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优秀团队发挥主观能动性
文章类别:中层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3年4月26日点击量:
一支优秀的团队,它的成员是可以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如果在企业里什么都是老板说了算,上司说了算,完全没有下面的人建议的空间,那这家企业偏离健康发展的轨迹也就越远。作为领导者要慎防"一言堂"的危害。在古时尚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因此,如果您是一家企业的领导,请您多给下属自主发挥的机会。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趋势,团队协作已经成为现代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有赖于团队的帮助与支持,任何人撇开了团队来谈职业化精神的都是空话。现代企业不需要个人英雄主义。
人类要获得生存与安全必然团结起来,才能防御自然侵害与其他力量的侵犯。
人类有丰富的情感,希望与人交流,获得心理归属与情感寄托。
人都希望有发挥自己的才能的愿望,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认可,赞美,实现自我价值。只有置身团队才能达成。
纵观古今,我们会发现:以前的发明创造都是以个人为主的,现在的发明创造很多都是集体成果。像古代的浑天仪,我们都知道是张衡的发明成果,但今天的"神六"能讲是某一个人的成果吗?聂海胜不会讲,费浚龙也不会讲,"神六"背后的一群科学研究者也不会讲。这是社会主义集体的智慧结晶,不是个人的功劳。
企业能否发展就看它的团队发挥的作用有多大。优秀的企业必是一支优秀的团队。
团队协作对成就大业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职业人来讲,个人价值是依附在企业里的,能否发挥个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就要看您是否能很好的利用团队的作用。"对于得人者得天下"最好的诠释就是"刘邦跟项羽",一个生于草莽,一个将帅之才。最后刘邦成为大汉天子,而一代枭雄项羽只得乌江自刎,这是人心向背的铁证。在一家企业里,一个优秀的职业人他肯定是受到身边同事欢迎的,而被同事孤立的那些领导者,总有一天是要"葬生在人民战争的汪洋中"。所以说要成就一番事业,请先善待自己身边的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请先带好自己的团队。团队很重要,那么什么是团队呢?是不是一群人在一起就叫做团队呢?团队是才能互补并有统一目标的人员的集合。一群人在一起只能算一个群体而不能算是一个团队,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图)
所以我们不要以为一群人在一起就是一个团队,团队是有凝聚力的。再明确点给团队下定义就是:团队就是一群有着共同愿景、共同工作目标和态度,并负有共同责任的成员所组成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不同成员的工作技能具有互补性。
团队是由拥有互补的技能、相同的目标、一致的绩效目标、承担责任的共同方式的人组成的小规模团体。事业的目标是对团队成员的吸引力所在,对共同目标与愿景的认同,是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的基础。所以我们看到有很多为社会主义革命,为现代化经济建设任劳任怨、呕心沥血的先贤或时代骄子。这就是信念、目标的影响与推动,所以在北大荒开发的工作者们会觉得喝水都是甜的,离开家人十年八载也是值得的。因而对一家企业来讲,培养成员共同的事业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工作技能的互补性是优秀团队的重要特征。互补性吸引是最强的人际关系吸引力:一、个性吸引。二、相互需求的吸引。所以有人进入一家企业是因为那里的老板不错、人好,有人进入一家企业是因为那里能给到他好的薪水。
如何判别一群人是团队还是群体呢,我们可以参考团队的三个基本特征:自主性、独立性、思考性。一些经理人总会有这样的错觉,以为自己越忙,企业里大事小事都离不开他就叫做成功。所以有时候看到一些人总是电话不离身,食市商场、大街小巷都拿电话出来下指示,以为那样叫成功。其实这在很多外国人眼中是很不可思议的,很粗俗的行为。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那就是当它的领导者离开一段时间,它依然可以正常运作。所以将来要表现自己成功的时候,不要再拿出您的手机装作很忙的样子了。
团队具有独立性,它不是依靠某一个成员而存在的。比如是一支销售团队,当其中一个成员的销售业绩占了整体业绩的30%以上,这时候的团队是很危险的,作为领导者就要及早做好应对措施了:假如这个人走了怎么办?优秀的团队都是其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团队在一定意义上是抹去了一群人里的个人英雄主义。
团队的独立性保证了事业的可持续性,也防止像"领导断层"之类状况的出现。
思考性有效的群体,能够把成员中现存的或者潜在的有可能引发冲突甚至导致分裂的能量释放出来,起到正式组织的安全阀作用,为正式组织实现目标减少阻力。群体成员的相互信赖程度和信息沟通、情感交流是成正比的,因而一个和谐的群体,其创造力、自我满足感和正面情绪都比较高。正式组织要想取得好的绩效,有赖于群体从属性目标的支持。
群体的内聚力是由它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力构成的。其主要表现有:对群体的忠诚度和责任感,对外来干预及攻击的防御与对抗,群体成员之间的志趣相投程度和友谊等等。这种内聚力,可以用来支持正式组织,也有可能给正式组织制造麻烦。
所以,传统的和古典的管理方式,一般都试图降低群体的内聚力,甚至巴不得拆散群体。而行为科学的管理方式,往往强调内聚力与正式组织的一致性,一般都赞同助长这种内聚力。内聚力会受到领导方式、激励方式、组织结构、环境变量等多种影响。
群体的行为规范是不成文的,是无形的,但却又是强有力的。群体规范形成后,具有相当顽固的惯性和实实在在的约束力,能够取代个人的反应模式,决定个人的行为动向。通常情况下,群体规范不确定具体的个人行为内容与方式,但能够给出个人行为的大致边界。
明确一个人以何种态度对待工作,在什么情况下同管理当局合作,在什么情况下与管理当局作对,对什么人应当友好,对什么人应当疏远等等。超出边界的行为,不被群体成员所接受。一旦有人超出规范界限,群体成员就会产生出相应的反应,运用幽默、讽刺以至排挤等方法予以指出并纠正。这种非正式的压力,要比官方的控制和制裁更有效。
下一篇:浅析卢因的领导风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