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
文章类别:人力资源培训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1日点击量:
你的企业也许和大多数企业一样,都是规规矩矩地对待自己的员工,并无特别之处。大部分企业既不是专政帝国,也不是自由的乌托邦。它们往往介乎两者之间。在这个灰色地带,员工对公司百感杂陈。他们可能喜欢公司的某一项政策,但又深恶痛绝另一项政策。他们可能觉得公司给自己的薪水还算公道,但对公司文化中条条框框的要求倍感厌倦。很多时候,员工觉得公司很虚伪,这些都使员工找不到家的感觉。当然,企业在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时的确需要进行权衡。他们所掌握的资源有限,对员工不可能有求必应。可以考虑用以下几种易于操作的方法,在你的企业打造一种更亲切、更友善的文化。
帮助员工放松
你的员工是否感到紧张或焦虑?今天的企业员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公司应该尽量帮助他们将压力减到可以承受的水平。除了科学安排工作量,给予员工充足的时间和资源去完成工作之外,公司还可以利用其他办法来帮助员工放松。
有时候,一些小事就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厌倦了穿制服的员工对公司允许他们穿休闲服的做法非常欢迎。你想像不到把员工从制服中解放出来对他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但事实就是这样。员工觉得公司这样做是允许他们展现自己的个性,这使他们改变了对工作的态度,同时也改变了他们与同事和外人的关系。
营造和睦气氛
如果你曾参加过销售员培训班,你就知道这个课程要教的第一招是投其所好。你的客户喜欢音乐,你就应该和他聊聊你最近去听过的一场音乐会,问问他最近去听过哪场音乐会。这个简单的道理人人皆知,但是很多聪明绝顶的管理者就是意识不到。他们在对下属、客户、供应商或者媒体说话时都不知道友好为何物。他们有的光顾着说自己的事情,有的只会对其他人发号施令,或者没完没了地追问任务的完成情况。其实他们大多数并不是不懂礼数,也不是天生狂妄自大,他们只是没有学会在工作环境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许在生活中他们与人为善,但一旦进入工作角色,他们性格中亲和的部分就消失殆尽了。
创造社交机会
只有工作没有娱乐会使工作变得味同嚼蜡。许多经理人不喜欢将工作和个人生活混在一起,总觉得个人生活是件很隐私的事情。他们从来不向同事介绍自己的家人,也从来不邀请同事到家里做客。让员工有一些娱乐是非常有益于他们的情绪健康的。上至CEO,下至普通员工,他们的工作中应该有一些轻松的东西。这并不是意味着鼓励员工把混日子当作天下第一要事,而是因为工作中有很多重复的内容,而每日重复同样的事情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理想的情况是,员工可以自己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和满足感,但这往往不够。即使是最高层的管理者有时也需要减压。
做真实的自己
很多时候,人们会在工作情境中戴上面具。他们对待客户时讨好奉迎,对待供应商却尖酸刻薄。任何做作的行为都是有悖人性的。旁人会觉得你只是在演戏,让人厌恶。结果,你便无法与人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聘用并提拔敢于展示真我的人的企业,往往会将重任委派给那些更有可能与利益相关者建立信任关系的人。
让工作充满笑声
应该承认,这一点是不容易通过正式的途径实现的。你总不能要求每个员工都有幽默感。但是,公司的管理人员可以以身作则,传递一种"有时自嘲一下也无伤大雅"的信息,常常开开玩笑,更多地绽放笑容。因此,企业的领导人应该学会偶尔自嘲一下。他们可以不时自我贬低一下,或者在紧张的会议中说一两句笑话来缓和紧张的气氛。这样做可以让其他人放松下来,同时有助于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
禁止恃强欺弱
企业应该小心员工成为横行霸道的人。它们的经理人常常以一种屈尊甚至敌视的态度对待供应商、媒体和其他团体。在他们看来,似乎购买了对方的产品和服务,或是掌握了对方所需的信息,他们就有权目中无人。霸道的人是得不到信任的。人们也许不得不忍气吞声,但他们不会喜欢或尊重这种人。一旦这帮家伙风光不再,或是因为受到怀疑而乞求同情的时候,没有人会伸手相助。即使他们的公司陷入困境需要帮助时,人们也不会同情他们,暗地里甚至还会拍手称快,觉得他们罪有应得。在长年备受欺压后,人们很高兴看到"恶有恶报"的结果。
体谅他人的想法
客户服务代表对打电话来投诉产品或服务的客户敷衍无礼。企业的领导者难以理解为什么当地的一个社团会极力反对公司做的某件事情。体谅别人往往是获得信任的前奏。当你无论用语言还是实际行动向别人表示你理解他们的处境时,他们就更可能信任你。当然,有些人和有些组织不值得如此待遇,他们提出的要求可能毫无道理,他们的做法可能很自私。但作为一个企业,至少应该允许员工为他人着想。
杜绝冷漠无情
不要冷淡地对待别人。如果你对打电话给公司或者上门到公司来的客户不是以礼相待,而是摆出一副厌烦的面孔,就会让人感到很不愉快。因为它会向客户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你无足轻重。电子邮件没人答复;会议开得匆匆忙忙,草草了事;双方展开的对话也明显缺乏诚意。同时,对待外人也应该像对待同事一样友好,这一点很重要。虽然一个企业不可能控制企业内外的所有交流,但它可以制定一些人性化的指导方针,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备忘录、角色互换练习等向员工传达这些方针。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员工明白一个道理-对待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要像对待他们生命中重要的人一样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