涨价通知。
蒙牛的产品从7月底开始涨价,大部分产品的涨幅在5%—13%之间,涨价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广州另一家外资大型超市的负责人则透露:“好像约好了一样,伊利也是从7月底就开始涨了。伊利金典涨了5%。蒙牛特仑苏也涨了5%。”
“8月8日我们超市蒙牛的特仑苏纯牛奶(250毫升×12盒)的售价从59元上涨至62元。”广州一家超市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然而记者见到,该超市内本土奶业品牌如燕塘却正在做特价,每箱便宜一元多采购策略。
对于此次国内液态奶涨价,广东省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给记者看了国内知名奶农俱乐部的统计数据。“28个省市的上规模的牧场包括青海、内蒙古、宁夏、广东、安徽、武汉、江西、福建等2月份生鲜奶收购价平均4.08元每公斤,3月份4.06元每公斤;6月份3.94元每公斤,7月份4.22元每公斤;最近也就是4.25元每公斤左右。”王丁棉计算,按照一公斤生鲜奶可以做4盒250毫升的液态奶计算,也就是说7月目前国内奶企商业模式一盒牛奶的原材料成本平均也就涨了8分钱。
“这与蒙牛、伊利部分产品的涨价幅度还是有很大差距。”
另外,对于有一种说法称,是因为恒天然事件影响了国内奶企的奶源成本,王丁棉也予以否定。“液态奶只能用国内新鲜奶源,跟恒天然的奶粉没有很大关系。”不过王丁棉表示,最近国内奶源确实有点紧,但是估计不会出现原料奶价格大涨的情况。
只是要警惕此次伊利蒙牛涨价后,其他一些品牌会跟风。
羊城晚报记者发现,就在国产液态奶涨价之际,不少进口液态奶却在电商渠道大搞促销。
“一号店的进口奶最近很便宜,我朋友已经囤积了可以吃到9月份的量。”市民李小姐告诉记者:“现在广州便利店内的国内鲜奶一升装价格在15元———18元,而一号店促销的法国兰特牛奶原价18.9元一升装,现在只要15.9元还可以买一送一,相当于4.2折。”
记者看到,一号店内确实正在大搞进口奶的促销,促销招牌上写着“买一送一,均价8.9元”。比如来自澳大利亚的进口纯牛奶德运一升16.9元买一送一;德运的脱脂奶19.9元买一送一;进口美国的纯美牌纯牛奶946毫升特价9.9元;波兰进口罗兹姑娘品牌的全脂牛奶一升装8.9元;德国进口的一升装绿荫牌草原纯牛奶9.9元……羊城晚报记者粗略计算发现,一号店促销的进口液态奶最高折扣为3.6折,且所有品牌都推出了五折优惠的产品,70%以上的产品有七折以下的优惠。
为什么蒙牛伊利开始涨价,而进口牛奶和部分国内品牌液态奶还在做促销赢利模式呢?
据分析,首先进口液态奶降价可能是电商吸引人气的促销手段,其次目前广州市场洋品牌液态奶有40个品牌,普遍走高价位路线,但消费者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洋液态奶虽然标榜有一年的保质期,但往往进口耗费的时间已经占去了四五个月,也可能是这方面的原因逼着商家做促销。
上一篇:浅析大企业瓦解与产业产能过剩
下一篇:乐峰网的品牌战略奇迹:个性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