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课堂-企业管理培训网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400-8228-121

值班手机:18971071887

Email:Service@mingketang.com

您所在的位置:名课堂>>内训课程>>项目管理培训

城市更新的形势研判与市场机遇分析

【课程编号】:NX46401

【课程名称】:

城市更新的形势研判与市场机遇分析

【课件下载】:点击下载课程纲要Word版

【所属类别】:项目管理培训

【培训课时】:2天

【课程关键字】:城市更新培训

我要预订

咨询电话: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机:18971071887邮箱:

课程背景: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已突破65%,城市发展正式从“增量扩张”迈入“存量焕新”的关键阶段。然而,在国家严控大拆大建、地方财政承压、市场盈利模式亟待重构的三重压力下,城市更新实践陷入普遍困局:政府部门纠结于政策边界与创新尺度,企业面临“投入大、周期长、收益难平衡”的投资难题,技术团队则困惑于规划落地与民生需求的衔接。

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转型,不仅是开发逻辑的颠覆,更是对政策解读、风险防控、资源整合能力的全新考验。许多参与者虽有更新意愿,却因摸不透政策红线、找不到资金闭环路径、理不清多方权责关系,陷入“想动不敢动、启动难持续”的困境。

本课程直击核心痛点,通过政策解码、案例拆解、方法提炼,帮助学员穿透城市更新的复杂表象,构建“政策-市场-模式”三位一体的系统性认知,掌握从合规操作到可持续运营的全链条方法论,让城市更新真正从“政策任务”转化为可落地、能盈利的优质业务。。

课程收益:

●学会政策合规与转化:掌握2021-2025年核心政策的约束与弹性空间,理解政策延续逻辑,学会将国家政策拆解为地方实操方案,规避政策雷区。

●理解案例逻辑与工具复用:吃透8大标杆案例的破局路径,掌握产权整合、资金平衡等可复用工具,学会提取风险分配法则,明确多方权责边界设计方法。

●掌握市场机遇与角色定位:把握四大黄金赛道的进入门槛与盈利公式,理解不同主体转型逻辑,能通过市场数据判断本地项目潜力与竞争格局。

●掌握全周期风险防控:识别“政策-资金-社会”三重风险指标,学会应用风险缓释工具,理解案例中的风险分配机制,能独立设计防控方案。

●理解技术趋势与规划落地:明晰五大趋势落地路径,掌握《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导则》实操转化方法,学会将数字技术融入项目全周期,提升落地效率。

课程对象:

1)政府管理人员需要政策解读

2)企业投资部门关注市场机会

3)规划师等技术人员需要知晓专业准则

课程方式:

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讨论+引导思考

课程大纲

第一讲:认知破局——城市更新的核心逻辑与时代必然

一、城市更新是什么?

1. 城市更新的内涵

——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阶段转变

2. 城市更新与棚改、旧改、存量改造的异同

二、新型城镇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顶层设计解码:十四五规划

关键文件解读:《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方案》、《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5月《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2025年7月《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导则》》

——2025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迎接十五五规划

——近5年政策梳理总结

三、拉动内需、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的协同

1. 拉动内需:城市更新激活投资与消费

2. 化解风险:严控大拆大建,避免加剧地方债务和房地产风险

四、城市发展阶段的必然

1. 城市化中后期

2. 城市更新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

第一阶段:萌芽期(20世纪50-70年代)——“推倒重建”导向

第二阶段:扩张期(20世纪80-2000年代)——“开发驱动”导向

第三阶段:转型期(2010-2020年代初)——“有机更新”导向

第四阶段:融合期(2020年代至今)——“可持续治理”导向

第二讲:实战解码——标杆案例中的破局方案与可复制经验

案例一:产权整合突破——深圳“双95%”规则

项目:罗湖湖贝旧村改造

创新点:

——首创“双95%”产权处置规则(建筑物面积95%+权利人数量95%同意即可启动);

