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格力的创意营销
文章类别:市场营销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5月24日点击量:
业界公认的最具营销创新意识的格力掌舵人董明珠从未停止过挑战自我。1991年加入格力成为业务员时,她已经36岁,拥有化工企业的管理经验,对营销却十分陌生。她依靠勤奋和不断的学习,一年内成长为明星业务员。1994年,格力出现“集体跳槽”事件,董明珠临危受命,出任格力营销部副部长,她在洞察空调销售规律和经销商需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渠道合作模式。2001年,董明珠升任格力总裁,在面对大经销商、渠道商的利益博弈时,凭借过人的胆识、坚韧的毅力改变了营销规则,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
董明珠带给格力的不仅是亮丽的业绩单,更是坚韧的以营销为中心的战略思想,以及这个思想所支撑的自主营销模式、自主技术创新和国际化发展路径。当不少同行还挤在价格战独木桥上痛苦不堪的时候,董明珠已经带领格力快步走上提升价值的正途。
“保持合理的利润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前提,1997年整肃冲乱格力市场价格体系的湖北经销商,2004年,格力与国美决裂,自建渠道掌控终端,这些都提升了格力自身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格力在获得合理利润前提下,实现了与消费者、经销商的多赢关系,获得了健康的发展。”以营销为中心的理念在董明珠的这席话中被充分展露。
2011年,在家电行业同行整体利润下降的情况下,格力依然获得了经营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分析说,空调企业净利润率高低与价格战有直接关系,不少本土品牌价格低于国际水平。而格力品牌的空调单品价格之所以能定得较高,与其产品绝大部分通过专卖店销售有直接关系。
为了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董明珠曾与大经销商、大零售企业进行过惊心动魄的博弈。1997年,格力湖北的四家经销大户,在整个行业空调大战中,为了抢占地盘、追求利润,搞竞相降价游戏,结果导致格力在湖北的市场价格体系被冲得七零八落。时任格力销售总经理的董明珠,提出建立区域销售公司的设想:以格力品牌为旗帜,以利益为纽带,由企业与渠道商共同出资组建互利双赢的联合经营实体。于是,格力自有渠道的雏形——格力湖北销售公司诞生。此后,这个模式向全国推广。
销售公司建立后一年,董明珠又发现了一个大问题,由于区域性的垄断,导致销售公司出现暴利,而底下的经销商既辛苦又赚不到钱。董明珠认为合理的经营思路应该是实现多赢,即上游供应商、下游生产商、终端消费者的利益都能得到保证,任何一方被损害都是不妥的。2003年8月,董明珠开始主动对渠道动手术。第一步,格力首次向广州和深圳分公司注入资金,增持两个分公司的股份,达到控股目的。第二步,格力直接从总部派驻董事长和销售主管,总经理也由新股东担任。其三,重新划分销售区域。资本的介入使得格力对经销商的控制力加强,形成了厂家(决策层)——厂商联营体(执行层)——渠道体(终端)的三级体制。
这些销售公司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级代理,彻底实现向管理型公司的转变,其主要职责是市场开拓、网络建设、质量跟踪和服务指导以及对格力的企业形象宣传,全国各个区域以及各区域的一、二、三级市场都采用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的方式,不搞销售的层层审批,不搞体系内外的价格双轨,使全国销售市场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理顺与经销商的关系后,格力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其销售额从1997年的42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38.32亿元。
“产品是营销之本”,这个概念是董明珠在营销中悟出的,“我把销售做到极致,才深刻体会到产品是营销之本。没有好的产品,再好的营销也没法持久。1996年格力空调在全国销量已是第一,但和第二名、第三名的差距没有拉开,到2010年之后,格力与第二名的差距是上百个亿,拉开差距的真正原因不是营销,而是格力的技术,格力的质量,格力对消费者满意度的追求”。
“微笑曲线”的两端——技术和市场——相辅相成,技术可以创造新的市场,市场可以牵动新的技术。如果做市场不需要的技术创新,则是危险的举动。“核心技术不能突破是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只要技术不断升级,新的市场空间就会被创造出来。比如在家用空调领域,从过去的单机到现在的一拖多;在商用领域,对恒湿、恒温新增功能的需求,这都需要厂家不断更新技术,生产新的产品。”营销出身的董明珠,一谈到研发就眼睛发亮,高新技术在她眼里就是营销的最好武器。
在海外市场上,董明珠奉行的是“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在当地成功奠定格力品牌的影响力后,根据需要在合适的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在落地这个战略时,她把在国内市场的“强硬”带到了海外—坚持走自主品牌的道路,走品质和技术路线,而不是简单的价格路线。
格力年报显示,2011年,海外销售收入已经占到格力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格力自主品牌空调出口超过250万台套,同比增长近50%。在西欧地区,格力空调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在巴西、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格力”是当地的第二大空调品牌。在意大利,市场占有率更是突破60%。
“一个企业真正实现国际化的支撑点在于品牌国际化,一个品牌走出去的背后必须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只有技术才能改变品牌形象。”董明珠这样剖析国际化的内涵。
2008年,南非世界杯面向全世界所有空调厂商发起了招标,开利、大金、约克、麦维尔、特灵、日立等全球空调巨头都前来竞标,格力与国际巨头展开同台竞技。
上一篇:服务市场细分推新中国
下一篇:选择正确的方法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