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创新——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课程编号】:NX46382
产业政策创新——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课件下载】:点击下载课程纲要Word版
【所属类别】:战略管理培训
【培训课时】:1天
【课程关键字】:经济发展培训
我要预订
咨询电话: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机:18971071887邮箱:Service@mingketang.com
课程背景:
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科技革命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交织的背景下,我国地方产业政策正面临系统性挑战。传统“GDP导向+要素投入”政策模式遭遇三重挤压:安全约束硬化,绿色刚性增强,创新不确定性加剧。当此变局,产业政策亟需从“政府主导选赢家”转向“市场主导建生态”的范式跃迁。
当前政策执行存在诸多结构性矛盾,制约高质量发展进程,如政策空转困局、产业同质化陷阱、中小企获得感弱、财政不可持续等。这些痛点折射出“行政干预为主、市场协同不足”的旧模式已难以为继。
面对挑战,先锋地区已探索出可复制的破题路径,例如合肥“以投代补”模式,通过国资平台参股京东方、蔚来等企业,撬动面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又比如浙江“企明星”系统,利用企业画像雷达图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实践印证,唯有通过政策创新,才能构建适配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政策体系。
课程立足“理论-工具-实践”三维打通,旨在解析产业政策从“挑选赢家”到“生态赋能”的转型逻辑,淬炼场景化政策工具箱,赋能地方政府构建“目标锚定→工具创新→效能闭环”的治理能力,为破解发展瓶颈、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先机提供系统性实践指南。
课程收益:
掌握范式跃迁方法论,系统认知产业政策从“挑选赢家”到“生态赋能”的转型逻辑,破解产业同质化、政策空转困局。
构建精准施策能力,运用企业画像雷达图、AI政策仿真等工具,实现政策与企业需求的智能匹配,提升中小企政策获得感。
创新政策工具,通过传统工具升级、制度突破工具、数智赋能工具的组合应用,适配不同产业场景需求。
设计动态治理机制,构建“监测-评估-迭代”闭环,建立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政策退出阶梯,提高产业政策实施有效性。
培育新质生产力制度土壤,将创新、双碳理念融入政策KPI,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课程对象:
地方政府产业经济相关决策者、管理者,产业园区负责人,企业战略官、政策研究智库
课程方式:
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模式解析
课程大纲
导入:地方发展中存在产业政策空转、产业同质化、中小企政策获得感弱、财政可持续性弱等问题,现代化经济发展背景下亟需产业政策创新。
第一讲:产业政策创新的范式跃迁
一、高质量发展对政策的重塑
1. 目标升维:从GDP导向→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案例:浙江“亩均论英雄”改革
2. 安全底线:重点产业供应链风险图绘制
案例:安徽新能源汽车零件国产化率诊断
3. 约束硬化:碳排放强度约束VS产业竞争力平衡
案例:湖北宜昌化工“关改搬转”经验
二、政策定位转变:从“挑选赢家”到“生态赋能”
1. 传统模式
案例:易导致产能过剩和市场扭曲(如光伏产业过度投资,房地产业调控)
2. 新型范式
1)聚焦功能性政策
案例:贵州“算力券”机制,中小企业免费兑换算力→驱动AI应用生态生长
2)产业补贴市场化
案例:合肥“以投代招”京东方项目,“政府代建厂房+投资基金入股→撬动面板产业集群”
三、实施手段转变:从“行政干预”到“市场化引导”
1. 工具创新
1)间接引导工具
案例: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一期、二期、三期,合肥量子信息“沿途下蛋”机制。
2)场景化政策包
案例:科技型初创企业适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传统制造业适用“智改数转诊断券”
2. 数字赋能精准施策
1)企业画像模型
2)政策仿真平台
案例:浙江“企明星”应用通过算法引擎将政策精准推送至3140家企业。
四、政府角色转变:从“主导者”到“服务者”
1. 后勤型政府定位
1)科学支撑,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如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模式)、保障科研自主权
2)风险缓释,建立失业保障、终身技能培训等社会安全网
3)破除行政壁垒,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跨部门业务协同
2. 地方创新试验田
——鼓励地方探索“政策沙盒”机制
案例:苏州工业园区容错试点,允许在可控范围内突破现有政策限制
3. 多元主体共治
1)企业参与政策设计
——通过“线上意见征集”“政策沙盘推演”吸纳企业诉求,提升政策科学性
案例:南湖区企业政策预演
2)构建“双螺旋”互动机制
——政府与市场双向赋能,政府提供应用场景和共性技术平台,企业主导产学研融合
案例:北京数据资产抵押贷款试点
五、绩效评价转型:从内部考核到第三方评估
1. 建立动态评估体系
2. 政策退出机制
案例:光伏补贴逐步退坡与产能过剩预警联动
第二讲:构建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一、“四步法”产业政策设计
1. 趋势研判
——技术成熟度曲线(Gartner曲线)应用:识别萌芽期、成长期技术
工具:用PESTEL模型分析本地产业未来3-5年的关键变量
2. 目标锚定
——量化目标树设计(规模、质量、创新、绿色维度)
3. 工具选择
1)政策适配器设计
2)政策精准化靶向设计
——企业画像雷达图,企业政策适配评估维度“研发密度”,“碳效等级”,“链主协同度”
4. 风险预案
演练:针对在地主导产业,设计“技术突变”“供应链中断”等情景应对预案
二、政策工具箱的组合创新
1. 传统工具升级
——财政/金融工具、人才工具、土地工具、公共服务工具
2. 制度突破工具
——数据资产化,文旅数据信托融资
案例:福建武夷山试点
3. 数字赋能工具
——政策仿真,AI沙盘推演企业响应,“政策计算器”等
案例:浙江“企明星”政策治理,“政策画像库+企业镜像库”双库驱动,实现政策拆解、智能匹配、动态评估全流程闭环。
沙盘推演:针对本地产业,进行“诊断—工具组合—路演对抗”政策设计
三、政策实施保障机制
1. 组织保障
1)链长制3.0升级:协调链长+技术链长+金融链长
案例:深圳“链长AB角”制度,常务副市长+华为轮值董事长联合牵头
2)产业政策“产品经理制”
案例:深圳工信局设政策体验官
2. 监测保障
1)评估指标创新
——从招商引资额、工业增加值增速等传统指标,转变为链主企业本地配套率、规上企业研发费用率新指标。
2)监管数字底座
——产业大脑/驾驶舱建设,税收、用电、专利、招聘等数据融合,考察政策执行情况
3. 评估保障
1)政策迭代机制