对“钉子户”实施“个别征收+司法裁决”强制程序(全国首例司法判例)。

效果:10年僵局项目2年内启动,拆迁成本降低30%。

案例二:资金平衡创新——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

项目: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更新

创新点:

1)空间价值挖潜:利用沿街围墙退界空间嵌入咖啡店、书吧(年租金收益超500万元)

政企收益分成:政府零投入,企业享有8年经营权,到期无偿移交社区(“建造-运营-移交”BOT模式)

2)民生商业融合:改造后老年助餐点使用率提升70%,社区商业坪效增长3倍

配套文件:《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案例三:低碳技术应用——北京首钢园工业遗存改造

技术亮点:

1)高炉改造为“光伏幕墙+储能系统”综合能源站(年减碳量1. 2万吨)

2)利用废弃冷却塔建成AI数据中心(PUE值低至1. 15)

3)植入“近零碳展厅”(光伏玻璃发电量>建筑耗电量)

产业转化:老厂房变身元宇宙创新中心(入驻商汤科技等企业,租金达周边写字楼1. 8倍)。

案例四:社区自治模式——广州小石集危房自主更新

1. 机制创新:

1)业主共治:居民成立更新委员会自筹资金(户均出资8-15万元)

2)企业代建:房企提供模块化建造(工期缩短至6个月)、后期物业托管

3)政策突破:政府允许增容6%用于嵌入托育中心(产权归全体业主)

2. 成效:零上访、零强拆,居民回迁率100%

案例五:TOD开发升级——成都陆肖TOD

1. 模式创新:

1)“轨道+社区+商业”三维增值:地铁上盖开发住宅/商业,地下联通枢纽

2)土地溢价反哺:住宅销售利润补贴公服设施(建成社区医院、学校);

3)绿色技术集成:空中连廊系统减少地面交通压力,光伏车棚覆盖率达90%。

2. 经济账:项目整体IRR提升至8. 7%(传统开发仅5. 2%)。

案例六:历史文化活化——厦门中山路历史街区

1. 保护性开发:

1)“修旧如旧”技术标准:采用传统工法修复骑楼,AI扫描还原砖雕纹样;

2)功能再造:首层保留老字号商铺,二层引入设计师工作室(租金溢价40%);

3)资金闭环:附条件出让地块(要求保护立面),开发商配建口袋公园抵充地价。

2. 客流数据:改造后年轻客群占比从12%升至58%。

案例七:城中村改造——西安曲江模式

1. 政企协作突破

1)“房票安置+存量房去化”:拆迁户凭房票购买指定商品房(政府定向收购房企库存);

2)产业先行导入:改造前签约文旅企业,确保回迁区商业入驻率>80%;

2. 增值收益共享:村民以土地入股开发公司,享受20年分红(户均年收益7万元)。

第三讲:赛道掘金——市场机遇与风险防控的实战策略

一、市场现状与挑战

1. 数据透视:全国项目规模、区域分布、投资主体结构(2020-2024)

2. 核心痛点:资金平衡难、产权复杂、盈利周期长

二、机遇赛道

1. 产业升级型更新:老旧厂房改造为科创园区

案例:北京首钢园

2. TOD综合开发:地铁上盖物业价值重构

案例:成都TOD模式

3. 商办存量焕新:写字楼/商场调改与绿色认证(ESG驱动)

4. 15分钟社区圈:老旧小区服务功能嵌入(政策红利点)

三、市场主体参与策略

1. 开发主体角色演化

1)房企转型:从“开发商”到“运营商”的盈利模式重构

2)国央企主导趋势:地方城投、城建集团操盘逻辑

2. 关键能力建设

1)政策合规性设计(规避政策雷区)

2)资金闭环方案:财政+专项债+社会资本+金融工具(REITs退出路径)

3)产权整合策略:集体用地、多产权商铺的实操解法

四、风险识别与应对

1. 典型风险清单

1)政策变动风险(如规划调整、拆迁标准变化)

