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管理培训公开课计划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2025年
2024年
项目管理培训公开课
项目管理培训内训课程
热门企业管理培训关键字
一击必中™——复杂环境下的项目管理
【课程编号】:MKT034286
一击必中™——复杂环境下的项目管理
【课件下载】:点击下载课程纲要Word版
【所属类别】:项目管理培训
【时间安排】:2025年06月25日 到 2025年06月26日4680元/人
2024年07月10日 到 2024年07月11日4680元/人
【授课城市】:广州
【课程说明】:如有需求,我们可以提供一击必中™——复杂环境下的项目管理相关内训
【其它城市安排】:深圳
【课程关键字】:广州项目管理培训
我要报名
咨询电话: | |
手 机: | 邮箱: |
课程背景
在当前企业不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如何更为高效的利用资源,提升资源转化效率,降低试错成本和机会成本,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这其中,比较有效的途径,莫过于提高工作效率。为此,我们依托多年的管理培训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开发了《一击必中》这一沙盘课程。
课程目标
认知转变和信心增强:
通过6类典型项目的沉浸式演练,可以让学员认识到,做好一件事情其实并没有多难——课程中的思考方法和趁手的工具并不难掌握,且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适用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只要多加练习,“我”也能“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执行力跃迁:
课程中提供的“JOS”工具,为学员在实操层面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导工具——学员一旦学会运用,会主动在工作中实践,因为学员会认为这是一种成长和技能提升。对组织而言,员工主观能动性增强,必然会带来执行力跃迁;
为组织良性发展提供助力:
员工态度向积极方向转变和技能提升,对于任何组织而言,都是难能可贵的收获——组织由个体组成,如果个体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那么组织势必充满活力,“兵强则士勇”是这一现象的贴切描述。
课程对象
各级管理者及骨干员工
课程大纲
课程导入:
思考:什么是项目?为什么要学习项目管理?怎样学习项目管理?
1、建立项目认知
2、当今项目难点
模块一:小荷——工作“好”的标准是什么?
沙盘推演:第一轮——小荷
1、干系人认知
2、提升自我效能的三种途径
案例分析:以中国女子双人跳水为例
模块二:三思——干系人识别及应对
沙盘推演:第二轮——三思
1、把事做好的标准
以合理的资源代价换取干系人的满意
2、干系人动机分析
3、干系人也是一种资源
4、干系人管理工具
凸显模型
面对各类干系人的应对原则
5、目标地图的应用
项目基本目标的指标化描述
干系人满意的指标化描述
模块三:运筹——项目计划的制定
沙盘推演:第三轮——运筹
1、任务分解工具
WBS,确定颗粒度
预测型、迭代型和适应型任务分解的异同及参考原则
2、规划工作进度
网络图
确定工作时序排序及最长路径
3、工作量估算
4、进度管理工具
甘特图
5、资源规划
资源统筹与峰值处理
6、计划
模块四:变化——风险预判及管理
沙盘推演:第四轮——变化
1、预测型、迭代型和适应型任务分解的异同及参考原则
2、宏观风险预判
PESTLE模型
3、微观风险预判
TOMB模型
4、常见预防及管理手段
风险矩阵
模块五:狂澜——过程控制与循环改进
沙盘推演:第五轮——狂澜
1、计划
认清现状与信息判别
确定阶段性目标
目标的可执行与可检查性
2、执行
确保执行与计划中的目标一致
3、检查
检查模式的明确性与引导性
4、行动
科学化总结和计划的进阶优化
模块六:人心——项目中的沟通和多部门协同
沙盘推演:第六轮——人心
1、建立利于沟通利益框架
2、冲突化解的三种方法
创建超级目标
Win-Win交换
拉近情绪距离
3、项目沟通中的自我定位
4、不同沟通手段的组合使用
沟通计划
丁老师
具有12年以上大型日企、德企等外资制造型企业工作经验及16年以上专业管理咨询、培训工作经验,是中国著名项目管理专家,专注研发项目管理、生产改善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成本管控项目、流程管理项目咨询与培训,精通运用项目管理流程及方法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策略及实务,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管理的难点、瓶颈等有系统的研究及丰富的经验。辅导过数千家大型企业集团的相关项目管理。
宋老师在制造型企业从事项目管理实践近10多年,亲自管理合同额过千万的项目数十项,具有丰富的实操经验。宋老师每年投入大量时间深入企业内部参与真实项目,为其提供项目管理、咨询服务,他密切关注项目管理者生存现状,对项目管理中最新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研究总结。与其他“学院派”讲师相比,宋老师课程所采用案例具有更真实、更贴切的特点;宋老师由于长期亲密接触项目一线人员,因此,讲解风格生动、贴近实际,更易引起学员共鸣。
作为一位杰出的管理顾问与培训师,他的理论来源于对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多年的成功项目咨询实践,因此他的观点和建议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他的经验与理论对于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中小企业尤其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