案例:合肥“以投代招”政策年度调整(根据项目返投率、IPO成功率优化流程)
2)动态校准机制
案例:江苏“政策创损补偿”,企业因政策调整损失经评估后补偿
李老师
李志平老师 产业规划与运营专家
产业经济研究专家
同济大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硕士
——♦行业认证:政企智库双栖认证专家♦——
上海市注册咨询专家
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咨询员
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上海城投集团、上海地产集团等30+大型央国企、产业园区战略顾问
——♦行业深耕:25年产业规划与运营经验♦——
现任:上海经邑数智产业研究院丨执行院长
曾任:香港城市规划研究院丨产业规划部总监
曾任:上海福卡经济预测研究所(全国知名经济预测智库)丨项目经理
擅长领域:产业规划、产业运营、产业现代化、招商引资、产业经济研究等
——♦50+城市/产业园区+产业规划项目落地:累计为沪苏渝闽等50+城市及虹桥国际商务区、苏州工业园区等40+产业园区提供产业规划或五年规划等服务。其中,为5.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超400万平方米的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完成产业发展五年规划、航空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等服务,在中长期蓝图绘制与短期策略制定上成果显著,使其成为国内临空经济园区重要标杆。
——♦100+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产业研究报告输出:凭借资深的产业规划经验,输出《上海市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上海市长宁区航空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等100+高质量研究成果,其中完成《长三角地区产业现代化发展——从产业集群到创新集群》30万字著作,成为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地图、苏州工业园区集成电路产业干部培训教材。
实战经验:
李老师20年来始终专注于城市/园区产业规划研究,开展城市/园区产业规划、城市更新、转型发展、大型企业或平台公司业务战略等业务,深谙精明增长之道,为100+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大型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或咨询服务,在市场化服务中取得了显著成就。
——【区域或园区产业规划:锚定发展坐标,绘制产城融合蓝图】——
01—为长三角一体化协调办公室、上海市发改委、苏州市商务局、靖江市人民政府等50+城市提供产业规划或五年规划服务,产出“长三角机器人产业一体化发展建议”等一批高质量成果,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精准指引。
02—服务虹桥国际商务区、苏州工业园区等40+产业园区,在产业布局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等领域形成标杆案例,助力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突破。
项目案例:主导兆润公司旗下货值超400亿元、200万平方米的经营性资产进行规划,输出《苏州工业园区兆润资产公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对工业厂房、商业地产、打工楼等各类资产进行梳理、诊断、定位和制定发展策略。项目对区域第二增长曲线的形成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使兆润资产成为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典范。
——【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破解落地难题,推动产业项目高效转化】——
01—主导开展一批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包括上海市华纺地块、郑州二砂厂等城市更新项目,松江工业园区、嘉兴工业园区等园区转型项目,无锡市高端医疗器械、腾冲户外运动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园PPP项目、中国科技开发院南京洪蓝智造产业园等产业投资项目,超90%项目都已经顺利落地并建成投运。
项目案例:在《郑州市二砂厂城市更新总体策划》项目中,担任主导规划工作。该项目规划建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20亿元,于202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落地后,不仅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更成功实现地方政府、开发企业及当地居民的多方共赢,成为城市更新领域的典范案例。
——【国资或平台公司发展战略:聚焦主业升级,助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01—为中国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上海地产、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公司、中煤集团海南分公司、上海城投高速公路公司、光明食品集团、上海静安置业等20+企业提供业务发展战略咨询服务。
项目案例:为中国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提供集成电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投资环境与保险产品创新研究服务,提出的“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业保险共同体”建议得到中国保监会、上海市人民政府认可并在上海临港新片区率先实施。
——【招商引资服务:精准链接资源,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
01—在香港城市规划院任职期间,为内地城市在香港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提供从招商策划、企业对接、会务安排等一揽子服务。
项目案例:为宜宾等城市制定招商方案,精准定位目标企业,通过高效的企业对接与精心的会务安排,使得宜宾等城市在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引入多个重大项目,推动当地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部分授课案例:
序号企业课题期数
1苏州工业园区经发部门/苏州工业园区干部培训管理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态势》10
2盐城市大丰区发改委等部门《长三角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形势分析》10
3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十五五时期产业规划思路与方法创新等》10