2)现金流风险:长周期下的资金链压力测试

3)社会风险:原住民诉求与舆情管理

2. 风险缓释工具

1)政企合作模式创新(ABO、EOD等应用场景)

2)保险资金、政策性银行的低成本资金引入

第四讲:未来已来——技术变革与政策落地的实施工具箱

一、未来五大核心趋势

趋势一:绿色化——从“节能改造”到“负碳建筑”

1)强制标准:2025年起多地要求新建更新项目碳排放强度下降

2)技术应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碳捕获混凝土、智能微电网成标配

3)市场机遇:绿色更新衍生碳交易收益

趋势二:数字化——全周期智慧管理

1)CIM平台普及

2)建造革命:AI设计(自动生成合规方案)、建筑机器人(砌墙/喷涂效率提升5倍)、区块链产权管理

趋势三:民生化——公共服务驱动更新

1)15分钟社区圈强制配套:托育、养老、便利店嵌入老旧小区

2)保障房转化:收购存量商办改保障性租赁住房

趋势四:轻量化——微更新主导新增市场

案例:成都猛追湾街道改造(投入43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 1亿)

趋势五:金融化:REITs退出常态化

二、《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2025. 7. 17)

1. 用地政策:弹性化空间治理

1)混合用地与产权整合

2)容积率激励与增容机制

3)产权归集与整体报批

2. 金融政策:多层次资金闭环

——财政+金融工具组合

1)财政资金

2)金融创新

3)社会资本

4)盈利模式重构

3. 主体协作: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共建

1)政府角色:设立专职机构统筹规划

2)市场主体:房企转型“运营商”,国企成立更新集团

3)居民参与:居民议事会达成共识

4. 技术赋能:数字化与绿色化

1)智能建造

案例:广州小石集采用钢结构模块化装配,降低扰民;

2)低碳更新:强制要求绿色建筑标准

5. 流程再造:全周期管理

案例:上海首创“五阶段贯通”机制

三、《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导则》

1. 成果框架变革:从“蓝图规划”到“实施工具箱”

2. 新增成果要求解析(核心突破点)

1)更新体检报告:精准诊断的“城市CT”

要求深度:建筑层面+社区层面+城区层面

案例:成都某片区体检报告,推动适老化改造列为优先项目

2)产权处置与资金平衡

产权创新要求:明确分散产权整合路径+制定历史遗留产权确权规则

3)数字化成果库:全周期管理的“数据底座”

案例:上海黄浦区通过数字化库自动预警

4)运营方案:从“改造完成”到“长效造血”

核心模块要求:物业模式+产业培育+智慧运维

3. 实施性强化:五大刚性管控指标

四、数字化赋能城市更新

——展示城市更新规划中的数字应用技术

——展示城市更新可视化平台类型

王老师

王沐沐老师 城市更新与城乡规划实战专家

12年工程实战经验

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

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

高级工程师

财政部评标专家、北京市评标专家

北京市职称评审专家、知网专家库专家

曾任: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丨工程师

现任:某科创版上市公司丨总规划师

擅长领域: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城市治理、城市体检、政策解读、招投标

——■专业领域成果:奖项、著作、标准三位一体■——

10项省级大奖:其中3项一等奖(如2017YGH002-08、2015ycz006-12)、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覆盖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镇规划等全领域;

3部专著+10篇论文:副主编《城市规划中的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参编《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方法》(科学出版社)及教育部教材《国土空间规划概论》(同济大学出版社);在IEEE国际会议、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平台发表论文10篇,其中《基于特色风貌的城市设计管控要素研究》被核心期刊《中华建设》收录,成为规划管控的重要参考。

1项地方标准: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制《郑州市城市设计编制规定(试行)》,为地方城市设计提供法定依据,累计指导100+片区规划编制。

