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力:让领导者高屋建瓴式的蜕变
文章类别:职业技能培训发布时间:2013年8月1日点击量:
目标是领导者吸引一群人的粘连剂。因此,设立目标的能力,成为领导力的关键。认为,要设立一个能足够引起人共鸣并自愿跟随的目标,领导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概念思考和判断能力,也就是能在普通人看起来很平常的繁杂信息中,发现变化的苗头,并对此进行创造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直至作出方向目标的判断。
这种能力被一些人看成是天生的,一个企业家,设立任何目标,首先他自己要懂行。李彦宏是因为精通搜索技术,所以才能成功创办百度,同样,马化腾对即时通信技术也非常熟悉。如果这些人不是所在行业的专家,他们怎么能对各种信息具有足够的敏感呢?
领导力的最佳状态是影响力,而这种状态在看来,也是靠有吸引力的目标来促成的,“如果你没有能力设立好的目标,那么可能发现,你费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能聚拢来人。即使来的人,也可能不好好跟着你干,因为你没有影响力、没有吸引力。”所描绘的这种局面,实际上正在不少企业上演,很多企业老板总觉得缺人,其实根源问题不在人才,而在于老板自身的领导力问题,比如国内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近年来人员流失严重,离开的人就感叹到,“不知道老板到底要什么,一天一个主意。”
不过,仅凭有吸引力的目标还是不够。如果目标和沟通能力都不错,那么,还有可能的问题就出在,企业家的做人做事风格不为员工所接受,或者企业的激励机制有问题。所以,从组织目标到组织业绩存在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就导致了企业的问题。
目标实现是靠战略保证的,与设立目标一样,制定战略也对领导者的概念思考和判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很难谈及清晰的战略。
从战略执行开始,领导力的化学反应过程展开了领导力是分层的,从远见演化成战略,再演化到组织架构和控制系统。思考和决策的方法也是这样一层一层往下,像大火一样蔓延到组织的每个角落,点燃每个环节责任者的领导力意识,让他以同样的领导力方式明确所坚持的重任和所能够达到的目标。
即使在内部,领导力也是着眼于变化的,与内部管理的静态特征不同,内部领导力是一种点燃、蔓延、渗透的动态过程,高一层职位的人,设立了一个吸引下属的目标,并随机应变地用各种有效方式激励或感染下属的跟随,而为了达到最好的目标实现效果,他还要激发和宽容下属的主动、独立创新意识。于是,在管理制度的边界里,一个活跃的领导力化学反应过程在持续发生着,整个组织生机勃勃,每个人独立进行辨识性、创造性思考,每个人的目标归依到企业的总目标上,这就形成了具有竞争优势的软实力。
这种化学反应在很多优秀的企业很常见。人们常说的IBM人的蓝色基因、华为人的奋斗基因等,都是这种化学反应长期积累的人的做事方式的习惯沉淀。
中国企业高管不少都是创业元老,创业时他们就是这样一摞袖子身先士卒,用行动感染和带动周围的人。于是,自己动手的习惯养成了。当企业做大时,他们仍然像往常那样冲锋陷阵,如救火队长式的,哪里有问题就出现在哪里。可是,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企业变大时,他们感觉对企业有些控制不住了。在他们忙于琐碎的事务时,对外界的感觉、思考时间就少了,久而久之,他们变得失去远见、也失去了凝聚员工的磁铁式的远大目标,整个组织因此逐渐涣散。这样的现象,在中国企业中很常见,很多创业型高管自己也知道这种领导方式的弊端,可他们苦恼的是,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方式,实现领导力高屋建瓴式的蜕变呢?
跳出企业之外,站到企业之巅。”回答到,“只有把自己变成一个局外人,才能发现山外有山,看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真实地位和问题,看到外边的变化。但是,企业家的另一个疑惑随之而来,“如何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跳出来,站到企业之上呢?”因为他们感到自己就是被琐事缠着脱不开身,似乎离开一天企业就要大乱。
建设好一个能自行运转的组织。”再次回答。柳传志坚持“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结果,就是让他可以有2/3的时间站到联想之外。而任正非和王石也是凭着对各自组织的倾力打造以及人才的着重培养,为他们赢得了游离于企业管理之外的领导力蜕变。这些企业家能成功实现蜕变,跟他们军旅出身有很大关系,凡是在军队待过的人,都能理解组织的深刻意义。军事行动的目标紧迫而清晰,军队追求准确打击,需要快速调动资源,都必须动用组织的目标。军队的这套组织建设理论,在这些企业家进行企业治理中,无疑会起到很大影响作用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还指出,实际上,世界500强企业CEO的摇篮并不是大家熟知的哈佛商学院,而是西点军校,“全世界最有组织的团体是军队。
这些企业家的成功,对其他企业家无疑具有示范作用。但是,提醒到,学习榜样也要根据自己所面临的环境和行业来有选择的进行。“不少中国企业高管很盲目,前天学韦尔奇,昨天学柳传志,今天学稻盛和夫,不知道明天还要学哪个冒出来的人。领导者整天在沙盘上摸泥巴,没有回归到自己实际面临的问题上来。”认为,这就反映出领导者缺乏概念思考和判断能力,没有足够充分的自信。
领导者一定要具备概念思考和判断能力,因为领导力是要应对变化的。这个本质一定不能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