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走向产城融合转型升级实战案例解析
【课程编号】:NX46132
产业园区走向产城融合转型升级实战案例解析
【课件下载】:点击下载课程纲要Word版
【所属类别】:项目管理培训
【培训课时】:可根据客户需求协商安排
【课程关键字】:产城融合培训
我要预订
咨询电话: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机:18971071887邮箱:Service@mingketang.com
课程背景:
产业与城市相辅相成,互利共生。随着产业园区的演化和发展,园区承载的功能日益多元化,大量城市要素和生产活动在区内并存聚集,从而推动了产业园区的城市化进程,园区经济与城区经济逐渐走向融合。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应该从单一生产型的园区,逐渐规划发展成为产城融合的产业园区。
产城融合强调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结合本地地理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依托于城市独特的信息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创造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态产业,发挥城市的规模聚集效应创造更大的产业经济价值。目前,产城融合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先导。
培训对象:
区域政府、大型房地产机构、园区等决策者、管理者、经营者。
培训方式:
理论讲演+案例剖析+经验分享+互动讨论+问题解答
课程大纲:
一、从“产城分离“到”产城融合“,产业园发展的必然结果
1、从《雅典宪章》到《马丘比丘宪章》,产城融合的基因沿革
2、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
3、传统产业园区发展瓶颈
4、产城融合——产业共生体
二、产城融合的内涵
1、人本导向
2、功能融合
3、结构匹配
4、空间支撑
三、推动产城融合的内在动力
1.0阶段:以生产要素需求推动
2.0阶段:以服务要素需求推动
3.0阶段:以科技创新要素需求推动
4.0阶段:以城市功能要素需求推动
四、产城融合的内容
1、工业发展对城市载体的支撑
1.1产业结构调整
1.2空间结构优化
2、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企业的支撑
2.1园区服务转变为城市运营
2.2从资产管理到创新空间运营
3、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对工业人口的支撑
3.1从园区开发到产城融合服务
3.2从企业级服务到产业级服务
五、产城融合的实现路径
1、产业政策引导
2、量化评估标准
3、土地管理改革(多规合一)
4、产业投资创新
孟老师
讲师简介:
孟波老师
产业园区实操专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本科毕业
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主任工程师
15年产业园区、文旅小镇、城市更新等多家标杆项目实操经历
现任某知名国企集团产业规划投资总监
曾任职万科集团、上海临港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等行业标杆甲乙方单位
近300平方公里的开发经历使孟老师在产业开发领域有很深的个人心得与丰富的独到见解
操盘部分项目:
上海临港蓝湾小镇整体开发、上海金山通用航空产业园、工业算法云脑(昆山)产业园、盐城市高新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湖北省大悟县体育文旅小镇、武汉光谷科技新城、武汉泛金融港金融集聚区、西宁卫城空间发展行动纲领、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武汉长丰RBD 、盐城市三湾人家、哈尔滨三家湾新城、武汉东湖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上海长兴岛马家港、上海医药集团生物医药产业园、甘肃省河西堡镇文化休憩园广场、西安城市中轴线未央路城市设计等
获奖清况:
《盐城市三湾人家新农村建设规划》获2013年第四届上海市建筑学会优秀奖
《武汉泛金融港区域城市设计》获2011年第三届上海市建筑学会优秀奖
《武汉东湖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概念规划》获2009年第二届上海市建筑学会优秀奖
发表的论文著作:
1、《基于文化传承分析的西宁卫城空间发展规划》《规划师》2014年第11期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精细化设计--以苏北地区村庄规划为例》《规划师》2014年第3期
3、《面向可操作性的城市设计控制体系——武汉泛金融港城市设计技术创新与实践》发表于《规划师》2012增刊
4、《武汉东湖生物医药产业园概念性总体规划》发表于《建筑知识》2010年第8期
主讲课程:
《城市更新进程下的工业用地存量转型》
《产业园区走向产城融合转型升级实战案例解析》
《产业地产战略解码之产业定位研究分析》
《战略解码产业地产之开发运营》
《管理红利时代土地开发与土地管理》
《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模式与产业新城及城市更新类项目操盘模式剖析》
我要预订
咨询电话: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机:18971071887邮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2025年
202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