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打造精练的企业
文章类别:质量管理培训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6日点击量:
目前企业经营的全球化造成新的竞争,对于大型企业都在努力保持竞争优势,在新的竞争显得尤为重要。对制造型的企业来说,目前必须开始重新调整他们的工厂战略,而对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都要进行改进、调整和完善。制造企业想建立最理想的工厂,因此他们采用的手段都是目前大家所熟悉的:全面质量管理,员工授权、适时生产及业务流程重组。目前最新型的制造企业的模式,则是采用了四个原则,分别是质量管理、生产绩效监控系统、劳动分工和技术的非传统性应用。
质量管理的目的是努力提供顾客愿意掏钱购买的特性,清除产品、服务及信息方面的失败。它可以保证信息及物料处理所采用的方法是经过统计数据证明了的,保证整个处理过程富有成本效益并按时完成。质量管理也在寻求由顾客确定的价值,并把这种知识转化为可测量的绩效要求。它把生产力和人际关系组合成一件富有竞争力的武器。
生产绩效监控系统是独立于财务记帐的。它假定包括钟点工工资和材料成本在内的所有成本都是固定的。惟一的可变成本是时间,它随着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企业以满足市场需求的速率创造价值的能力高下而变化。
劳动分工则介于精练企业领导和工厂操作人员之间。精练企业领导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方向,并根据绩效要求将他们的远景传达给工厂的操作人员。他们的工作就是直接参与创造顾客确定的价值。该模式与传统做法不同,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创造顾客价值,工作方式完全相同,支持同一目标,而不管是在企业的哪个环节或世界的哪个角落。
技术的非传统性应用意味着创造价值将推动企业所有技术系统的应用。技术仅仅是用来支持创造价值并及时提供信息的那些活动。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将责任和推动变革的权力从董事会推向工厂基层。每个操作人员通过统计流程控制和效果示意图等分析工具对质量和生产率进行跟踪。这意味着操作人员在制造过程中可以预先判断哪里会发生问题,还可以预测产品性能和流程绩效。这种信息给予操作人员马上改进产品性能和流程绩效的机会。
通过质量管理,整个公司的所有工厂和部门的工作都实现了标准化。当各流程得到完美整合后,各工厂之间的质量将毫无不同。如果顾客了解这一点,他们就对公司的可信度抱有极大的信心。
生产绩效监控系统
该系统是一种会计系统,它把所有成本都看作是固定不变的的,时间成本除外。
过去几十年间,传统的成本会计鼓励经理人通过吸收大量工人扩大产量的方法提高效率。这种做法在如下情况下是合适的:处于卖方市场,企业的产能受到限制,生产出来的东西都能卖光,而且直接劳动成本占到制造成本的一半。
创造价值
新的会计系统中惟一的可变成本是时间成本,它是根据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及企业以满足需求的速度创造价值的能力而变化的。因此新的会计系统将为制造商提供比以前更好的有关创造价值方面的信息。推向市场的时间、质量管理数据以及不断变化的市场趋势等可以给精练企业领导者提供业务决策而非制造决策的数据。
劳动分工。在新模式下,企业所有工厂的员工都知道企业对他们的要求,并得到完成他们的任务所需的工具。各种任务都是标准化的,业务运作也是统一的。这就意味着在各工厂之间没有质量差别。不应把标准化工作与僵化、迟钝的运作方式混为一谈。相反,它是让企业将重点放在运作中创造价值的各环节上的一种方式,使企业每时每刻以相同的方式实施创造价值的工作。新的劳动分工不仅给运作部门,也为整个企业提供了更加迅速响应价值内涵变化的灵活性。
技术的非传统应用。
技术因素只支持创造价值的活动,能灵活及时地提供信息以利迅速决策。随着顾客对价值定义的变化,有些供应商生命不再。
技术因素通过供应链可以快速传输价值需求信息,从而有助于企业对变革进行管理。它还可为传送信息给创造顾客价值的工厂操作人员提供了一个衔接紧密的机制。这种新技术可用来支持企业的灵活性和速度。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制造企业必须消除“软件和经营变革孰后孰先?”这一传统问题。精练企业领导人明白改变企业也要建立新的劳动分工、质量管理和生产绩效评估,并不完全单靠技术。
技术因素消除了传统的制造工具、车间管理体制模块等,有利于信息传输。它可以支持精练企业领导制定决策。
新的制造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缓慢批量生产企业的现状,它并不是孤立地强调减少库存,或者因鼠目寸光而缩短开发周期。相反,它是为了复兴制造企业的运行方式。只有精练企业领导者明白了工厂决策对经营业绩的影响,这种模式才能走向成功。
上一篇:经理人如何实行授权及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