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谐管理之道
文章类别:战略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7月25日点击量:
企业管理是为了目标达成,首先要做到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合二为一,和谐一致,目标激励法,管理人员要激励引导员工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不懈努力。企业管理人员是明确管理规律,并按规律办事。管理的真正规律是企业的制度和文化,我们统称为管理吧。进行管理,以和谐为贵。有所不行的是为了和谐而和谐,不去应用到管理实践,也是不行。
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
上下同欲是一种作用极大的激励方法,企业效益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下有没有共同目标,能不能团结一心、步调一致。上下同欲、上下同心同德,则无往不胜;上下离心离德,则一般散沙,不攻自破。上下同欲是取胜的必备条件,因而各种管理激励手法,都必须要做到上下同欲。
员工老板化是做到上下同欲的高效手段,让员工拥有老板思维、知识、能力及权限,可以放手去做他们最在行的事情,惊奇带到“公司属于员工”的最高境地。戴尔发现,这个方式为公司带来的成就,超过了其他任何方法。
推行员工老板化,企业要创建员工内部创业平台,并制定机制,帮助员工创业,企业将员工视为合作伙伴,企业给予员工以施展才能的舞台,赚钱的机会,平台造就精英,而这个平台又被涌现出来的精英不断放大,从而给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力,这个良性的无形资产不断升值的过程,就是企业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内部创业平台是需要有老板的宽广胸怀和强力企图心做基础的,核心是企业的资本和职业经理人的知本结盟,企业资本推动员工知本转化为资本,员工知本推动企业资本不断升值,企业资本和员工知本和谐发展,善之循环,将是企业发展的超强原动力。
执行力就是确保上下一致的能力,是把企业的目标转化为全体人员行动的能力,是确保每一个人都朝公司希望的方向努力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把目标转化为具体的事和任务,把任务转化为每个人的职责,把每个人职责转化为行为,把行为转化为结果
提高执行力,企业要让员工明白,自己是在为自己而干,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干。要让员工会干,培训学习,建立辅导体系,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专业化素质,提高员工执行技能,将技能应用到工作中去,并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加深对技能的理解,创新工作方法,做到学习和工作和谐促进,不断循环提升。
要构建人和事和谐的工作秩序,设计任务结构和权力关系、工作职责来协调不同人和不同部门的努力。套用一个管理术语,就是建立组织架构,有这样几个步骤:首先,要清楚哪些是应该做的事或应执行的任务,然后将这些任务分派给相关人员,并明确他们的职责。接着授予每个职位职权,使居于该职位的人可自行执行,或命令他人执行。
建立组织架构的下一个步骤,在于明确各职位彼此间的职权关系,即明确谁该向谁报告,以及身居各职位的人拥有何种职权。如此可确保大家都知道自己的上级是谁,部属是谁,以及他必须服从或行使的职权种类与范围。
科学清晰的组织架构的目的是引导大家同心协力,朝着有效实现团队目标的方向努力。企业增强执行力,关键是设计优化运营流程,组织运营行为是通过流程来体现的。流程设计既具体又清楚,不是靠即兴或运气来执行;“齐心协力”指的是创造出一个有利的和谐合作环境,其中,所有参与流程的人携手为共同的目标合作,视彼此为互助合作者,而非对立者。
流程包括了多种活动,而不是只有单一活动,价值的创造有赖所有相关活动的有效执行与整合,只从事任何单一活动是无法获得想要的结果。
流程中的所有:活动是相关且有组织的,有其一定的思考逻辑与操作顺序,不能随兴所至地任意而为。
实行和谐管理的组织应当以信任为基础,现在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渴望被信任,只要组织充分的对员工给予信任,激发员工的自尊心和成就感,员工自然会尽情的放手一搏,竭诚相报,这就是“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三国时期,诸葛亮为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千古典范。信任是团队员工主动积极的主因。管理大师杜拉克曾说:“今日组织的基础不再是权力,而是信任”,当员工对组织及团队成员有信任感,并相信自己会受到公平对待时,就会促使他们全力投入工作。此外,信任也代表可以在没有恐惧的环境下开诚布公,异议可以公开表达,员工能够坦白说出真心话。以此为基础,员工才有可能针对棘手的问题进行开放性的全面讨论,化个人的不满为具体的建设性建议,创造出多元化而不相互冲突的和谐的工作环境,并形成高效益的合作团队。
以和谐思想进行管理的人,经常以沟通协商代替对立,藉沟通达成和谐,因此,花在沟通协调的时间比较多,本这就是和谐管理的风格,尽可能多一点时间在事前的沟通协调上,以凝聚共识,达成和谐一致,让事务的进展更顺利。
上一篇:员工管理改变组织的沟通模式
下一篇:打造个性企业管理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