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执行常见的问题分析
文章类别:内部控制培训发布时间:2012年4月9日点击量:
企业失败的原因并非是战略规划出了问题,而是因为糟糕的战略执行。一个企业要很好的解决战略落地的问题,就必须将其战略规划与绩效管理系统进行有效地对接。中国企业在战略执行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因此要妥善解决企业战略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企业业战略的实现,有赖于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支撑。一个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越高,则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当一个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越低,则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小。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则是企业界和咨询界共同关心的管理实践课题。
企业应该建立战略中心型组织,组织中的财务、质量、流程、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等职能仅仅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个构成,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是持续的取得优异的业绩,如果我们片面的强调管理活动中的某一个方面,最终会妨碍企业长远的、整体的发展目标,任何组织必须用一种全面的的观点来代替那些短视、片面的行为,基于这种观点,使得战略管理居于组织管理体系的核心地位,而财务、质量、流程、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等都是为其服务的。
在构建战略绩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人力资源部、员工自己,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可以说:无论是设计战略绩效体系,还是实施战略绩效体系,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应该是“全民参与、各司其职”。
企业战略无法落地,仅有目标,没有相关措施及行动方案支持,比如在企业执行战略时,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1、行业的规模有多大?公司的份额为多少?可以说行业决定了你公司的发展前景!
2、仅仅签订了财务性目标,获取财务性目标的途径是什么?关键措施是哪些?要锁定哪些目标客户群?
3、客户最关心的价值主张是什么:交货期、价格、质量、产品功能、服务、品牌、售后服务、关系?
4、执行这些关键措施的资源需要哪些?人力资源以及财务预算又是多少?
有的企业在实施战略绩效管理时,仅仅由人力资源部门来推动实施,公司中高层没有参与,导致推行过程举步维艰,最后不得不放弃。要知道战略绩效实质就是整合战略规划与绩效管理的管理系统,将公司的战略转化为员工的日常行动,通过战略研讨、战略规划、目标设定、绩效实施、绩效考核及回报等不断循环的过程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没有高层的参与则无法明确战略,无法明确战略,绩效管理也就失去了源头,公司推进战略绩效管理项目时一定需要最高主管层参加!
有的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时,抓不住重点的考核指标,仅仅从员工岗位的职责来推到考核指标,体现不出企业对业绩的关注和对员工行为的牵引。
同时很多的企业在实施战略绩效管理时,忽视了基层员工的参与,上下级之间沟通的不足造成绩效管理遭遇抵触;很多公司将绩效回报仅仅作为奖金分配与职位晋升的手段,激励方式单一,难以满足员工的多层次需求。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无可非议,但是不能牺牲社会利益,不能牺牲长远利益,不能牺牲老百姓的居住环境、不能牺牲子孙后代的资源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这样的做法得不偿失。
绩效管理应该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回报。下属在实施个人绩效计划周期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刘洋总监不应该仅仅只是在考核阶段才对下属洪峰说:你犯了两次同样的错误。其实在下属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就应该明确指出来,并给予辅导和支持,不能为了考核而考核。
绩效考核当成绩效管理,缺少系统的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回报等的系统管理过程,变成了为考核而考核,导致绩效管理无法形成对公司战略的有效支撑。
公司缺乏绩效管理文化,主管们在进行绩效管理时,缺乏足够的领导力。主管们应该如何做评估?评估什么?下属哪些方面需要改进?通过什么方式去改进?下属绩效不佳,是个人能力或技能方面的原因?心态方面的原因?还是其它原因?是否需要上级支持或者同伴协助?
很多公司在实施战略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支撑绩效管理系统的企业文化与领导力,导致绩效管理发挥不了相应的作用。
企业战略管理的出路在于建立以战略为中心的组织管理体系。企业应该建立适合自己内外部经营环境的战略绩效管理体系,使战略规划与绩效管理能够形成有效对接,将公司的战略转化为员工的日常行动,实现战略的落地。
上一篇: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中的瓶颈与问题
下一篇:浅谈跨界营销的存在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