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与“执行”也必须要有效的沟通
文章类别:沟通技巧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4日点击量:
在传统概念里,企业的“决策”和“执行”的角色分工是这样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或者仅仅只是老板,常常是靠“拍脑袋”决策,而通常情况下,员工在某项公司决策出台之前是毫不知情的,甚至大多数中基层管理人员也统统被蒙在鼓里。然而,在决策公布后的第一时间里,他们即被要求开始彻底高效地执行,且必须全力以赴的把这个由最高管理层描绘于纸上的蓝图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化为现实。
可想而知,在这种传统框架里,“决策”与“执行”必将问题百出。首先,因为决策靠“拍脑袋”,很容易出现决策错误。为什么“拍脑袋”现象如此盛行?主要原因是,我们的管理人员大多缺乏财务知识,不知道自己的决策结果与最终的财务报表数据之间有什么联系,将怎样影响整个组织的表现。要知道,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两种语言:财务语言和数据分析语言。事实上,组织里大大小小的主管,无论所做的决策看似多么微小,都必将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整体表现。一旦决策错误,那么执行效果越佳,则后果越严重。
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执行”问题。决策虽精彩,然而却往往执行不到位。也许在追究执行的问题之前,先听听员工和中基层主管的感受,这样才会对突破传统观念和切实解决执行问题更有帮助。
有些员工不理解决策的含义,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更谈不上是不是努力地去做了。有些部门认为与其手忙脚乱地去跟着高层决策瞎转悠,还不如安安分分地先完成自己部门的目标。有些主管开始埋怨,认为这项决策和自己的本职工作根本不相干,甚至相背离。
企业仅靠少数高层管理决策不行,或者仅仅只是靠老板“拍脑袋”决策更不行。要让员工参与企业决策!
中国员工最缺乏的是财务敏锐度和与公司相一致的价值观。因此,总感觉到企业现金流、利润及财务表现是遥不可及的东西,是个人所无法影响的。而事实上,员工的每个决定和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企业的收入或支出,恰当的决定和行为将贡献于整体利润表现。
由于员工缺少与公司相一致的价值观,故而企业要把“为股东创造价值”和“为员工谋取福利”统一起来,创建和培育这种企业文化,使其成为全公司上下共同努力的目标,并让所有员工,至少是所有管理人员都能说同一种语言,即一种能体现财务和经营敏锐度的语言,从而使全员参与到决策中来,而不是仅仅依靠一小部分高层管理人员或财务专家甚至靠老板“拍脑袋”来制定所谓的决策。
这样做其实阐述了两个步骤:第一步,让所有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都学会运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也就是掌握财务和经营的共同理念和知识;第二步,运用所掌握的共同语言来积极影响和理解决策,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如果员工能参与到决策制定中来,他们就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决策的内涵,明白决策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应在哪些方面为实现该决策贡献自己的力量。当然,在参与决策之前,必须让员工具备足够的判断和审视能力,了解公司的整体经营面貌,分析和使用财务报表和数据等决策依据。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全新的公司文化,每位员工都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对整体组织的价值贡献,所有成员目标一致,共同努力,才能获取巨大成功。
一是要有明确合理的目标。时间没有目标而言,它就在你身边一分一秒的流过。但是你的时间价值要有目标,算过你的时间值多少钱吗?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除法公式。要知道你的时间价值指标是成几何级数增长的。因为时间价值可以积累升值。比尔盖茨每秒赚250美元,即每天赚2000万美元,一年赚78亿美元。但是,他20岁的时候,一天赚的钱可能还没有大家多吧。这个算式该怎么推?恐怕加减乘除不够用了吧。所以,要建立时间价值的概念,有明确合理的时间管理目标至关重要。需要注意的是,我在这里提的是时间价值的概念,这个时间价值决不仅仅等同于MONEY,除了钱之外,还可以是文学艺术作品、一项工程、甚至是一段轻松愉快的交谈,至于具体是什么,那要看你的价值取向了。
要有明确的事物处理流程。如果有明确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步骤最好,如果没有,起码要做到有个中期检查,最后有个验收交接吧。工作中我们往往关注两件事:一件是这句话我说过了,或是这件事我布置给你了;还有一件是结果是不是我想要的。这里隐藏着两个危机:一个是你说的是不是对方就收得到,它能否正确理解你的工作指令,如果他没有正确理解,怎么办?另一个是,到最后发现结果不是我想要的,怎么办?重做吗?既浪费时间和资源,还要生一肚子气。况且很多时候,不可能给你重做的机会和时间了。怎么办?如果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建立流程管理的系统,最起码做到中期检查吧。还可以发现问题及时纠偏,亡羊补牢也还来得及呀。
要尽量避免无效工作。无效工作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绝对无效劳动,压根这项工作就没有意义,对于这类工作,要在一开始制定工作时,就要及时剔除。怎么做呢?四个字:“简单合理”,一是精简各项工作任务,可做可不做的坚决不做;二是实现单一管理,同一类事情交给一个人做,由一个人承担责任,并建立考核机制;三是能合并的工作合并完成,尽量集中起来做,不要今天螺丝明天螺母,每天都要开机床;四是理顺管理和监督流程,尤其是要建立监督机制,最好是各工序之间都能相互制约,这样上一道工序的无用功,下一道工序马上就能发现,并申请撤销了。还有一类无效工作是相对无效劳动,主要是指时间接口不对,也就是工作上产生时间应用偏差,比如我想喝茶,水烧开了,可是发现茶叶没了,再去买发现水又凉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排序,学会运用统筹方法,建立最恰当合理的工作流程。现代经济危机下,很多企业提出零库存的概念,就是解决相对无效劳动的一种策略。
要注重人际沟通。我提目中无人,是一种心态和理念,并不是说不注重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时候很多工作,需要团体协作才能完成,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上传下达。时间管理沟通的重点在于找到时间切合点。人际沟通需要很多技巧,但是根本的宗旨在于解决所有有碍时间管理的各类矛盾。
上一篇:领导与下属不同的区别
下一篇:管理者不能无为而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