——■行业权威:多维度认证的“评审+教学”双栖专家■——

1)作为财政部、北京市双料评标专家,年均评审规划项目50+,深谙标书编制的得分要点与行业潜规则。

2)担任北京市职称评审专家、知网专家库专家,参与行业人才评价与学术论文审核,把握领域发展脉搏。

3)作为教育部虚拟教研室专家、赤峰学院企业导师,参与高校规划教材编写与人才培养,擅长将实战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教学内容。

——■实战经验:从甲级院项目攻坚到上市公司战略规划,解码城乡发展新路径■——

实战经验板块类型一:城市更新类

01-历史地段更新:提出“秩序与自发并置”更新策略,主导【郑州老街坊保护项目】,采用“微改造+文化植入”模式,既保留历史文脉又激活商业价值,相关成果入选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优秀案例。

02-片区更新:作为项目负责人主导《郑州市二七区郑密路南、南四环路西片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从土地整理、功能置换到公共设施配套的“现状诊断-方案设计-实施落地”闭环体系,该项目获2020年河南省优秀勘察设计奖二等奖,直接推动片区产业升级与人口导入。

实战经验板块类型二:城乡规划类

01-法定规划编制:担任《中牟县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项目负责人,创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规划理念,获2017年河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规划实施后推动中牟县GDP年均增长8.2%。

02-乡村振兴与城乡一体化规划:在《区级行政单元城乡一体化规划策略研究》中提出“中心村+产业集群”模式,主导的夏邑县城乡规划实施评估获2019年河南省优秀勘察设计创新奖二等奖,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实施-评估”全周期解决方案。

03-规划标准与管控体系制定:作为《郑州市城市设计编制规定(试行)》主要起草人,构建“特色风貌-空间形态-建筑导则”三级管控体系,累计指导郑州100+片区规划编制,相关经验被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概论》(教育部教材)。

04-专业领域人员能力提升:曾为华中科技大学、赤峰学院、城市规划信息化论坛等讲授《遥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实景三维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标书编制技巧与评标专家视角高分策略》《城市更新的形势研判和市场分析》《城乡规划原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实践探索》《社区生活圈的应用场景》等课程,获得一致好评;

主讲课程:

《标书编制技巧与评标专家视角高分策略》

《城市更新的形式研判与市场机遇分析》

《乡村振兴的政策剖析和村庄规划实践探索》

《国土空间规划综合防灾——从风险防控到韧性城市》

《城市体检全流程——从数据诊断到更新行动的政策赋能》

《政策赋能与场景落地——人本化社区生活圈规划全流程》

授课风格:

实战案例驱动,理论落地性强:老师的课程以自身参与的10+省级获奖项目为核心素材,将抽象的规划理论融入具体案例的拆解中,还原项目从调研到落地的全流程,包括遇到的难题及解决策略,让学员直观感受理论在实战中的应用逻辑,避免“空对空”的概念讲解。

政策与技术双轨融合,视角立体多元:课程既深入解读国家及地方最新政策的底层逻辑,又同步讲解卫星互联网技术、数字孪生平台等前沿工具在规划中的应用,这种“政策方向+技术落地”的双轨授课模式,帮助学员构建从宏观到微观的完整知识体系。

互动性与工具输出并重,注重实用价值:课程设置大量案例讨论、方案修改等互动环节,结合自身评标经验现场反馈,直指问题核心,让学员在课堂上就能动手实践,确保“学完即能用”,有效缩短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的距离。

我要预订

咨询电话: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机:18971071887邮箱:

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项目管理培训推荐公开课

名课堂培训讲师团队

涂山青-企业培训师
涂山青老师

涂山青老师 涂山青,一个致力于把先进观念植入到企业“骨髓”的培训师; 涂山青...

李皓明-企业培训师
李皓明老师

李皓明老师 职场效能提升专家 12年团队管理与项目管理实战经验 10年企业大学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战...

朱越民-企业培训师
朱越民老师

★中国十大女培训师 ★中国首届职业讲师论坛十佳金牌讲师 ★荣膺IPTS “08中国最具魅...

项目管理培训内训课程

热门企业管理培训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