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严谨、刚性的制度与管理风格
文章类别:内部控制培训发布时间:2013年11月8日点击量:
苹果iPhone5s/5c上市后热卖,业内分析苹果新品毛利接近50%。Coach、LV在中国市场的综合毛利超60%,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进口豪华汽车价格偏高,引来各方舆论的口诛笔伐。国人宁愿高价抢购洋奶粉,也不愿支持价廉物美的国产牛奶。近期媒体爆料,所谓的进口洋奶粉,有不少是借道海外的假洋鬼子。
从恶的角度看,可以指责国人盲目崇拜洋品牌,是典型的拜金族和败家子,让知书达理的老祖宗们情何以堪。但是从善的角度看,国人对品牌的热衷,并不是酷爱冰冷坚挺的价格。别人一分钱一分货,我们宁愿十分钱两分货,希望用惊人的高价,兑换一点点我们稀缺的诚信和品质。一些母亲自己喝瓶矿泉水都要算计,节衣缩食也要给孩子购买洋奶粉。指责这样温暖柔软的母爱,需要多么冰冷坚硬的心肠呢。
世间有很多员工,嘴上坚硬,心里柔软。嘴上似乎少一分钱就会立即拎包走人,实际为了一个梦想、一句承诺,无怨无悔坚持很多年。也许某一天不再坚持了,是一觉醒来幡然醒悟了吗,非也。放弃,往往不是因为利益,而是因为委屈和不公。利益一直没多少,大家挤在一条破船上,相互扶持中往前航行。如果人心突然散了,有人弃船下海、有人踟蹰观望。此时此刻,风平浪静,粮草充足,彼岸就在前方,就是没法到达,因为已经没人在乎前进的方向。
对事业毁灭性的打击,不是外部硬性竞争的加剧,而是内部软性支撑的崩塌。特别是企业创始人的改变,更可能刺痛团队最深处的柔软,也成为事业最大的变数。
马云近期麻烦不断,身上的光环不再像以前那么耀眼。马云身家没有缩水,阿里系更是高速扩张,各种硬性指标都远胜从前。问题只可能出在软性指标上,也许仅仅是一次私密的访谈、一封内部的邮件,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大震荡。回想多年之前另外一位风云企业家,在国内外众多乳业集团陷入危机的同时,该位企业家受伤最深,不得不黯然脱离公众视野。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该位企业家依靠个人魅力,直达了公众柔软的内心。遇到风吹草动,带给公众的伤害也最深,自己也必然深受其害。
高科技公司标榜自己高薪的并不多见,拼存款装土豪,确实有点掉价。比如谷歌,最喜欢显摆的是自己牛人成堆、美食不限量、每年百分之二十的自由配时间等等。正是这些柔软的触碰,让谷歌在工程师眼中风采逼人。有意思的是,近期传言谷歌想调整那百分之二十的自由支配时间,结果群情激昂,扔过来的西红柿,不少于雅虎前几个月取消在家办公政策之时。
有一段时间对制度与执行力间的关系思考得比较多,同时在诸项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喜欢制定出明面上的制度,用来推动与维系计划的顺利实施,尤其是团队成员执行力的强化培养与持续维持。
但到后来,又经历了许多事情,最近选取了一家处于创业成长阶段的新经济技术企业觅法网络做为样本,同其中高层管理者与基层员进行了多次对话,并这家公司的信息三部做了持续的尝试,对制度与执行力之间的几个问题产生了不少思考点:
比如,在一个微型事业部或公司里如何通过计划、管理协调、制度等三项因素确保执行力细节化,以及确保执行力不因高强度而受到折损,这个问题不是理论可以解决的,通过理论可以演化出太多的结论,而这么多结论会因为缺乏实践经验的支撑而丧失其本来的意义。
微型,一般是二十个人以下,初创阶段的公司,这样的实体如果谈及文化,恐怕有点夸大,况且文化的约束力能产生有效作用的环境并不是多,所以一直不敢太过相信,除非有一种江湖文化的存在。要说能够发挥大的作用,恐怕也是执行力文化,而这个名词有点牵强了。此前在带领主航道电子商务团队时做过了不少这方面的尝试,收效尚可,但囿于成员在商战与心智上的不成熟,导致在关键时刻也未能帮上大忙,也即缺乏独当一面者,而独当一面的人才并不是随处都能“拾”到。
文化未成,能在软约束上发挥作用的一般以自发的信任、权威与制度加以保障。这时又会引起一种悖论,过于刚性会造成人员流失,微型实体对人员流失的成本承担起来也是痛苦的。过于柔性,一般又难以塑造一种执行力文化,难以保证高强度的执行力,在刚性与柔性之间寻找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如何准确的寻找到,也是不易的。不偏左、不偏右,往往总是难以快速推动一件事情的,尤其是从零组合起来的团队。
上面的思维来源于这个信息三部,信息三部是从事一种叫“企管通”的企业管理软件研发的,组成成员都比较年轻,多数处于80年代左右。
又比如严谨、刚性的制度与管理风格对造就高度执行力的作用是正的,还是反的?一般而言,狼性经理人都比较喜欢严谨的制度,相对刚性的管理。而这种严谨是缺乏普适性的,好象华为喜欢用练兵的方法带企业员工,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走通华为这条道路。而华为能否继续将这条道路走下去,也未为可知。但作为一种很时髦或者说很有影响力的管理性存在,一方面造就了诸多狼性经理人的诞生,也促成了执行力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被众多企业视为“九阳真经”;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些后遗症的产生,比如员工的高流失率、归属感缺乏、压抑、个性难以张扬、缺乏活力等,但无庸置疑的一个问题是,由于某些业务模式的特殊性,却不能不构建一个严谨的体系出来,以适应市场与客户需求。
再如执行力来源于组织与个人性格的契合,还是来源于制度的问题。这也是说某个人愿意跟一个组织、某一个人做某一件事情,那么,这种组织性格与个人性格就达到了契合,在执行力方面往往都由这个带头人决定了,而制度的影响力在成长期显得很脆弱。
上一篇:团队协作中常遇问题和解决方法
下一篇:阿里巴巴上市与雅虎之间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