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来自生活中的“好点子”
文章类别:研发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3年8月23日点击量: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早晨在小吃店喝着胡辣汤、啃着油条,或在公交车上走神时,一个将改变世界的新发明或新服务的创意会突然闪过脑际。但是,当你忙于清算自己的存款余额并向亲朋好友筹措创业资金时,不妨先回过头来想一想,你的这个“好点子”是否真能转变为一桩赚钱的生意?
如果你想出了某种创意正得意洋洋时,可能你所在的城市起码有20个人早于你想到它,可能你所在的省已经有更多的人已经开始着手实验它了,有人已经小有心得了,有人也可能遇挫搁浅了。
谈到创业,往往就会想到创意这个词,认为创业一定是建立在一个崭新的创意基础之上,是开创一个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这样的人显然极端了些,创业固然可以开创一番“新”的事业,但这里所说的“新”应该是经营理念之新、服务模式之新流程设计、细分市场的定位之新。而并非是完全另辟蹊径、异想天开的全新发明。如果那样的话,创业就过于玄妙而深奥、并与普通人没什么关系了,只能是少数天才经营才可能染指的尖端事业了。
但创意就一定等于商机吗?创意一定能成为生意吗?不一定。
但在2008年的时候豆浆机竟然能卖到断货。原因很简单:小家电是一个成型的产业,它的制造、销售、推广都有成熟的系统做支撑。
简单来说:生意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专业技术,创意则更多是一个灵光一现的点子。
“生活中不缺创意,缺的是把创意变生意。”再好的创意没有及时变为产品,就可能只是个稍纵即逝的灵感,或是一时的头脑发热。
你应该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我的价值主张是否具有吸引力?只有一个显而易见且引人注目的价值主张,绝妙的想法才称得上好的经营理念。这就意味着要有足够多的人来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
你不必制定一份90页的商业计划来诠释你的价值主张。事实上,你应该能够用短短几句话将它表达出来。如果连你自己都不清楚人们选择你产品的理由,那么更别说你的客户了。
下一个问题是:你的产品或服务是否拥有足够广阔的市场?专业的投资者不会争相向没什么增长潜力的公司投资,即使这样的公司有可能盈利。此外,不要寄希望于创造一个全新的市场,因为这个市场之所以还不存在定有它自己的道理。
甚至,我不认为目前大红大紫的创意产业的反方向是传统产业,我认为创意产业的反方向是无创意产业,传统产业也有创意产业,传统产业的相反词应该是新产业,所以传统产业和新产业相对,创意产业和无创意产业相对,这样逻辑上才不会乱。
创意面前,生意是不平等的。因为能够支撑胜任力它转化的系统是不平等的,例如在微信出来前也有很多类似功能的通信软件,可是因为技术实力、用户获取、推广资源等的影响而折戟沉沙。
所以当灵感来临时,除了兴奋,还要测量:从创意到生意,中间隔几米?
观察现在的年轻经营者,在他们之中,不惜反复采取对抗性的M&G,也要谋求企业的短期发展,这样的人正在增加。M&G本身不是坏事。在开展新事业时,公司内部缺乏必要的技术、人才、经验,因此收购已经具备这些优秀经营资源的企业,等于“购买时间”,有时候这是必要的。
但是,一味标榜资本的理论,企业经营并不能顺利进展。控制了一半以上的股份,虽然在法律上可以支配企业,但却不能支配员工们的心。无视当地人的人心,想着剝削他们,像过去的殖民地政策一样,将自己控制下的企业,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事情不可能顺利。这样做不仅找不到向心力,反而是离心力发挥作用,企业的统治必将陷入危机。
所谓向心力发挥作用的强大的组织,就是具备心心相连的伙伴之间的一体感,具备相同的梦想、目的和判断基准的团队。要构建这样的团队,经营者自身必须率先垂范,不惜一切努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能不说战略营销的成功是非常困难的。
上一篇:让你无招胜有招的沟通技巧
下一篇:警惕企业那些扼杀创新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