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的差距从细节开始
文章类别:研发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1日点击量:
要想成为创新者,就必须摆脱固有的成见。不幸的是,人的头脑令人吃惊地善于支持其根深蒂固的观察世界方式,同时还会过滤掉与其相反的证据。事实上,即使当不容置疑的事实摆在面前时,很多包括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坚持不肯放弃自己的成见。个人体验有助于矫正这种缺陷:通过直接观察和亲身体验一些事情,可以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而围坐在会议桌旁进行抽象的讨论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通过设计一些直接面向与会者的隐含或明确假定的个人体验活动,走出办公室,开展创造力培养演练或创意生成活动,具有极大的价值。通过安排个人体验活动,企业使员工更容易提高创造力。
在需要原始创意的情况下,团队的创造力要获得长足的进步,并不需要去仿效其他组织,相反应该利用其他企业来激发想象力。大多数企业是在创意生成讨论会或解决问题的会议上使用这种方法。这样可能导致几个创意的产生,利用这些洞见,实施这些创意,企业能开发出更具长期性的、攸关更大利益的创意组合。
其二,关于各及系统的机能研究。其任务就是说明各个及系统怎样进行活动,它的活动特点、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它对整体的生理机能的作用等等。例如生产的研究,要了解怎样生产,如何组织生产,生产过程的构成及运行等等。这种以及系统为对象的研究,称为水平研究。由此而构成诸如:营销理论、生产理论、财务理论、计划理论、组织理论等。
从机能的角度,对企业有机体位置、形态、结构进行研究,从而找出形态与机能相互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和结果。企业重要的形态结构对其所执行的机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企业的营销,在生产型企业形态中,其机能作用是很小的,只起服务作用。在经营型企业形态结构中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的机能又影响其结构。还以营销机能为例,随着企业营销机能作用的扩大,企业的营销部门也在进化,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进而使企业发展为一个以营销为中心的有机体。该明显地进化了。因此,我们说,企业有机体的每一个都具有其固有机能并具有它们各自的活动特点。
企业有机体一个的形态结构是其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机能的变化又可影响该的形态结构,同时企业的后天成长及外界环境也会影响其结构和机能。我们的目的就在于认识这些变化规律,使经营者通过改变机能条件或增强机能活动方式,使企业相应组织和发生有益于生存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生命力的形态变化。
一般来说企业的研究与发展应包括研究与发展的计划、组织、经费预算、人员以及工作成绩的评估,还有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等。研究主要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一种研究是对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研究,是为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这种研究探索性和自由度较大。后一种研究是为了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具有一定实用目的的研究。其任务一般是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新流程等。企业往往是后一种研究较多。而这些正是一些中小企业的短板,一切想做大做强的民营企业家都要加强研究,迎头赶上。
机会主义经营思维:企业做大之后,便面临着两种选择:专业化或多元化。一般而言,合理的多元化对品牌扩张和业务扩张确实有利,并能降低风险,但在扩张的过程中,很多企业经营的机会主义思维,使得经营战略、管理制度与管理理念朝令夕改,令员工无所适从,最后真有好的战略或制度出台时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
核心重点,重点怎么可能有这么一大堆?核心重点常常是急需解决的两三个核心问题。如果把假重点和真重点混在一起,下面的人无法合理地配置时间和精力,无法有针对性地去解决核心问题,这必然会挫伤企业执行力。观念心态:自以为是。总是认为上面的决策是不合理的,在执行过程中喜欢按自己的意思去改动,结果一级一级的改动下去最后导致了执行的完全失真。爱找借口和推卸责任。出了问题就怪下属、怪环境、怪条件差,动不动就是“都是某某的错”、“客源不足,竞争对手又太猛了”这些辩解的话。
行为品性:在同事面前就说上司或其他同事的坏话,在外面就说公司的坏话,无视公司形象。见同事的奖金比自己高就眼红,就攻击别人,从不检讨一下自己。自命清高。以为自己是个主管或经理就了不起了,在下属面前摆架子。这些心态误区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被下属或同事模仿,激化内部矛盾,极大地削弱执行效率。
能力阻力:执行者能力误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不求上进,这些人非但不能成为企业进步的动力,反而是执行的阻力,因为他不能吸收新思想新理念,安于现状,反对变革。2.能力错位,有些执行者智商高,精力充沛,但却把能力用在打牌打麻将、喝酒或搞人际关系上了,不但无用反而还会起负面作用。3.纵容“能力不够的人”,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不想得罪人,充当老好人;另外就是怕手下的人能力过强,超越自己,所以就启用能力只有自己80%的人。
敬业授权:很多执行者热衷于把权力紧抓在手中,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结果下面的人没事干,而他却累得要死,且执行效率还不高。不要认为整天瞎忙就是敬业,其实这是在阻碍整体效率的提升。
激励机制: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考核a,奖励b.即对a进行严格考核,但把奖励给了实际没被真正考核到的b,这就是没能区别投机取巧的人所导致的。通常投机取巧的人善于做表面工作,而踏实做事的人反而不擅长这些,结果一考核,踏实的人反而不合格,而投机取巧的人却合格了,奖励就这样被窃取。二是只奖励成功者,不奖励失败者。这样的激励机制将会导致“只重视结果,不重视精神和思想”,对企业文化是一种挫伤,容易让成功者骄傲,而让失败者更加气馁。
细节细微:差距从细节开始,从细微处做足工夫。1%的细节可能导致100%的失败。试想,一个餐厅什么都好,但服务小姐的手却很油很脏,那结果很可能就是这么一个细节将导致前面所有的执行效益为零。
下一篇:我们究竟要向小米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