4苏州市商业联合会/苏州市第一百货商店有限责任公司《数字经济时代商贸服务业发展新动态》10
5无锡市商业联合会/无锡市地产行业协会《新时期商业地产转型发展路径》10
6浙江省总商会/浙江省商业联合会《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报告》5
7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产业现代化发展新路径: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跃升》5
8苏州市商业联合会《商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发展策略》5
主讲课程:
《跳出增长陷阱——以高水平产业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从产业集群到创新集群——产业现代化新路径》
《做好产业运营——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培育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道》
《产业政策创新——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数智化转型——从点状突破到系统跃升》
《新时代招商引资——双招双引、精准招、链式引》
授课风格:
逻辑严谨,框架清晰:以清晰的逻辑和严谨的结构搭建系统知识体系,帮助学员从整体上把握产业发展脉络与规律,明确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
案例教学为主,经验赋能为辅:擅长以案例教学为核心方式,在授课中融入自身20多年咨询顾问经验与积累,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实践参考,让知识兼具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启发深度思考,驱动主动学习:通过剖析案例、探讨产业问题等方式,引导学员展开深度思考,激发学习主动性,助力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启发性突出。
部分服务客户:
政府部门:长三角一本化协调办公室,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四川省宜宾市政府、苏州市商务局、三明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陇南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上海市杨浦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上海市普陀区与改革委员会、上海市虹口区政府办公室、太仓市商务局、昆山市商务局、吴中区商务区、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政府、苏州市姑苏区科技与经济委员会、吉林市东丰县政府、仪征市商务局、丹阳市商务局、广西省南宁市上林县政府、常州市钟楼区新闸街道、天津市武清区太阳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上海市宝山区国资委、重庆市江北区、上海国际汽车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产业园区:上海虹桥商务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无锡市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上海市青浦新城中央商务区、南京市溧水区洪蓝智造园、郑州市二沙文创园、四川省达州临港工业园区、浙江省秀洲工业区、宜宾市珙县京义新城、宜宾上罗新能源城、上海市青浦工业区凤北工业区、上海市松江工业区、常州市东方新城、上海三林世博核心功能区、上海市新闸路1250号创意产业园区、上海市松江区浦南片区、重庆市观音桥商圈商业地产项目、上海市宝山区智能制造产业园……
大型企业:中国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公司、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中煤集团海南分公司、上海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静安置业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兆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靖江市滨江新城开发有限公司、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庆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同济规划院、上海经纬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亿达未来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上海顾臻实业有限公司……
部分客户评价:
李志平团队做的产业研究报告结构清晰、观点明确,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制定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报告的可读性好。
——上海市发改委 阮副主任
李博士对国内外产业经济发展动态、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形势有比较全面和及时的掌握,产业规划培训交流活动很有意义,为我司十五五规划编制方案的制定、业务发展战略方向的把握、业务发展的有效路径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启发。
——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企划部 金总
李博士团队对产业规划、产业园区改革发展研究有深刻理解和丰富经验,产业规划流程规范,时间节点把控严格,整个过程中规划团队与我方交流顺畅、合作愉快,规划成果总体符合招标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对园区未来一个时期发展有好的指引作用。
——无锡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局 严局长
李博士关于当前中国产业经济发展、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要点把握的非常精准,讲演过程中不仅有严谨的理论讲解,还穿插大量案例分析,让我了解了很多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走势及其背后的运行逻辑,3个小时的课程让我受益良多。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 叶副秘书长
我要预订
咨询电话: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机:18971071887邮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业管理培训分类导航
企业培训公开课日历
2025年
2024年
