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智能建造与工程建造数字化
【课程编号】:NX45601
人工智能、智能建造与工程建造数字化
【课件下载】:点击下载课程纲要Word版
【所属类别】:研发管理培训
【培训课时】:1天
【课程关键字】:人工智能培训
我要预订
咨询电话: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机:18971071887邮箱:Service@mingketang.com
课程背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建造以及工程建造数字化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尤其是建筑领域。年初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国务院国资委也强调中央企业要把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在建筑行业,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工程质量。例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管线排布可以实现“透明化”管理,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建造模式。同时,工程建造数字化也成为了企业提升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的关键。无论是从国家政策导向,还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来看,掌握人工智能、智能建造与工程建造数字化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于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课程收益:
1、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对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和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发展战略。学员还将学习到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组织架构调整、项目管理等知识,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
2、学员将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技术原理以及在建筑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掌握智能建造的核心技术,如BIM(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机器人技术等,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同时,熟悉工程建造数字化的全过程管理,包括项目策划、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阶段的数字化操作。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提升自己在建筑行业的竞争力,为职业晋升创造更多机会。掌握前沿技术后,可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变革,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人才。此外,学员还将具备参与智能建造项目的能力,能够胜任如智能装备操作师、数字化项目经理等新兴岗位。
4、课程将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人工智能、智能建造与工程建造数字化在国内外的成功应用,帮助学员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学员将有机会接触到行业内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拓宽思维,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
培训大纲:
1.开场与行业背景介绍
欢迎致辞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筑业转型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
2.人工智能赋能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
2.1智能设计关键技术
参数化设计理论与优化方法
生成式设计原理与关键算法
多目标优化设计与计算方法
2.2智能制造关键技术
装配式构件智能生产线技术
智能化构件堆放与物流系统
构件生产的智能缺陷检测技术
装配式构件智能拼装工艺
2.3智能建造关键技术
施工行为感知与解析
施工现场的智能建模与孪生
施工自主推理与决策
2.4智能运维关键技术
集成数字交付技术
智慧建筑与数字孪生技术
设备异常行为智能识别技术
2.5成果落地与实践案例
成套技术成果
典型案例展示
3.人工智能与智能建造前沿技术分享
3.1多模态工程数据数据融合与解析
AI赋能建筑行业的三大核心要素:算据、算力、算法
基于语义视觉的复杂建造场景多目标特征解析
基于语义点云的自动场景解析与高效三维逆建模技术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施工要素关系解析与语义描述
3.2生成式技术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生成式技术
建筑图纸合规性审查生成技术
施工场布规划方案生成式技术
施工巡检日志生成式技术
3.3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
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建造过程感知与场景解析
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建造过程自主推理与智能决策
智能施工管控大脑Co-Pilot的概念与实践
3.4人工智能与智能建造前沿研究方向探讨
国外最新技术与创新
国外企业典型成果与案例分享
4.互动讨论
互动讨论:智能建造技术在新能源项目中的挑战与机遇
卢老师
讲师简介:
卢昱杰老师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同济大学建设工程管理博士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学者
入选2023年全球前2%科学家
《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编委会副主任
同济大学“绿色建造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绿色建造与运维分会副秘书长
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副秘书长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基础设施与运维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建筑智能工业化》客座主编、以及多本国际前沿学术期刊编委
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博导|青年百人
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建造与智慧施工团队负责人
擅长领域:智能建造和运维、绿色建造、可持续发展、工程管理等。
实战经验:
卢昱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博导、青年百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学者,入选2023年全球前2%科学家。2006年和201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分别获土木工程本科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并荣获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13至2018年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建设系(Department of Building)任助理教授。
长期致力于智能建造、绿色建造、工程管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基于人工智能与建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建立了施工现场精准识别与管控、复杂场景逆向建模(scan-to-BIM)、工程全寿命期能碳双控等技术,积极推动智能建造专业的发展。
现任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绿色建造与运维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基础设施与运维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低碳智慧城市专委会委员、中华建设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专家、上海市施工企业协会技术专家、上海市BIM技术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设和交通青年人才协会会员、同济大学“绿色建造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建造与智慧施工团队负责人、《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编委会副主任、《建筑智能工业化》客座主编、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Buildings等多本国际前沿学术期刊编委。
卢教授发表学术论文超过100篇,其中SCI/SSCI论文45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主持科研项目超过850万。分别获得上海市、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国际会议优秀论文等国内外奖励。受邀担任工程管理SCI期刊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等编委和客座主编,并担任24本国际期刊及10个国际会议的科学评审会成员。
主讲课程:
《人工智能赋能绿色建造》
《工程视觉与感知智能》
《智能建造与科技创新》
《可持续建造与科技论文写作》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建筑科技创新》
《工程视网膜:给每个工地装上眼睛》
《数智科技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中的创新发展与应用》
《AI增强智能建造与工程管理,赋能建筑新质生产力与教育教学创新》
《人工智能增强技术和数据科学对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设计的影响与日俱增》
我要预订
咨询电话: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机:18971071887邮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2025年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