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细节
文章类别:人力资源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7日点击量:
现代社会经常提到复合型人才,一人多能,甚至是一人多职。多能和多职的前提是,这些技能、工作之间要能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样可以去做,两份或多份工作之间如果不能融通、相互促进的话,还是应该去专注做好一件事。专注于本职工作才可能成就卓越,就像我们从没看过一个文学泰斗同时也是一名奥运会冠军一样。
从人力资源角度来讲,一人多职如果安排的不够科学,不仅不会降低企业的成本,反倒会降低工作质量与效率,增加人力成本。看看现在工厂的流水线作业我们就会清楚,每个流程就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一块,这样才能做好,效率也最高。试想一下,如果工厂里的工人每人都独立完成一件商品的所有制造过程,那样设备成本、人力成本将会提高数倍,其它工作岗位的效率原理也是相同的。笔者以为,一人多职某种程度来讲就是管理科学的倒退。可能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会说,我们企业规模有限,并不用每个环节都设置专人。如果是这样,那我到建议你们把这些自己专人去做成本高,兼职去做质量又无法保证的工作外包出去,这样成本即使不能比一人多职时低,但是质量和效率却一定会大大提高。
中国受传统文化影响,对于一个工作中的多面手往往是给予肯定的,但是却忽视了,这个人拿出大量时间做不属于自己该做的工作,虽然值得嘉奖,但是他的本职工作却因此受到了影响,我们却很少注意,虽然可能他们的本职工作已经完成,但是,相信如果他们把全部精力都投在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上,他们会做得更出色。这也是中国不乏优秀人才,却缺少卓越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管理中,有些时候事情其实很简单,但是我们忽略了没有去做,而是去做那些看起来很大的,很重要,却没用的事。因此,一个企业管理者面对每天纷繁复杂的事物,要有辨别能力,不去做那些看似重要的却并非重要的大事,这样才有精力去做好该做的事。
一位企业家,很多大事他都不过问,只过问3件事:财务状况、产品质量、市场反馈。仅仅如此,更多的时间是去旅游和打球,但是其企业发展的非常好,非常快。其实,这位企业家是没有被纷繁的企业管理事务和市场乱象所迷惑,抓住经营的几个关键点,这样企业就不会有大的偏差,而后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上,也因此才能够跳出这个局,保持思维的客观、冷静,视野的敏锐与高远。
不做不重要的大事和去做重要的小事一样,是一种透过事物表象抓住其本质的能力,同时也可以看出一个管理者在取舍面前的气度与格局,睿智与深刻。
在如今的企业管理工作中,每天纷繁复杂的事物太多,如果我们不能有效辨别过滤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大事小事,又怎么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好该做的事呢?
我们往往对企业中能够力挽狂澜,救企业于危难的“救火队长”们非常器重。但是,虽然他们有功劳,可企业需要更多的是能够防微杜渐,善于把问题消弭与小处的人才。对于管理者本身,更要善于防患于未然,提前洞悉事物发展,发现小问题背后的大隐患,将其消弭与无形。因为,很多看似很小的问题却可能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而任何一个大问题的起因都是很细小,不为人察觉,同时也是很好消除的,只是我们很少注意到,这种能力比起在企业面临巨大危机时逆转危局的能力还重要。因为,与其救企业于危难,不如不令企业陷于危难。
工厂中一个小的零件出现问题没有及时更换导致整台机器瘫痪,继而影响整条生产线的事情经常发生;现在汽车厂商频频召回大量问题汽车,其实问题都很小,如果当初能够仔细检查一下,就可以避免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损失;一个商品包装盒上个别位置颜色模糊或漏印、错印等,本是很小的问题,却可能使顾客联想到该产品有质量问题或低等品的印象。
在管理体系中,企业有了控制力体系,还要有凝聚力体系。就拿中国的阴阳学说来作比喻吧,阴阳讲究的是协调。控制力体系好比是阳,那凝聚力体系好比是阴。假设管理中的控制力体系过强,那就会产生阳盛阴衰的局面。假设管理中的凝聚力体系过强,那就会产生阴盛阳衰的局面。而控制力体系体现形式就是做流程梳理,那如何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体系呢?
任何价值观的追求都是从人开始,企业若要是在同行业打造领先地位的话,那就需要“人才领先”。要想人才不流失,人才唯企业所用,企业应该赢得工人的信任,只有企业给予了工人的信任,才能留得住人才。如何赢得工人的信任呢?那就是企业要从带队伍的价值中找平衡点了。如何带好队伍呢?例;汉武大帝若是没有带队伍为出发点,就没有他事业的辉煌,若是没有带队伍为价值追求的终点,就没有他汉朝空前的繁荣。
带队伍不是带工具,一个队伍要不断的提高队伍的作战能力、专业技能、文化素质、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等。除这些之外还要有合理的分工。要让工人把企业当作家庭,企业把工人当作家庭的一分子。企业要给工人创造环境、条件,企业的技术资源要与工人分享。企业要善待企业中的任何一个人,要让工人得到应有的福利、待遇,要让工人工作起来更专心、更专业。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就是靠多人来实现的。
我们中国人有英雄主义情结,历来如此。在中国古代,一任贤能的官员把当地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却也只是圆满地做到卸任,而其卸任后,当地开始大乱,新任官员被罢免,当出现了继任者,扭转危局,使当地再现升平景象的时候,则会被朝廷认为是大才,继而提拔重用。其实,那些致太平的人其功绩与能力远超过善于治乱的人。在今天,我们很多企业管理者也都很推崇甚至效仿那些做“大事”的人,殊不知,那些终日风平浪静,没有大事发生的企业,管理者看似在做小事,却能使企业健康发展的领导者才是无为而治的高手,他们不是不没有能力处理大事,而是他们把大问题都解决在了发生之前。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一定要做出什么经天纬地的大事,在管理工作中,平凡不等于平庸,不平凡也不等于卓越。企业需要的不是大起大落,惊涛骇浪,而是平稳发展与健康持久。只要我们能透过事物表象看清大小事务后面的本质,而后做自己该做的事,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上一篇:领导人是优秀团队文化的前提
下一篇:打造明星团队的适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