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战略的精细化
文章类别:战略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6日点击量:
企业家要关注战略的精细化。企业家自己在前面带着走时,可以说不清随时判断,但自己在后面走时,就得给前面的带头人指明方向。企业家要考虑企业的战略定位,确定好方向,防止过程中与职业经理人方向的不一致。中国企业的现状决定了经营管理中不确定性比较大,因此更容易存在不易确定的地方,这就更需要企业做好战略,什么问题是不容质疑的,什么问题是必须坚持的,什么问题是可以探讨的,什么是可以尝试的,如此才能把握好整个队伍的方向,既能适时调整,又不会被职业经理人带偏自己的基本路线。本案例中,关于企业竞争方式的选择,其实是一个需要早确定的问题,但很可惜董事长没能与总经理沟通这个问题,成为冲突的直接导火索。
企业家要在组织规范化过程中注入自己的管理思想。大方向定了,还得分好工。这个分工不只是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分工,而是整个组织的分工。这样做,董事长可以知道队伍将会被带到哪里去,带成怎么样;二来企业有一支队伍在配合和监督总经理,不只是他一人单枪匹马在干,对个人的德才要求不会那么高,找到一个合适的总经理也相对比较容易。
企业家要关注好变化,在受到外来冲击时保持台子的稳定,保护好职业经理人。环境总会发生变化,因此会带来战略的变化,这一点企业家要把握住,而不能放在职业经理人身上。组织管理方式也会因业务要求而变化,小的变化可以不加理会,但大的变化还是需要去关注和选择的。企业家要促进企业文化价值观的沉淀。企业家走到董事长位置后,不再越级管理,顾不上的人和事太多,如何保持整体发展在自己希望的轨迹上,这就需要企业家参与制定文化价值观,倡导文化价值观,以自己独特的影响力去塑造企业文化。
总的来说,企业家要想和总经理配合好,要抓好战略、抓好管理思路、关注变革,关注企业文化,而总经理也要尊重企业家的战略制定和管理思想、文化价值观,这样才能配合起来相得益彰。
从创业者度分析,创业者经过自己多年的打拼企业才发展到今天,对企业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有深厚的感情,希望有人能帮助自己照顾培养“孩子”,让“孩子”成长的更快,更好;但又害怕授权,怕会造成企业管理失控,如果新接班人管理不利,有可能导致企业运作困难,甚至有倒闭风险;而且创业者多年的企业管理中已经习惯了大小事务包揽工作方式,忽然脱离管理岗位,在一时间难以适应,还会习惯性的过问、干预企业管理事务。
创业者对企业感情深厚,与企业心息相连;在企业多年的经营中,对管理层及基层渗透了很大影响力。但视眼不够开阔,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现代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的认识也比较缺乏。
守业者进入企业的时间有限,对企业本身不够了解,由于不是企业的建立者,对企业没有很深厚的感情,要想获得企业员工认同和接纳,真正融入到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还有一定难度;很多决策会被创业者干预,如果不能获得他的首肯,很多工作便无法开展;在自价值得不到体现、才华无以施展的时候,就会萌生离开的念头。
但守业者具备独特的优势:有更高的学识和开阔的眼界;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现代的管理方法。
将两者进行对照分析,不难看出,创业者和守业者各有所长,而且优劣势互为补充,如果将两者优势相结合,对企业发展而言就是如虎添翼,能使企业获得更好、更快速的发展。如何才能调和案例中林松涛和陆涛的矛盾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让守业者和创业者成为利益的共同体,使用股权激励方式,让经理人关心股东利益,使经理人和股东的利益追求尽可能趋于一致。让经理人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股权,享受股权的增值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风险。这样能使经理人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地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股权激励对防止经理的短期行为,引导其长期行为具有较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关于哪些东西对很有用,理解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成功,以及下属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熟练掌握显而易见的平凡之事,而不是那些神奇、晦涩、具有突破性的创意或方法。
树立远大而明确的目标固然重要,但只想不做是没用的。工作就是专注于小规模的胜利,让员工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就是在过于果断和不够果断之间达成微妙的平衡。工作就是充当人体盾牌,保护员工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使他们远离各种各样的愚蠢之行——同时也避免将自己的愚蠢强加给他们。
努力树立足够的自信心,让大家确信才是掌控大局之人,但也要保持谦逊,认识到也经常会有犯错的可能。在奋斗时想象自己是正确的,而在倾听时想象自己是错误的——并告诉员工也要这样做。要检验领导力和组织,最佳方法之一就是看看“大家犯了错误之后,会发生什么事”。
对于每个团队和组织来说,创新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工作就是鼓励员工提出各种各样的新创意并进行测试,但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废除所有的糟糕创意,以及大部分好的创意。“坏”总是比“好”更强大。所以,消除负面的因素往往比强调正面因素更重要。如何做事情与做什么事情同样重要。由于要对他人发号施令,因此,很有可能会表现得像个迟钝的蠢货——而自己还不知道。
建立授权体系,规定一些极其重要工作需要经董事会审批通过方可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把控公司运营风险。
创业者和守业者都是为了谋求企业的良性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大家有一说一,就事论事的把各种问题讨论清楚,确定行动方向。
上一篇:老板在企业中是什么样的角色?
下一篇:企业的稳定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